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小孩表现越来越糟糕?家长得了解“拆屋效应”,不该纵容绝不纵容

2022-01-19 19:16:40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小雪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聪明灵巧、多才多艺的孩子。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担任班长,也是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她擅长跳舞、弹钢琴和唱歌,是整个小学的明星人物。但是进入初中后,小雪不再那么受关注了。她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一般。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雪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聪明灵巧、多才多艺的孩子。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担任班长,也是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她擅长跳舞、弹钢琴和唱歌,是整个小学的明星人物。

但是进入初中后,小雪不再那么受关注了。她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一般。还逐渐变得叛逆,脾气越来越大,尤其是和父母。小雪经常跟父母提出一些要求,比如买哪种明星产品,喜欢的衣服鞋子,耳机,手机甚至电脑,或者要出去哪里玩等等。

而且她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导致父母的不满意。他们认为是她分心引起的。他们把小雪的行为定义为"臭美"和"享乐主义",所以他们经常拒绝她的要求。有时会同意她的要求。但需要她用努力学习,做课外习题,去补习班等行为来交换。

有一次,小雪又想要买一部新苹果手机。可是她的手机刚换了不到半年,所以父母就不同意。结果,小雪在家闹了一场,打碎了一件很贵的手工艺品。她父亲生气地打了她,她就离家出走了。

两天后,一家人终于找回了小雪。父母认为孩子虽然有很多问题,但离家出走是很可怕的。为了避免这样严重的事件,他们给她买了一部新手机。从此,父母不再批评小雪学习不努力,只要她能坚持上学,不到处跑,就尽量满足她的各种要求。

从此以后,小雪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差。中考后进入普通高中,任性,不努力学习。老师经常找家长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也很担心,但他们总觉得没有大乱子,所以也就放任不管了。

一个从小全面发展的孩子,在青春期时,变得暴躁,不思进取。小雪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先抑后扬"的过程。一方面,她从小就习惯于"优秀",因为每个人都对她过分关注,升入初中后差距过大;另一方面,在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和引导的失误使她选择了做"糟糕的自我"。

这么一个小时候表现出色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对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什么时候会放弃纠正孩子的错误?如果不想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坏,家长们就需要了解"拆屋效应"。

什么是"拆屋效应"?

小雪父母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不合理,其中就暗含着"拆屋效应"。那么什么是"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就犹如一个房间的采光不好,如果建议业主在屋顶开个天窗,这样不易被采用。而如果先是要求把屋顶拆掉,主人肯定拒绝,这个时候再提出开个天窗的建议,则很可能被采纳。

在心理学上,"拆屋效应"是指先提出一个大的或要求很高的要求,对方难以接受;然后提出一个越来越小的要求,容易接受。在谈判活动中,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技术效果取决于是这两个条件设置是否得当,对方是否能察觉到。

"拆屋效应"的原则是,人们通常不愿意连续拒绝同一个人。当他们拒绝第一个请求时,他们会或多或少地为被拒绝的人感到抱歉,所以当他们接下来提出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请求时,他们会尽量答应下来。

而小雪从小的"拆屋顶"就是离家出走。其他不好的表现,因为强度和影响都比较小,就像后面的"开天窗",反而被家长接受。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离家出走,所以他们只是接受了她的许多片面想法、冲动情绪和不良行为。虽然孩子们不会因为"意志受阻"而离家出走,但他们的成长是不平衡的。不知道该做什么的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很多隐患。

"拆屋效应"的"罪魁祸首"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不怕孩子犯错,但关键在于家长们如何管束和引导他们。而家庭教育风格中的、放纵型教育和强制型教育,都容易出现对孩子的过分迁就,二这些过分的纵容就是引发"拆屋效应"的缘由所在。

溺爱型教育

溺爱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愿望,甚至超出他们的经济能力,总是觉得他们不能对孩子不好。或者其他孩子有自己孩子应该有的东西,否则会伤到他们的面子。

放纵型教育

放纵型的父母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对孩子的管理。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满足孩子的要求上,因为觉得在满足孩子的愿望之后,孩子就可以"消停"一段时间。

强制型教育

如果强制型的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他们很容易在物质需求和行为上过多地迁就孩子。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他方面很容易说出来,所以虽然这样的家长很强势,但他们还是有可能在学好的前提下,包容孩子的不良思想和做法。

以上三种教育方式,都照顾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对他们的成长来说的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像小雪这样的孩子不会因为进入初中后的叛逆而变得越来越糟。她的父母是"复合式"的家教方式:在学习上,父母是被迫的;在生活上,父母是溺爱的。小雪离家前,父母对她的学习不满意,所以她对生活也很严格,在满足孩子要求的前提下,让她努力学习。离家出走后,父母又回到溺爱的作风,只要孩子没有别的,一切过激的表现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句俗话叫"爱子如杀子",指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这种不理智的,无原则的爱,是刺向孩子成年生活的"隐形匕首",伤害的是健康和积极的生活状态。

巧用"拆屋效应"是与孩子之间的"智斗"

孩子有天生的智慧,从小就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采取多种方法。

讨好、哀求、软磨硬泡、撒泼打滚儿等等一系列方式。一切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都将逐步加强。比如只要采用大哭大闹的方式父母就会妥协的孩子,哭闹就是他们的法宝。

孩子们也会运用"拆屋效应",就是会及时"妥协",择机"退而求其次"。先提出家长难以同意的要求,被拒绝后再提出较小的要求,从而就可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例如,当我们去玩具城时,我们的孩子想要一大盒昂贵的玩具。如果父母不同意,他们会先闹一场,然后要一个小盒子。80%的家长会同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为了买某个玩具而大惊小怪,最后又给他们买了另一个玩具,这也很开心。事实上,家长们被"拆屋效应"所蒙蔽了双眼。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动动脑筋,利用"拆屋效应"。

先提出不合理或困难的要求,例如在周末给他们增加3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要求,将学习量增加一个小时。这比让孩子们直接学习一个小时更容易接受。

一个孩子需要将近20年的时间才能长大。家长必须有足够的远见,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拆屋效应"也是对家长选择和妥协的考验。"两害"的关键是"害"的判断标准。只要家庭教育坚持先做人后做事,良好的品德比学业成绩更重要,孩子的发展就不会偏离正轨。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