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公共场合到底该不该教育孩子?

2022-02-20 08:24:47孕产
一名四五岁的男孩在乘车途中想玩手机,爸爸说不能玩,没给他手机,并且也没有向男孩说明原因。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对爸爸说,只玩一会儿,只看一个短动画片,爸爸还不准。 男孩变着法子要了几次手机,但爸爸态度很坚决。

一名四五岁的男孩在乘车途中想玩手机,爸爸说不能玩,没给他手机,并且也没有向男孩说明原因。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对爸爸说,只玩一会儿,只看一个短动画片,爸爸还不准。

男孩变着法子要了几次手机,但爸爸态度很坚决。

最后,男孩情绪爆发,在公交车里哭闹了起来……

家长带孩子出门,总会出现孩子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而哭闹、撒泼打滚的现象,出门在外,又在那么多外人面前,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人前教子”很多时候被理解成不顾孩子尊严的粗暴行为,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否定了。

他们认为,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会让孩子萌生耻辱感或羞愧感,有损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多数时候,家长都不会选择“人前教子”。无论多生气,家长都会因为“怕”而把孩子带回家再教训。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在有外人在的场合,有的孩子会表现得与平日不同。有的刻意表现“好孩子”形象,表现得比平时更乖;有的则相反,比平时更加淘气。或许是因为他“尝过甜头”,知道只要有外人在,无论做什么,父母都会纵容。

事实上,无论是孩子在外人面前刻意表现得“乖”,还是故意表现得“淘气”,都不是一种好现象。

家长要明白,或许孩子这样做正是因为抓住了家长在公共场合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弱点。所以,在公共场合,家长不应该因为“怕”而完全放弃教育孩子。

只是,不应该严厉地教训或斥责孩子,而是应该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