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取名? 古人如何取名字
名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词组,但在古代名就是名,字就是字,“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名”有“字”,是古代有身份者的标志。相比现代,古人取名选字很规矩,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用字时尚。
先秦孩子3个月大“父名之”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很多孩子六七岁入学启蒙时才取正式名字。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先秦时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凹了下去,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汉代取名流行取单字
汉代的取名风尚与先秦相比又有大变。尊老、称谓、身份、德性一类敬谦美辞是汉人取字时的首选,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4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
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取单字名。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为好,如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除“陵”字,也改用单字名“弗”。
这一单字取名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两朝,单字名才被冷落,
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
魏晋南北朝人青睐“之”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这时期,人们取名有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最吃香,名字带“之”成时尚;二是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之”字,这也代表了其时的取名喜好。“之”字在当时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带“之”字,这似是当时精英阶层的标志,显得体面。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取名确实过多地考虑了宗教因素。时人取名用字,仅次于“之”字的还有一个“僧”字。如南朝梁有一名将领叫王僧辩,梁武帝的医师叫姚僧垣。
相关文章
- 如何给孩子取名字?我们不妨来借鉴一下古人的2种方法
- 取名俗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有什么道理?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
- 取名字学问大 2020年最受欢迎十大英文名
- 取名字的作用。
- 取名规则五:好名字用起来阴阳怪气,你总会忽略了这些细节
- 古人“吾日三省吾身”,而对现代孩子的教育,应强调“自我赋能”
- 古人如何养胎?古今结合让你的宝宝更健康
- 古人对1到108岁的称呼,美到让人窒息
- 古人对1到108岁的称呼,韵味十足! 文化常识必看!
- 古人是如何进行胎教的
- 古人流行的8步房事养生法
- 古人育儿故事知多少,那些古人留下的育儿经典
- 2020年,大家都知道取名字不宜用哪些字吗?
- 2020鼠年新生婴儿取名技巧分享
- “夏”姓爸爸给孩子取名好寓意,老师则无奈表示:根本不敢点名
- “屎”姓爸爸给双胞胎取名,好听又有寓意,老师看了也忍不住夸赞
- “父姓+母姓”已成新型取名套路,虽重复率低,但坑娃问题也不少
- “父姓+母姓”成为新型取名热潮,却有这几个弊端,坑娃不浅
- “老”姓难取名?妻子依姓制名,全家齐称赞:这也太绝了
- “首”姓宝宝取名难坏宝爸,奶奶自作主张取这名,家人都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