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敢”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最近,一个小女孩学游泳下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一个穿着蓝条纹泳衣,扎着丸子头的小女孩,站在泳池边跃跃欲试,爸爸站在下面张开双臂,准备接女儿。
为了确保自己被稳稳地接住,她指挥爸爸:手合住一点,但不要太合住。
“我真的要跳了啊”、“3-2-1”。。
气势十足、斩钉截铁。但随后女孩只是在岸上挪了挪小碎步,眼前的一池清水,吞噬了她所有的勇气。
爸爸在下面鼓励:就跟平时一样扑在爸爸身上,放心吧。
不甘心的小女孩,再次握紧双拳为自己加油,憋了一身的劲儿,屈腿、小胳膊用力一甩,“我要跳了”。
一声怒吼“啊……”,响彻上空。
眼看就要扎进泳池里,谁知,女孩姿势保持了两秒,便瘫坐在地上。
稚嫩又惊恐地说:“我不敢”。
看到这里,网友都不厚道的笑了:
一声吼叫猛如虎,两腿发软已认输。
王者的气势,青铜的勇气。
即使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恐惧心理还是打败了她想要探索的好奇。
罗斯福说:
恐惧是世界上最摧折人心的一种情绪。
“我害怕”,导致很多孩子面对新鲜的事物,未知的挑战,望而却步,踟躇不前,从而丧失了很多机会和体验。
恐惧感,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天花板。
为人父母,请务必带领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那是他今后独自面对人生的底气。
1
每个孩子,都有一份“恐惧清单”
美剧《小谢尔顿》中,天才儿童小谢尔顿,非常惧怕听到割草机、汽车的轰鸣声、狗吠声,尤其害怕看到公鸡之类的尖嘴生物。
邻居的小朋友想欺负他,仅仅抱了一只尖嘴公鸡来到他面前,谢耳朵就吓得瞳孔放大,大叫一声“妈”,赶快跑到屋里。
大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小孩却经常感到莫名的恐惧。
美国临床心理咨询师在科普文中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恐惧清单。
2-4岁孩子:
对如厕感到恐惧:担心会掉进便盆里,担心马桶冲水的声音,担心会有虫子从马桶里爬出来;
怕黑:害怕壁橱、害怕独自睡觉、害怕打雷、害怕阴影;
害怕与父母分离;
害怕水、洗澡和游泳池
5-7岁的孩子:
害怕怪物、害怕天气变化(暴风雨、闪电、地震、龙卷风);
害怕医生、牙医、打针;
害怕虫子、动物和昆虫;
孩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生活常识不足,害怕的东西涵盖了方方面面。
近期开学季,各大幼儿园上演的年度大型灾难片,孩子们坐着哭,躺着哭,成群结队一起哭,就是分离恐惧造成的。
虽然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孩子都有一份恐惧清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会消失。但严重的恐惧心理会让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不信任感,变得胆怯甚至自卑,对成长极为不利。
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说:
人类最原始且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孩子成长过程中将会面临很多第一次,走进陌生的环境,遇见未知的挑战。当他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失去掌控,就会担心、焦虑和恐惧。
孩子的成长,就是与恐惧共存的过程。
恐惧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孩子励志上进的强大动力,又可以成为他自暴自弃的心灵鸦片。
2
安抚不当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惧
前段时间,到电影院看《烈火英雄》,被逼真的场面震撼到了。
其中有个情节,一条输油管线爆炸,立刻引燃了旁边10万m3的油罐,瞬间火光冲天,爆炸一触即发。如此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我本能地把身子往后仰了仰。
旁边的小男孩,“啊”了一声,慌忙去拉妈妈的胳膊。
“看把你吓的,儿子,这是拍电影,不是真的,不用怕。”
大火把观影室映得通红,我看到了小男孩惊恐的眼神。
这位妈妈又拽了拽旁边的男子:“看你儿子,也太胆小了吧”。
俩人抿嘴一笑继续看电影,只见小男孩双手捂住眼睛,不时地透过手掌缝隙去看。
“不是真的”、“有什么好怕的” 直接忽视了孩子的无助,而且是一种贬低,孩子听到的是,你们都不怕,只有我做不到。
站在成人角度的安慰,不会消除恐惧,只会带来二次伤害。
在《奇葩说》中,黄执中谈到,自己的小女儿害怕怪兽,睡不着觉。
他没说“世界上不存在怪兽”,或“没什么可怕的”,而是给了女儿一个毛绒玩具小熊,因为小熊会陪着她。
允许孩子感到恐慌,并站在他的角度提出克服恐惧的办法,无疑是最好的回应。
让孩子不再害怕,最无效的做法就是否认恐惧的存在。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
恐惧的情绪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负强化”,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与之共情。否则,恐惧感被长期压抑,内心得不到舒展,就会形成低自我价值感、不自信的性格,也不利于展现自我。
孩子有恐惧感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以为意,甚至雪上加霜。
3
耐心和陪伴,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关键
萨提亚说:
难的永远不是问题,而是如何应对问题。
被恐惧困住的孩子,任何解释都无济于事,唯有父母耐心的陪伴,才能让帮助他减缓恐惧、克服恐惧。
1、转移注意力,让孩子真正放松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意大利的一名小男孩,第一次去理发店剪头发,吓得哇哇大哭。
这时,所有的理发师一起手舞足蹈、唱起欢快的歌。
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的小男孩,渐渐安静下来,理发师飞快地给他理了发。
心理学认为,注意力转移法,是缓解孩子情绪最简单、有效的做法。
当孩子感到害怕,父母可以通过有趣的的事情或者开心的活动,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的身心得到放松。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恐惧心理就不会蔓延。
2、调整孩子的心理临界点,轻柔地帮助
有个女孩上幼儿园时,无论怎么解释,就是坚决不肯进教室。
妈妈意识到,孩子内心可能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如果强行推进去,只会引发更强的分离焦虑。
于是,她跟老师商量,坐在女儿后面,上了几节课后,她就挪得更远一点,最后,又让她喜欢的娃娃代替妈妈的陪伴。
当孩子非常抗拒一件事,或明明很想尝试,却又出于害怕犹犹豫豫,如文章开头的小姑娘,这种状态表明,已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心理临界点”。
此时,我们可以降低要求,往回退一退,去寻找孩子能承受的临界点。当他在这个临界点适应了,再适当往前推一把,这时孩子内心隐藏的勇气就会被激发出来。
调整孩子的心理临界点,不是强迫孩子勇敢,而是一步步帮助他强大。
3、行为接触改善法,让孩子直面恐惧
网友@Steven0215的儿子从小就恐高,她抓住生活和旅行中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恐高训练,帮他克服心理障碍。
起初,她以休息眼睛为由,督促孩子每天站在窗户前,看看远处,看看楼下的花草树木。
后来,她又带孩子参加亲子游戏,在摇摆渡桥、吊环横渡上,他战战兢兢,双腿发抖,几度想放弃。同伴都在为他打气,最后,他用了别人五倍的时间,走完全程。
后来又陆续尝试攀岩、玻璃栈道,终于成了一个彻底不恐高的孩子。
通过接触恐惧的情境和场所,帮孩子从害怕过度到不怕,被称为“行为接触改善法”。
父母可以循序渐进,诱导孩子从容易的目标开始,分步骤、分阶段地直面恐惧,从害怕到慢慢适应,到战胜自我,战胜困难。
哲学家塞内卡说:
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真实。
孩子的人生将会面临很多紧张、焦虑、恐惧的时刻。
我们不能代替孩子面对任何挑战,却可以教会他调整心态和应对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
你越害怕,它越强大,当你直面应对,它便会无影无踪。
相关文章
- 当父母准备要二胎时应该怎样帮助第一个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呢?
- 孩子发脾气,父母的第一反应,瞬间安抚要暴走小毛孩
- 孩子处处争第一不好吗?对于孩子的“猴王心理”,父母要善于引导
- 孩子第一次“受骗”,6成是父母所为,你还在用“欺骗式”教育吗
- 孩子考试不是第一,父母别责怪,懂得“第十名现象”孩子发展更好
- 孩子若出生在这些“时间点”,说明很有福气,赶上的父母偷着乐吧
- 孩子见啥要啥,很多父母手足无措,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 孩子走向独立,第一步从一个人单独睡觉开始,逐渐减少对父母依赖
- 孩子陷入破窗效应?心理学:父母堵住第一次“破窗”是关键
- 孩子,对不起,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 父母应该教第一个孩子做的10件事,使他们成为年幼孩子的好榜样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到这四点,孩子一般发展都不错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避免这3种常见错误,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
- 父母要注意,孩子说这些话及时改正,否则长大可能不孝
- 第一个孩子会遗传父母谁的智商?
- 第一批90后父母正在被孩子的作业吃掉
- 第一次带孩子看话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很多父母吐槽心累
- 第一次当父母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是什么感觉?
- 3-6岁幼儿数学启蒙,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可从这3方面着手
- “你要考第一”,想要孩子更优秀?父母别把期望变成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