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飞机上高铁上到处都是补作业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引导
国庆假期,JoJo妈带孩子回去爷爷奶奶家,在返程的火车上,坐在JoJo妈旁边的是一个妈妈带着十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趴在座位中间的平面上奋笔疾书的补作业。看小男孩不耐烦的唉声叹气的翻页和潦草的字迹,JoJo妈问小男孩的妈妈“他这么不耐烦,怎么还要他在这种场合下学习,这样没什么效率的”,小男孩的妈妈一脸烦躁的表情说“还不是这小兔崽子不听话,假期让他写作业,只顾着玩,怎么都不肯写,这会儿要开学了,才知道补”,原来是这种情况。
国庆长假,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带孩子回家或是外出旅游,假期结束后,在返程的火车上和飞机上,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奋笔疾书补作业。真可谓是假期一时爽,补作业累成狗。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好吗?是正确的吗?答案毋庸置疑,这种做法非常的错误,是孩子欠缺自律的一种表现。
那父母需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孩子的这种状况,让孩子在学习上自律呢?今天JoJo妈跟大家分享一些引导孩子自律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严于律己,做好自律的榜样。父母是孩子行为的导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如果父母有拖延症,做事拖拉,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那孩子也很难逃脱这种行为模式。因此,如果父母想培养自律的孩子,那父母首先得自律。父母可以用浅显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自律的意义,比如说浇花,如果今天不洒水浇花,那花明天就会干旱而枯萎;比如洗碗,如果今天吃饭之后不洗碗,那明天吃饭就没有碗用,而且就算推迟到明天,也还是需要洗碗的等等。
其次父母要让孩子给自己制作自律列表,制定计划。哪些事情今天必须要,哪些事情可以推迟到明天做,孩子给自己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做一个总局规划,让孩子自己把控自己的生活,又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容易达标。
最后,父母要严格把关,不能放缓要求。自律是一种原则,碰到原则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能轻恕,比如假期开始时,父母要让孩子规划好自己的作业,按照计划,该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即使碰到很要好的朋友在玩很嗨的游戏或是看很吸引人的动画片,也不可以改变计划,即使孩子哭得闹得再厉害,也坚决不能心软,必须让孩子坚持自己的计划,毕竟计划是孩子自己制定的。
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尤其对于孩子来说,自律是很苛刻,很没人情味的一种习惯,但是一旦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并享受自律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孩子就很容易坚持。在看别的孩子补作业补到天昏地暗时,孩子内心深处肯定能体味到自律所带来的喜悦感。
相关文章
- 飞机上孩子都在补作业:家长边辅导边气,主要没有绕开4个雷区
- 假期来临,面对孩子花样式的受伤,父母应该怎么应对
- 假期结束,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
- 孩子“人来疯”,有客来就闲不住?父母正向引导,让孩子乖乖配合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爱逞强”不是坏事,但有时让父母很头痛,4个方法正确引导
- 孩子上大学总要钱,父母纵容与拒绝都不好,正确引导是关键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该干点啥?家长:这4条建议真实用
-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该干点啥?这3个高招太管用啦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写作业磨蹭,父母先别急着发脾气,这3个特征说明娃不会做
- 孩子和你不亲近,还在强行伪沟通?父母的“情感引导”是关键
- 孩子在假期无所事事吗?想要有个快乐的假期,父母的陪伴最重要
- 孩子处处争第一不好吗?对于孩子的“猴王心理”,父母要善于引导
- 孩子害怕失败不肯尝试,父母除了着急,引导孩子正确归因是关键
- 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关键,让孩子建立格局
- 孩子并没有“天生性格”,大多是父母引导,你知道正确方式吗?
- 孩子开始“臭美”时,“审美敏感期”到来,父母需正确引导啥是美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