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读书笔记:对儿童进行的家庭教育

2022-01-28 06:37:20孕产
现在,父母在照顾孩子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都很纯熟,他们知道孩子的营养要均衡,知道要让孩子适应环境,知道让孩子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玩有助于他们的肺部吸收更多的氧气。但是,孩子不是只需要喂养身体的小动物,孩子出生后就具有精神和灵魂。

现在,父母在照顾孩子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都很纯熟,他们知道孩子的营养要均衡,知道要让孩子适应环境,知道让孩子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玩有助于他们的肺部吸收更多的氧气。

但是,孩子不是只需要喂养身体的小动物,孩子出生后就具有精神和灵魂。要真正为孩子着想,那我们就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身体,更要为孩子的精神发展开辟道路,寻找帮助他精神生命成长的办法。

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孩子取得进步,以自己的优秀行为为榜样来引导孩子,这些都是父母的任务。

但由于疏忽或无能为力,由于经验很空洞、缺乏生趣,父母常常会放弃属于自己的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因而造成一些育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以及很多复杂的情境,这一些我们无法一一讨论。

孩子会以害羞或有意说谎来掩饰自己不乖的行为,恐惧和说谎一样,都是因为被迫屈服、被迫顺从而引起的。

恐怖情绪对孩子的伤害,要比其他情绪更严重,它使得孩子将想象和感觉混淆了。这种混淆,常发生在缺乏内在发展机会的孩子身上。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不良行为,还有一种被动模仿的行为,就是孩子一味地有样学样。这与其说是孩子自我改进与成长的方式,还不如说是孩子走向堕落的做法。因为,进步是自我内在的工作,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孩子内在的愿望和需求被压抑了,就像被深埋在地下的矿物,难以被人们发现,孩子自己也永远无法估量它的真正价值。这些愿望和需求无法实现,孩子也没有机会学会自我控制。不过,它们时时都在孩子的心头上,不时地吸引着、诱惑着孩子。

在与成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伤害。现在,很多医生都明白,孩子情绪失调的主要原因,都源于他们儿时受到的精神压抑。

在照顾孩子的精神方面,有更广泛的原则,但这些原则至今仍有很多方面有待宣扬。

接下来,我会提出几项教育原则,希望父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的活动,并设法了解孩子活动的目的。

孩子具有内在的潜力,这是他进行各种努力的动力。可惜的是,成人常常忽视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潜能。谈到孩子的活动,我们想到的可能只是孩子被我们观察到的某项特定行为,我们能观察到这种行为,是因为这一行为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些行为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孩子调皮捣蛋的举动,或是孩子受不了压抑而爆发的心理或行为偏差。其实,孩子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并不那么明显。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存在着善良的本质,并给予孩子充满爱的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价。

下面所描述的,是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一些情形。我以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为观察对象,观察了她发现双手的过程。

看上去,这个女婴很努力地要更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小手,但她的手臂太短,她只能转动自己的头和眼睛才能看到手。

女婴的身边有很多可以看的物品,但她似乎对自己的手更感兴趣。她做出这样的动作是一种本能表现,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甘愿放弃舒适的姿势。

之后,我分别拿了几样物品让女婴去触摸、玩耍,但女婴对那些物品并不感兴趣,看上去也心不在焉。她张开自己的手,物品就从她手上掉了下来,她连看都没看。

从那以后,这个女婴常常试图伸出手去抓住什么东西,同时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表情。不管那个东西离得远还是近,也不管她是否抓到了那个东西。

女婴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小手,似乎在说:“咦,我的手为什么有时能抓住东西,有时却抓不住?”使用手的过程显然吸引了女婴的注意。

女婴六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我给了她一个银色的玩具摇铃,我把摇铃放在她手里,教给她怎样摇动摇铃,以让它发出声音。

玩了几分钟,女婴把摇铃掉在了地上,我捡了起来递给她,但她又把摇铃丢了。就这样,我们俩她丢我捡地重复了很多次。她似乎是故意把摇铃丢到地上,并让我给她捡起来。

有一天,女婴手里拿着摇铃,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把所有的手指头都打开以让摇铃掉到地上,她先放开一个手指头,又放开另一个手指头,然后再放开一个,最后五个手指头全部打开,摇铃才掉到了地上。

此时,女婴专心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头,反复地一个一个地张开自己的手指头,继续仔细地观察着。

显然,这时,女婴感兴趣的并不是摇铃,而是她的手指,她那些能抓住东西的手指让她觉得很有趣。

在前几个月,女婴为了看到自己的小手,她会移动自己的双眼,即使不舒服也要移动眼睛,现在她竟然开始研究自己的手的功能了。

女婴这样做时,她的母亲表现得很明智。母亲克制自己,没有把摇铃收起来,而是加入到女儿的游戏中来。母亲了解女儿的这些重复举动是有益于她的成长的。

这个事例说明,在生命的早期,孩子的内在也有一些需要。

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婴儿对手的好奇,成人可能会给她戴上手套,这就会阻碍婴儿研究自己的手。

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一再把摇铃丢到地上时,父母可能会把摇铃拿走,孩子就无法再继续研究自己的手。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压制孩子发展自己的智能。

有人说,婴儿喜欢妈妈奶水充足的乳房更甚于喜欢妈妈这个人,这似乎是说,孩子日后会对任何能给他好东西吃的人表示亲近与好感。但这种说法对孩子来说并不正确,应该说,早在孩子的生命之初,他就会亲近任何能帮助他的精神获得发展的人。我们知道,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的陪伴,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想融入成人的生活中,即使只是和家人一起用餐、一起在火炉旁烤火,孩子也会感到幸福。

第二条原则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支持孩子的活动意愿,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不让他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

孩子的生命会自然而然地成长,但他也需要进行充分的练习。如果缺乏练习,孩子的智能就会停留在较低的阶段。一些比较粗心的母亲,从婴儿断奶时起,就常常很粗鲁地将食物一口接一口地塞进他的嘴里。如果我们耐心地陪伴孩子一起吃,让他慢慢地吃,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会逐渐学会自己拿汤匙吃饭。婴儿学会自己吃饭,也是母亲的一个功劳。因为教婴儿吃饭,母亲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她要同时喂养婴儿的身体和精神,使孩子的精神生命也获得成长。

婴儿刚学会自己吃饭时,还不能熟练地拿起汤匙、筷子,他也肯定会弄脏自己的手、衣服等。这时候,我们应牺牲清洁卫生的原则,让婴儿想自己动手吃饭的精神需求获得满足。

事实上,随着练习的增加,随着生理和精神的不断发展,婴儿的动作会更加熟练,吃饭时也不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吃东西时能自己设法保持清洁,这表明孩子在生命发展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也是证明孩子精神发展的一件幸事。根据孩子能持续做多少次同样的行为,我们能知道他的意志力状况。在大概1岁时,也就是在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之前,孩子内心中就有一个声音在指导着他的行为和动作。这时,孩子内心的声音会告诉他:“我要自己拿汤匙吃东西。”虽然孩子还不能成功地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巴里,但即使肚子饿,他也不希望别人帮他。等他自己动手吃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他才允许成人喂他吃。或许孩子自己吃饭会将自己弄得脏兮兮的,但他会觉得很快乐,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这个时候,他自己动手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乐于把什么东西都吃下去。

如果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学会自己动手吃东西。虽然他还不会开口说话,但他能听懂成人跟他说的话,并会用自己的动作、手势来做出回应。孩子的这些动作,会让人觉得他有一种已开化的智慧。我们说“把你的手洗一洗”,孩子就会伸出手去洗,我们说“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孩子就会将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他每件事都做得极其认真。

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是做母亲的责任。如果我们只是给孩子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却无法帮助他的生命发展,那么我们就是在做无用功。只有关注并帮助孩子的精神发展,才能让他获得最大的益处。另外,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本能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项原则是,我们要时时思索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因为孩子的感情非常细腻、敏感,尤其是面对外来的影响时。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也缺乏爱心,就难以分辨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的细腻情感。如果我们不懂得怎样尊重孩子,就只会觉察到孩子那些表现激烈的行为。等到那时,我们再帮助孩子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