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让孩子学会适应,轻松搞定各种处境 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环境

2022-03-06 07:19:36孕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蟑螂和恐龙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动物。但是为什么恐龙早就灭绝了,而蟑螂却能一直生存到今天,还被人们戏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呢?原来,那个时代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无法改变自己而去适应环境,结果灭绝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蟑螂和恐龙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动物。但是为什么恐龙早就灭绝了,而蟑螂却能一直生存到今天,还被人们戏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呢?原来,那个时代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无法改变自己而去适应环境,结果灭绝了。而蟑螂之所以到今天还存在着,是因为它们懂得改变自己,才让自己的生命得以繁衍,从而成就了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一事实告诉我们,适应环境能够让一个人变得顽强,这一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环境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下列现象:有些孩子很“宅”,只习惯待在自己家里,妈妈带他去串个门儿,他都表现出强烈的不自然和拘束,一刻不停地拉妈妈的手,要求回家;有些孩子属于典型的“上学难”,每天上幼儿园之前都要上演一场“哭闹大戏”,到了幼儿园也很难和小朋友玩到一起;有些孩子甚至到了小学、中学,还很怕离开家,平时在学校也无法融入同学之中……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适应性比较差,平时和熟悉的人沟通毫无问题,在自己家里待着也很活跃,但就是无法适应陌生的环境,到了新地方就会情绪低落,很难和新环境里的人打成一片。

让孩子学会适应,轻松搞定各种处境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适应环境太慢,会成为孩子日后工作、生活的一大阻碍。最晚到大学,孩子就要经历寄宿生活,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可能会面对合租生活,如果无法和同学、室友、同事搞好关系,个人的生活感受首先就是不愉快;而无法快速适应环境,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业以及进入职场后的发展。所以,父母必须注重培养孩子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环境

能够快速适应陌生环境的人,通常是比较独立的,即使在家庭生活当中,也不会过于依赖父母或其他亲人。而那些从小到大除了上学几乎没离开过父母的孩子,往往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都会不太适应,或者不太有信心。所以,父母要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要总将孩子揽在自己的怀里,应适当地和孩子分离,让他多和其他亲人、小朋友在一起。孩子经常见到陌生人,和他们交流、进行活动,这种“场面”见得多了,自然不会再害怕不熟悉的地方和人。假如父母总是将孩子揽在自己的怀中,孩子就容易染上“分离焦虑症”,对于没有父母的环境心存不安,不想在新环境中独自生活。

小时候,颜颜很不喜欢出门,有时妈妈带她到亲戚家或者朋友家去玩,她就会觉得很拘束,好几次都眼含着泪让妈妈带她回家。别人来到自己家时,她也总是躲在妈妈后面,不敢和别人打招呼。妈妈觉得这样下去对颜颜的成长很不利,就决定多带她出去玩一玩。

于是,妈妈经常带着颜颜到公园、游乐场等人多的地方去玩,还坚持每天傍晚都带她到小区广场上去玩一会儿,让她和别的小朋友、陌生的叔叔阿姨说说话。后来,颜颜跟隔壁家的一个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玩,小女孩还主动邀请颜颜到自己家里玩。妈妈每次都很开明地批准,有时还会借故先回家,等到吃饭的时候再来接颜颜。几次下来,颜颜那种一到陌生环境就紧张拘束的情绪减轻了很多。妈妈再带她去亲戚家,她也表现得自然多了。

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环境

后来,颜颜该上幼儿园了。妈妈把她送过去的第一天,看到有不少孩子都在哭,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让她们走,但颜颜却没有“反抗”的意思,很乖地将小手放在老师手里,跟着老师进教室了。

一周后,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妈妈,颜颜在幼儿园适应得很好,已经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了。

让孩子多和人接触,重点在于让孩子“独立”地去和他人打交道,否则,这种接触给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是很微小的。因此,孩子独自出门也好,自主地交朋友也好,父母都要秉着尊重的原则,不要过多地干预,否则孩子的适应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不过,父母必须要做的,是教给孩子要关爱别人、尊重别人,遇事学会忍让,注重和他人的交流。这对孩子独自适应环境是很有好处的。

要想增强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父母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心理认知。有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可能会告诉孩子世界丑陋、危险的一面,以让孩子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要多加小心。这种提醒是必要的,但如果父母过于渲染丑恶面,就会让孩子对除了家庭之外的环境都产生惧怕心理,这势必会削弱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孩子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还有的父母会过于“偏向”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将来独自适应环境也是没有益处的。比如,孩子转到了一所新学校,由于和同学们不熟悉,也不熟悉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进度,孩子情绪显得有些低落。这时,有些父母并不是鼓励孩子去和同学、老师主动交流,而是出言责怪老师或同学,怪他们不懂得照顾新来的学生,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孤僻、更“懒于出手”,也会觉得自己应该主动等着别人来“示好”。父母这种将原因都怪在客观环境上的态度,只能让孩子的适应能力变得更弱。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他乡,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它们俩停在同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一脸伤感,就问乌鸦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地飞往别处。乌鸦伤心地说:“其实我也不想离开这里,可是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我的叫声,都驱逐我,所以我没有办法,只得离开。”鸽子说:“你也别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无论你飞到哪里,别人都会驱逐你的。”乌鸦不以为然地飞走了,但果真像鸽子说的那样,它无论在哪里叫,都会被驱赶。

这个小故事告诉天下的父母,孩子虽然被自己所宠爱,但终究无法让整个世界都宠爱他。让孩子保持快乐的方法,就是教他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努力适应每一种环境。这样,孩子每到一处,就都能是快乐的、自在的。

适应,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技能。社会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但它对于那些适应能力强的人来说,处处是机会、处处是顺境;而对于那些适应能力差的人来说,哪里都是坎儿、事事都不顺。澳洲心理学家斯长里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取得成功,就得顺应潮流,切不可不知变通地逆流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