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再这样做,妈妈就不要你了!”之行为篇 妈妈不要你你就毁了

2022-03-14 18:50:04孕产
生活中,我们常会被孩子的一些举动搞得很困惑、很无奈。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一件小事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者大哭、为什么非要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为何喜欢自言自语的一个人玩、怎么特背喜欢吃手指。。。。。。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到底怎样理解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是非观?

生活中,我们常会被孩子的一些举动搞得很困惑、很无奈。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一件小事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者大哭、为什么非要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为何喜欢自言自语的一个人玩、怎么特背喜欢吃手指。。。。。。

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到底怎样理解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是非观?孩子的行为有很多,然而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只是我们容易用成人的心理状态揣摩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往往会误解孩子,从而产生激烈的亲子冲突和矛盾。

妈妈不要你你就毁了

孩子恋物,又是为哪般?

我的女儿从几个月开始就有抓头发的习惯,离了妈妈的长发无法入眠,即便现在已经四年级的孩子,如果同床睡,依然会整晚不离开我的头发;分床睡也是抓着妈妈头发入睡后,妈妈才可以离开。

“再这样做,妈妈就不要你了!”之行为篇

同事家儿子的毛巾被,已经有九年的历史了,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的小洞,依然是睡觉的必备品,春夏秋冬,从未离身。曾经同事尝试让儿子放弃这个陪伴的好伙伴,但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条被子是婴儿时期的,但奇怪的是每晚入睡必须有这条被子盖着才能入睡。

妈妈不要你你就毁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总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偏执的心理。总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和物件之间的联系。

其实这是孩子把这些物件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因为他们出现了安全感缺失。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妈妈不可能时刻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孩子就会把一些带有妈妈感觉和味道的东西作为妈妈的替代品,这样就会有安全感和获得欣慰。

妈妈不要你你就毁了

这些物品往往是柔软的(有的孩子也会选择吸吮手指),而且比妈妈好控制,孩子可以找到控制权,这是孩子选择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变得独立。这样的恋物情结会随着孩子长大,慢慢接受丰富的生活,心理有了充实的体验,会渐渐选择放弃依恋物品。

原来孩子不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而是对安全感的寻求。我们父母不凡给孩子更多的理解:

1、多抱抱孩子,告诉孩子你一直都爱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绝不是毛绒玩具、被子这些东西可以替代的。

2、睡前的陪伴很重要,讲个故事、听段轻音乐,等孩子睡着再离开,不是放任不管。

3、不暴力解除孩子和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同伙暴力和惩罚的结果是给孩子内心造成强烈的阴影和恐惧,只会适得其反。

妈妈不要你你就毁了

大人说话,你少插嘴!!!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当两个大人正在谈事情、聊天,总会有个孩子在旁边插一句,这样导致大人的聊天就会屡次被打断,这时,父母会很生气、很尴尬。这样没有礼貌的行为总是让很多父母感到无比烦恼,就会吼叫孩子、责骂孩子,但并没有真实的想过孩子为什么总是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1、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孩子希望用这样的行为,引起父母或者大人的注意,他会有存在危机感。

2、孩子们总是对所有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当大人的聊天内容,激起了他的兴趣和好奇心,就会急于解决心中的疑问,参与到谈话中来。

3、无聊到了极点,觉得大人聊天就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就会选择用插话来打断甚至是终止这次无聊的活动。

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习惯的认为大人说话小孩听,如果小孩插嘴就是不礼貌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用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需求,只是用错了方法而已。所以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不如在聊天前,先把孩子介绍一下,让孩子找到被关注的感觉;如果孩子对话题感兴趣,就引导孩子多听勤思考,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要学会尊重别人和懂得等待,等别人说完了自己再说,这样会更好。

我想当这样和孩子交谈后,孩子首先受到了尊重和重视,他反而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不会再这样毫不设防的创造尬聊。

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表达着一种心理需求,只是忙碌而又焦虑的我们,总是习惯用简单直接甚至是粗暴的行为制止孩子的行为,并未细心的发现孩子的变化,耐心的了解孩子的举动。

事出必有因,学会倾听、学会共情,不要把孩子最佳的教育年龄浪费在岁月的长河中,而不自知。

文:木子

如有转载请联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