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麻袋”书包上学,畏畏缩缩不敢入队,表现惹人心疼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现在大部分人家都生活条件富裕了,对于孩子们的养育也是十分“豪气”,舍不得让孩子吃一丁点苦,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可实际上在某些偏远山区,依旧有很多家境贫穷的孩子,他们虽然能够有书念,有饭吃,但和城市的孩子比起来,生活近况仍不容乐观。
前段时间网上的一张照片火了,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准备放学,可其中一个却站在了队伍外,突兀得让人一眼就看到。
孩子穿着灰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裤子,脏兮兮的满是灰尘,和周围整洁鲜亮的孩子相比着实扎眼。
更显眼的是,孩子背着一只红白相间的书包,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用麻袋裁出来的,两片麻袋,外加两根背带,用密密麻麻的针线缝起来,这样一个“另类”的书包,让这个孩子和群体格格不入,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孩子才会在队伍外磨磨蹭蹭,不敢上前,生怕被同学嘲笑。
网友们看到图片对此也是心酸感慨:
“太可怜了,家长连个书包钱都没有吗?”“这样会让孩子抬不起头来,有谁知道这孩子住哪,我想给他买个新书包。”“这孩子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因为穷,整天受欺负。”家庭贫困不是孩子的错,可那些受过穷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自卑:无时无刻想低着头
穷让孩子没了底气,孩子听着同学们诉说着见闻,看着同学们炫耀家境,会觉得自己是另类,自己什么都不如人,这种自卑的感觉让孩子不由低着头,恨不得扎根在角落,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易怒:动不动就怨恨父母
《变形计》是一档角色互换节目,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家庭,体验不同人生。节目的初衷是让孩子和父母解决矛盾,收获亲情。
可对个别体验了城市优渥生活的农村孩子而言,生活的反差让他怨恨起了父母。一个农村男孩在结束互换生活后回到了家,看着自己家的小破房,指着父母哭道:“都怪你们没本事!”
●拜金:时不时想占点小便宜
很多家境贫困的家长总不停对孩子说“咱家穷,什么都要省”“你不要和别人比,咱们比不了”“太贵,不买了”
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说明家庭情况,但无时无刻的强调和告诫会使孩子对金钱愈加渴望,在这种“教育”下,孩子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但压制欲望很痛苦,这时孩子可能就会做出偷拿同学东西,占点小便宜之类的事。如果家长还不以为意,孩子这种觊觎的毛病也会变得严重,这会害了孩子一生。
穷让孩子步入自卑沼泽,家长们该把孩子救出来了●别总把“穷”放在嘴边
家庭贫困是事实,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可以体会到。家长不要总把“咱家穷”放在嘴边,这种紧箍咒式的告诫会让孩子加深自卑心理。
我的一个朋友,家境不富裕,每当去市场时,他就会和孩子约法三章:玩具只能两个月买一次,不得超过50元;妈妈很辛苦,妈妈买完菜你要帮妈妈拎。他从没有对孩子说过一次“咱们穷,要省钱”,而是通过规定预算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家里的情况,也让孩子知道钱难挣,不能乱花。
●告诉孩子:你有很多无价的闪光点
孩子把眼光放在物质上,自然就会把自己的贫穷无限放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应该学会挖掘孩子的长处。
比如孩子手工做的好,图画画得好,又或是唱歌动听,家长可以主动联系老师,让孩子的特长有用武之地。当孩子得到认可后,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特长优势,展现出开朗的性格,自然也就不会把目光盯在物质条件上了。
宝妈们,看完这个图集故事,你有什么感慨?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吧,我是贝贝妈,一手带娃一手写文的全职妈妈,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喜欢文章请点赞评论,收藏一下,对你的育儿生活会很有帮助。
相关文章
- 贫穷对于背着“麻布袋”书包的孩子,伤害到底有多大?网友:心疼
- 孩子上学用拉杆箱书包,路人嘲笑矫情,宝妈:你知道书包多重吗?
- 幼儿园第一天上学,孩子回家后怒摔书包,一脸气愤的表情太逗了
- 孩子不敢靠近放学队伍,看到他背后的“新”书包,心里很不是滋味
- 孩子的书包该由谁来背?背错了,后果很严重(建议精读)
- 孩子背编织袋做的书包,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网友:穷人的心酸
- 上下学路上,家长该不该帮孩子背书包?
- 太重了!帮孩子背背书包吧 别再嘲笑这个行为
- 家长究竟有没有必要帮小孩子背书包?
- 我女儿现在一年级刚上学,老师每天在群里布置作业,让孩子背诗,发视频,大家怎么看?
- 溺爱孩子从为他们背书包开始!要杜绝
- 谁不想要个巧手的妈妈,每天都能背新书包去上学?
- 上学路上叮嘱孩子看紧家长,防丢意识不能少,父母要做好安全教育
- 上学路上的这些安全知识,一定要告诉孩子,关键时候能保命
- 上学,并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
- 孩子10岁之前有这些表现,说明自卑已经入骨了,你还不来了解?
- 孩子3岁前的这几种表现,说明很爱妈妈,爸爸都羡慕不已
- 孩子5岁前有这些表现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会不孝顺
- 孩子“蛀牙”,都有哪些表现呢?
- 孩子一岁半,断奶期天天晚上哭,真心疼,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