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是为了赚大钱、当大官?非也!尼采:成为你自己
尼采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只有一次人生,因此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
可是,怎么才能让自己活成自己呢?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天赋高低,只要能够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起对它的责任,就都可以活得不平庸。”
许多孩子长大以后,总说自己过得不幸福。大多数人习惯了随大流、混日子,在循规蹈矩、得过且过的日子中,逐渐成为了平庸之辈。也许他们成为了一个好市民、好官员或是学者,被无休止的事务和交际填满,但他们却忘了作回真实的自己。
作真实的自己不一定让孩子成功,也不一定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标准,但能活出孩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今天我们从孩子的独特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特点上入手,来探讨如何引导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客观地看待自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
一个人要客观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各个维度来看待一件事情,我们只能保持相对的客观。让自己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就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的全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的知识量从尽可能多的方面作出思考和判断。
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对自我的认识并不客观,要么过于自卑,要么盲目乐观。
阿德勒指出,有身体缺陷和被父母溺爱或忽视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事实上,自卑很大程度是因为满足的状态被破坏。如长相普通的孩子在家里并未因为自己长相的普通而自卑,上学后和自己一起上学的好朋友经常被夸长得漂亮,自己却从没有得到夸赞,原本的满足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卑。直到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才渐渐因为家庭的幸福弱化了这种自卑情结。
孩子在不断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满足的状态时常被破坏,因此自卑情结几乎每个人都有。而那些有身体缺陷和被父母溺爱或忽视的孩子的满足的状态更容易被破坏,更容易自卑。
但有时也正好相反,孩子也常因为缺乏知识、能力而盲目乐观,引用达尔文的话就是“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达克效应”,指的就是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我们常会听到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说出很狂妄的话,彼时我们一笑而过就可以了,因为青春期的他们总会认为一切都是简单的。当然,那也曾是我们来时的模样——年少轻狂。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是由于知识量和能力上的缺乏导致的。
正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要么过于自卑,要么过于自信,所以家长的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卑不亢的状态中,孩子的独特性就慢慢显现出来,就可以逐渐承担起对它的责任了。
让孩子清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能做好的,做不好的,以及兴趣是什么,需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等等。认清楚了这些,然后还需要帮助孩子相信自己,而不是怀疑自己。
相信的力量前段时间我发了篇文章《哈佛大学知名教育家:劝孩子学习,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其中提到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而不是单纯地劝孩子说你要好好念书。
在讲帮助孩子相信自己之前,要先讲一个概念,对交关系。
在基督教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叫做位格对交性的关系,是一种位格与位格之间的关系。位格是指生命中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可以看做是位格与位格之间的关系。父亲的位格,母亲的位格,孩子的位格,他们是不同的位格,是不同生命中心的交互。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父母就不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强烈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人要离开父母”,父母以孩子变得独立为骄傲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种平等友爱的对交关系,父母再来帮助孩子相信自己。没有信心的孩子,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刚开始就放弃了,甚至有的快到终点却撑不下去了。信心是支撑孩子坚持成为自己的源动力。
杜根定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这个人是对找到空位有信心,结果每次都能找到。这个定律是说胜利属于有信心的人。哈佛大学曾有调查显示: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可见信心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比智力要来得大。正如杜根定律所说:“当成功被定义为必然事件时,成功就一定会发生。”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了一个概念“自证预言”,意思是说自己预先定义的想法引发了相应的行为,而这个行为使之前定义的想法成真了。自证预言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也就是说当孩子的脑海里认为自己数学考不好,很有可能就真的考不好;而当孩子认为自己能够考好,假以时日的努力之后,就一定能考好。
这就跟杜根定律不谋而合,如果坚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罗森塔尔效应恰恰验证了这一观点,通过外部权威性的谎言,将随机抽取的一部分学生定义为天赋很高的学生,从而给予孩子能学好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结果年末测试的时候这些孩子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以,相信是有力量,在这种平等友爱的对交关系中,给予孩子高期待,相信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逐步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真正的自己。
自我暗示有些人说,杜根定律、自证预言、罗森塔尔效应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但知道和真正帮助孩子是两回事,知识并不等于文化。况且人是健忘的,并且常容易倾向于消极的思想,对于知道的人来说是温习,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是学习,只有更深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看到孩子的情况不见好转或者每况愈下之时,就更需要重新温习一番。每温习一次,将形成更多的大脑突触,这就是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并不是浪费时间,温习的同时会有新的灵感产生,信心在温习中得到强化。
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有了信心,还是会有遇到挫折灰心失望的时候,也许从长远来看,是指向成功的,但过程并非全是顺利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打气。
矢泽定律告诉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而当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自我暗示。
首先保持愉悦和轻松,然后进行自我暗示,“我喜欢困难,因为克服了这个困难,我就又可以变强一些”、“我一定能行”。
有人说,马云如今又是唱摇滚,又是拍电影,还做慈善,真正活成了自己。10月10日,马云以2750亿财富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阿里巴巴20周年的年会上回顾以往的历程时播放着这样一幕:一个年轻人落寞地坐在公交车上,在屡次遭拒以后,心生沮丧,但仍然嘴里念叨着“我至少把互联网的概念告诉了别人”。在作回自己的路上,马云同样遇到过坎坷,尽管创业极其不顺,但即便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无法跨越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暗示孩子,你一定可以。当积极的引导像算法一样,成为孩子脑中固定的指令时,即或遇到挫折,他便会很自然地往积极地方向去思考。他的潜意识会提醒他,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一定能战胜困难。
归根结底,这篇文章要讲的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两个方面:一、独立思考的能力;二、积极的信念系统。第一个小标题“客观的看待自己”,其实讲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三个小标题,“相信的力量”和“自我暗示”,讲的是积极的信念系统。积极的信念系统是基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形成的,积极的信念系统并非盲目地乐观。这里提到面对未来的信心是相信自己经过缜密思考而作出的判断,面对困难时的信心是重新整理思路后,依然相信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如何培养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又该如何做呢?
一,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培养?
第一步,信息量的摄入。可以是看电视剧、电影,也可以是看书、报纸,总之,每天要有一定量新的信息摄入。台湾"芯片大王"张忠谋曾经说过:“独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数据。如果你看得东西很少,那你独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听得多看得多,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强。”
第二步,关心事物的本质。有人指出: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与孩子聊天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意识地”让话题深入。光有信息的摄入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孩子往更深入的方向上引导。例如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在看NBA篮球比赛,他看到火箭队胜利了很开心,这时,我们可以问,火箭队是怎么胜利的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战术取得胜利的呢?在NBA球星林书豪小的时候,他父亲常在他看完球赛后,带着他一起重播球赛分析胜利球队使用的是什么战术。这一步不仅让孩子知其然,更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第三步,分析各种观念的利弊。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中学时期常在维也纳的咖啡店和朋友一起谈论文学作品,不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听取其他朋友的建议。经过长时间这样的探讨,他的文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最后一步是让孩子充分了解各种不同观点的利弊,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真相。
如此,孩子便能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
二、积极的信念系统如何建立呢?同样需要三步。
第一步,美好影像的植入。美好的影像包括正确的三观、艺术之美、成功的过程等等。这里着重讲成功的过程。例如李瑾玫教授讲述,让孩子尽早学习游泳,等学会后,问他感觉如何,并引导他回忆刚学游泳前害怕的样子。李教授讲的这个例子问孩子学习游泳前后感受的用意是,让孩子记住从面临困难,到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全过程,因此产生我是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二步,积极信念的加固。积极信念来自积极的人事物。通过增加与积极的人事物的接触来加固积极的信念。例如,欣赏伟大的文学作品、阅读名人的传记、与学霸交朋友、游览名胜古迹等等。孟母三迁便是孟子的母亲通过搬家的方式来改变孟子接触的人事物,最后孟子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他所接触的是分不开的。有了美好的影像,再帮助孩子接触到更多积极的人事物,加固他积极的信念。
第三步,增加有益的定义。有的人觉得吃亏是有福的,有的人觉得不吃亏才好。每个人对于有益的定义不一样,但我们的孩子却需要增加对于有益的定义。圣经中的大卫在诗篇中说:“我受苦是于我有益”,大卫觉得受苦是有益的。无独有偶,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同样认为受苦能激励人的心志,使人的性情坚忍,让人的能力增加,是有益处的。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不是只有顺利才是有益的,受苦也同样是有益的。
这是关于积极的信念系统的建立。
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特点、爱好以及擅长的领域,有了积极的信念系统就可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他能重新拾起斗志,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如此才能像尼采所说,让孩子成为真实的自己。
欢迎关注“暖遇亲子关系社区”
专注于研究25岁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对人一生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孩子是否孝顺?不用非要等长大,从这几个特征就能看出来
- 为什么老一辈儿非要给婴儿睡扁头?长大后真的很毁孩子的颜值
- 孩子3岁前,家长经常带他这样玩,长大后他会很优秀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问题可能出在家长身上,长大迟早会吃亏
-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体罚有用吗?听话的孩子长大后真是你的期望吗
- 孩子不是随便长大的,疏忽了安全教育,你敢说你不害怕吗?
- 孩子从小到大被吼骂,长大后可能形成3种性格,专家:娃被毁了
- 孩子你得学会自己长大
- 孩子到了年龄之后,父母合理给孩子零花钱,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 孩子努力考高校,父母却不让其离开半步,“巨婴”父母何时长大?
- 孩子听力有障碍?不要觉得长大了就会好,保护孩子听力发育很关键
- 孩子呀,等等我,让我们一起长大
- 孩子太爱“炫耀”,小心长大变啃老族,家长不妨学3招避免发生
- 孩子小就不记事?好的不好的都记得,看看长大的样子就知道
- 孩子小时候很笨,长大为什么却能逆袭?妈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有用吗?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有用吗?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能用得着?
- 孩子小时候挺可爱,怎么越长大越丑,到底是什么在搞破坏?
- 孩子小时候有这四个特征,长大准是个大个子,爸妈把心放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