整天把“规矩”挂嘴边的父母,教不出出息孩子,适当放养未尝不可 不懂得立规矩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文/触光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式父母特别喜欢把规矩挂在嘴上,守规矩成了父母们评价孩子好坏的直接标准。有规矩约束的孩子容易实现言行上的规范。但是不可置否的是父母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喜欢上画画后,墙上、地板上都成了孩子的画板,这时候父母站出来,要求孩子把这些“作品”清理掉,并且表示要有规矩,不能乱涂乱画,孩子照做了,但是却也失去了画画的热情。这本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却因为规矩而受到了妨碍。
丽丽家的孩子很有规矩,在幼儿园时就懂得和同伴分享,在街上看到想吃的冰激凌,如果妈妈不给买,孩子就不会哭闹着要,似乎小孩子的无理取闹在丽丽家的孩子身上并不存在。
邻居们夸奖孩子懂事,称赞丽丽教育有方。丽丽对此很是欣慰,她觉得这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好处,立规矩要趁早,这样孩子才服管教。
但是令丽丽没有想到的是如此“乖巧”的孩子却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偷拿了家里的钱。丽丽发现后暴跳如雷,不敢相信自己 的乖孩子会做出这样的事。、
于是胖揍了孩子一顿后,丽丽的规矩里又加了一条“不许孩子碰钱!”从始至终,丽丽都没有问过孩子为什么拿钱,没有关心过孩子内心的想法。
丽丽以为,孩子会向以前一样,按照规矩行事,但是这次丽丽却没能如愿。孩子频繁的偷东西,甚至偷拿了同学的钱,丽丽觉得崩溃极了,此前的一大堆规矩都似乎没了意义。
眼见着规矩没了作用,丽丽只好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解释说,这是典型的心理障碍,孩子内心充满了压抑,急于找到发泄的出口,而偷拿东西获得的短暂愉悦成了孩子解压的方式。
充满规矩的生活让孩子过得小心翼翼,规矩代表着规范,同时也代表着约束。当孩子活在充满框架的环境里,很难相信这样的孩子会有大出息。父母在追求孩子懂规矩的同时,是否有意识到规矩正在让孩子失去了什么呢?
▶▶中国式父母为什么喜欢立规矩?
✔树立权威
家长们希望孩子可以服从管教,而立规矩就是教育孩子服从管教最直接的方式。家长们迫切地希望看到孩子的“听话”、“懂事”,于是立规矩成了父母们教育的首选。家长们希望可以树立起权威感,得到孩子的服从。
✔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
这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父母为孩子立规矩,而父母本身却很少去遵守,父母们有指定规矩和不遵守规矩的权利,而孩子只能执行。父母始终是高高在上的,是规矩的监督者,而孩子只能是执行者。
✔内心的掌控欲
父母们秉持着“你是我生的,就得听我的!”的想法,规矩成了一种掌控欲实施的媒介。父母的控制欲在规矩上得到了显现。父母坚持可以掌控孩子的行为,所以规矩是父母“指引”孩子的一种方式。
▊整天把规矩挂在嘴边的家庭带给了孩子什么?
父母把规矩挂在嘴边,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承受着规矩的束缚。孩子在规矩的束缚下没有了童真。
前段时间大S的女儿因为“公主坐”上了热搜,人们纷纷感慨孩子那么小就懂得并拢着腿坐,看起来就很优雅。
很多父母们表示自家的孩子只会“葛优躺”,觉得是自己对孩子的管教不够,但是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坐没坐样”也并非就是十恶不赦的,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坐着有什么不对呢?
孩子没有妨碍到他人,在家里享受轻松的时刻这又有什么不对呢?为什么“公主坐”就要比“葛优躺”高级呢?
坚持把规矩挂在嘴边的家庭总是显得那么不近人情。孩子想要和父母聊聊,但是父母却说“你按照规矩做就行!”于是规矩成了一堵墙,一堵横在父母和孩子之间阻碍沟通的墙。孩子感受不到温暖,被规矩的冷漠裹挟。家里有了规矩却没了温情。
父母急于看到教育的成效,于是要求孩子做的更好,而规矩就是衡量孩子有没有做好的标准。父母们被教育焦虑所裹挟,对于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父母们的规矩越积越多,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当孩子试图用手抓饭吃的时候,父母拍了孩子一下手,让孩子等着喂或者是学习用勺子,这看起来是在教孩子规矩,但是也消磨了孩子吃饭的乐趣。
●小编认为:【如果孩子在成长环境中充满高压,孩子长大后就可能会有社交障碍等后遗症。被规矩束手束脚的孩子很难有大的发展,习惯了被父母掌控的孩子很难有主见。规矩让孩子看起来有教养,但是也失去了孩子的天真个性。时刻保持紧张转态的父母不妨放轻松,尝试下放养教育】
▊什么是放养教育?
斯波克博士提出了“放养式教育”的观念,他认为家长们要相信自己和孩子,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是适当的放手,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的干涉,让孩子可以大展拳脚。
放养式教育坚持的理念是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参与权和掌控权。父母的身份是旁观者,给予孩子引导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
放养教育让孩子更加有主见,懂得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孩子更加有主动性和行动力。孩子保持着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在探索中越发地热爱生活。没有了过分地限制,孩子的思维更加发散,成长的空间更自由。
▊放养教育需要避免的认知误区
★放养不是对孩子的不闻不问
家长们从来都不应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缺席,放养不代表着父母对孩子可以听之任之,不代表孩子可以任意妄为。放养的真谛是尊重孩子的自由发展而并非置之不理。
★给予孩子恰当的自由度。
这种放养式教育本意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发展,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和爱好,是一种放轻松的教育理念。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成长只能靠自己或者靠学校,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让孩子拥有兴趣爱好,不被父母的主观意识所左右,这对孩子人生起到的作用是很深远的。
★放养式教育强调的是与孩子在平等的角度上进行教育沟通
父母有帮助孩子全面分析问题的责任,但是没有替孩子做选择的权利。放养教育并非是没有纪律性的,其讲究的事在平等沟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挖掘孩子的潜能。
社会学家弗兰克弗斯腾伯格认为,孩子在一种平等的保持爱意的环境中更加能够得到潜能的激发,这才是恰到好处的教育。
父母们被教育焦虑所捆绑,担心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管教,担心孩子会成为没有教养的熊孩子,更担心孩子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父母们迫切地希望看到教育的成效,看到教育投资的回报,但是却忽视了成长的规律。
孩子的言行规范并非是父母把规矩挂在嘴边就可以实现的,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加容易传递教育的内涵。
今日话题:大家对于规矩和放养是怎么看待的呢?对此有哪些好的教育意见呢?欢迎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
- 一个不懂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 坏情绪会传染,暴脾气、爱抱怨的家长教不出乐观的孩子
- 打骂教不出好孩子!拒绝一切打骂冷暴力孩子!
- 最伤孩子的4句话,句句都如同刀割,但多数父母却天天挂嘴边
- 熊孩子的养成,是因为缺少这3种意识!好父母常把这几句话挂嘴边
- 生气也不要对孩子说这4句话,可惜很多父母常挂嘴边,你有吗?
- 自信、高情商、不磨蹭的孩子,离不开父母挂在嘴边的这12句话
- 孩子从玩闹到真打怎么办?父母别忍让不出手,严肃认真的对待
- 孩子到了年龄之后,父母合理给孩子零花钱,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 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的背后,都是心里有说不出的苦
- 孩子整天咳咳咳,有痰吐不出?拍背方法很关键,这样做最有效
- 孩子要想长大有出息,这三种苦一定要吃,父母别心疼不舍得
- 孩子要穷养?一个整天“哭穷”的父母,只能养出“心穷”的孩子
- 孩子送去奶奶家,俩月后父母去接认不出来,明星章子怡也未能幸免
- 放养的孩子没出息吗,什么才是真正的放养,孩子才能更受益
- 父母假装出门,把孩子留在家里,宝宝却淡定不已:以后得有大出息
- 父母再不忍心,也要教会孩子这些规矩,对孩子以后发展有益
- 父母放养不当,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 父母病了,却整天逼着孩子吃药
- 父母舍得让孩子吃3种苦,长大后会有出息,你是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