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点」了解一点皇帝家的养娃成本 焦点的定义
据说北上广的90后养个娃都是几十万起,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心想你这是把娃当皇帝养么?也就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里,才知道有皇帝这么爱新衣服,每天每个钟点都想换新的。
讲真,皇帝家养娃,真是就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万千宠爱集一身?手边刚好有本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面有些内容,倒可以对照着看看。
暂且按“衣、食、住、行”来分说吧。
衣:溥仪说对皇帝的衣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做。做了多少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总是穿新的。这似乎和安徒生笔下的皇帝差不多了,童话还真不是童话呢。不过溥仪的意思,似乎这么多新衣服,一并不是他要的,二他也穿不完,纯是浪费,或者说,有太多是给下边的人贪污了。溥仪还给开了一个单子,某月的做衣费用:
那位90后养娃,每个月给孩子买衣服,看来和皇帝比,还是差远了。
食:这才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溥仪说,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种上下。而更可笑的是什么?就是这些孟子所谓“食前方丈”的场面,就是吃饭时面前三米多地方都摆满了食物,都仅仅是摆设,一是这些菜都是早做好的,放在火上煨着,所以一说要开饭,就可以马上端上来。当然味道就可想而知了。二是溥仪真正吃的,其实是太妃们为了表示关心,每餐特意送给他的饭菜,这特意送的饭菜才是真正御厨刚做好的,也有二十多道菜呢。但就是这些摆设的东西,一个月花费多少呢?溥仪举了一个例子:
现在猪肉多贵了?溥仪的餐前“摆设”一天就得二十二斤!
住:按民国优待条件,当时紫禁城里除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之外,其余地方全属“宫禁”范围,溥仪的卧室叫养心殿。去过故宫的人肯定都参观过他的卧室了。溥仪记得他和弟弟、妹妹在养心殿里玩过“捉迷藏”游戏,放下帘子,里面一片黑,他和弟弟很快乐,却把妹妹吓坏了。
这住的,肯定学区房是比不了的。
行:《红楼梦》中,贾宝玉一出屋,后面总要跟着一群丫鬟、婆子,如果出大门,就得有一帮小厮跟着。有一回,贾宝玉只带一个小厮去袭人家,差点把袭人吓死。溥仪说,《红楼梦》中的这种“尾巴捧场”,比宫里就可小多了,但也可以说是一个缩影,形式是一样的。
溥仪是三岁登基,完完全全的“儿皇帝”,一高兴也和一般孩子一样,撒腿就跑,这可就累坏了后面的这条“长尾巴”。等他稍大一些,懂得发号施令,就让那些尾巴在一旁等着,他自个儿跑够了,再让“尾巴”跟上。后来,溥仪喜欢上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里的门槛全锯了,自行车多快呀,那些“尾巴”哪跟得上,就只能暂时免除了。
看完“皇帝家的养娃成本”,不知90后的家长们怎么想?养一个娃真要几十万上百万?还是许多东西浪费在了“排场”上?浪费在了“摆设”上?
以前过年,许多人门口都会贴一对联:勤俭持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特有的家风传统,其实90后养娃也要多学一点传统家风,而不是皇室家风。
相关文章
-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 育儿焦虑!上国际教育学校能轻松一点吗?
- 5个月宝宝急性肾水肿,背后是奶奶育儿的旧法,科学养娃才正确
- pick这几招,轻松省下育儿成本
- 为什么学到的育儿方法都不管用?原来是你弄错了最根本的一点
- 品油师橄榄油|看了那么多育儿宝典,为何依然不会养娃?
- 养娃趣事~家有3岁妞
- 家庭教育中如何杜绝“丧偶式育儿”
- 家庭教育系列之牛爸分享育儿秘诀
- 家庭科学育儿的几个点
- 家教育儿篇:以何种正确的方式,去鼓励孩子?
- 家教育儿篇: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
- 家有“猪队友”,一定要跟他一起看这部育儿片,豆瓣评分9.6
- 家有俩娃,日本主妇告诉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养娃”体验?
- 家有孩子,一定要培养娃这3种能力,或决定他们一生的幸福
- 家长懂积极养育,不仅能培养娃的情商和智商,还能培养“爱商”?
- 育儿 | 湿疹可大可小,内附方法在家可操作
- 育儿专家也有育儿困惑 钱儿爸钱儿妈:养孩子该怎样就怎样
- 育儿专家们的妈妈经
- 育儿专家讲述如何培养成功的孩子--Julie Lythcott-Ha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