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样的未来
如果要问,去年做的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应该就是带着潼潼去英美游学了。
倒不是为潼潼真的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为她的英文水平有了多大的提高,仅仅为能走出去看一看不一样的教育风貌,就足够值得了。
(推荐阅读:《带娃游学的价值在哪里?伦敦回来,孩子的这些成长让我找到了答案》)
分享了那段游学的经历之后,身边许多朋友都计划也这样去走一趟,但也有不少留言说碍于种种条件所限没法成行,可也真的对其它国家的教育方式非常感兴趣,特别想多了解一点。
最近有部热播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或许就可以满足大家对别处教育方式的好奇与求知欲。在记者周轶君的带领下,一起到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去探寻教育的不同姿态。
1
到底哪里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人都抱着一比高下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纪录片,最初的我也不例外。
那到底答案又如何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几个国家的教育都有什么特点吧。
第一集讲日本,选了两间幼儿园进行体验观察。
大阪莲花幼儿园的孩子,以晨练开启了一日的园内生活,孩子们光着脚在沙地上追逐、奔跑,玩着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
在园长看来,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
不论是剑道课上的腹式呼吸
还是课堂上的大声应答、操场上的边动边喊;
都是为了让孩子燃烧能量,唤醒生命。
而另一家非常出名的来自东京的“藤”幼儿园,则在学校的设计上做到极致。
操场旁消失的水槽,是为了时刻提醒孩子要随手关掉水龙头。
关一次关不紧的门,不断教导着孩子要去学会将一件事做到彻底和极致。
吃饭的时候,园长甚至还会故意抢孩子的食物,教育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
尽管我无法确认,这两所幼儿园能否代表日本幼教的整个面貌,但我在那本《日本国立小学365天》中,也确实感受到了日本教育的两大特点:
集体性和细节化。
这样的教育好不好呢?它的确让日本成为一个有秩序、做事严谨追求细节的国家,但这种教育之下的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过分强调服从集体的日本,校园里有着颇为严重的霸凌现象;强调历练的狼性教育让人们充满了无从释放的压抑感。
2
第二集,我们跟随着主持人的脚步来到了芬兰。
关于芬兰的教育,小暖曾在《旁观了魔都和香港的小学生的生活,再看看这个少作业不考试的小学,想哭…》一文中详细记录过。
而《他乡的童年》,通过芬兰三年级学生的“现象学习课”和“森林课”给了我们更为直观的体验。
比如,在“现象学习课”上,老师与孩子们探讨“时间”这个颇为抽象的概念。
从拿出ipad给自己拍照片开始,时间被稀释为一个充满感情和具象的东西。孩子们通过艺术、数学、生物、文学等多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时间。
这种打破了学科分类的教学模式,让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
“森林课”也是如此。与自然相伴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颜色、打通了五感、学习了语言,也知道了该如何与自然相处。
芬兰的课堂,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知识与生活相连,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与探究欲。
他们关心的不是孩子学会了什么,而是他们怎么学,以及学了之后怎么用。
比如芬兰老师教英语,不是简单的abc、句型、语法,而是用英语来教授各种科目。
再比如芬兰的孩子学数学,可能是通过一堂好玩的体育课来学习。
在芬兰,教育不鼓励竞争,而追求平均。就像片中所说,芬兰最好的学校就是最近的学校。
这样近乎理想化的教育模式,让教育回归本质,变得更加纯粹。
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也不过如此。
但这样让人羡慕的教育,却也有着它的短板。
片中,芬兰一所小学的校长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认为,芬兰现在的生活太过容易了,孩子们都失去了应有的斗志。
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多一些竞争。
而另一方面,芬兰在教育上对平均的极度追求,也可能会让天赋秉异或者非常优秀的学生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资源。
3
和芬兰的平和、平等恰恰相反,印度就是一个看上去就相对混乱、落后、阶层森严的国家。
但神奇的是,它却培养了许多管理、经商和科技方面的人才。这也让我们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印度的今天?
在纪录片中,一位采访者提到了印度的“Jugaad”文化。因为这个国家资源有限,所以就迫使大家养成了一种“寻找替代方案”的思维。
比如家里的花洒坏掉了,就在铁桶上戳几个洞,来代替花洒。
尽管不能百分百的解决这个问题,但印度人认为只要能解决20%,也要想办法去解决。
植根于这样的文化之下,印度教育展现出它善于接受学生表达见解的一面。
在印度的课堂,学生们不接受标准的答案,喜欢和老师辩论,而老师也欢迎学生们的意见表达。
片中一位印度人对中印两国人进行了对比:
“中国人很擅长‘完成事情’,但印度人更能言善辩,即便这些意见只考虑一半,印度人不会等待自己有了完美的想法,才会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去完善它。”
但我们也知道,印度基本上采取的应该算是精英式教育,它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高种姓孩子们身上。所以在那些贫困偏远的地区,教育又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样子。
只不过,在这种混乱之中,印度人也依然没有放弃对秩序的追寻。
比如有的村落,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求教育的出路,建立了“云中学校”,采用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主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
在如此悬殊的两极分化下,大家都在努力的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出路。
4
上周更新的一集,讲述的是英国的教育.
记者走访了几所当地的知名私校,其中还包括了潼潼去年游学去的那一所Kensington Wade。
英国的精英式教育,对学业的要求自然是相当高。但同时,他们也并没有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几大基础学科以及学业成绩之上,有不少的力气花都被在了很多在我们国人看来并不重要的地方,比如体育、戏剧、诗歌、艺术等等。
他们思考的,是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那些可以推动社会改变的人。
比如伦敦德威公学的戏剧课,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沟通。
就像德威公学的校长所说:
“上大学并不是一个学生的终点,我们看重的是孩子们大学之后的人生。”
而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认为,“鼓励年轻人全面参与社会”是英国教育的精髓。
所以,教会孩子批判、独立思考,避免机械式的学习,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这一点在我陪潼潼去伦敦游学时,就已经有切实的感受了。校方对责任感、友善这些品行的强调,体现了纪录片中受访者所表达的观点。
英国教育体验这部分,之前已经写过不少,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找一些链接来看看。
(推荐阅读:《从英国私立小学探访回来,发现这项品质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通行证》、《在英国私立小学课堂上,这4个小细节最打动我》)
5
看过这几个国家的教育之后,似乎很难回答哪一种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会发现,脱离了社会的思想、文化、历史、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历史等因素去谈教育,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失去了意义。
教育的出发点不同,它的目标就不同。
就像纪录片的第一集所展现的日本那样,在这个国度,个性不被主张,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依附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以他们的教育,也必定是围绕着这样的文化,强调集体性与纪律性。
教育并不仅仅关乎于经济,在满弹幕都在羡慕芬兰、英国甚至印度精英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时,想要去变革我们的教育,也并非简简单单一句“向他们学习”这么简单。
教育的不同,本质上是文化的不同、思维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
记得在《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一书中,作者曾这样总结道:
“东方人对于他人的眼光或者评价较为敏感,也执着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是否在标准之上,学习不是探索真理,而是保障手段。西方人更重视学问本身,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认为学习是有兴趣和潜力的人才会做的。”
由此可见,随制度改变的,也许还有我们骨子里最根深蒂固的某些东西,这将会需要几代人的更迭与努力才可以实现。
6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纪录片也依然充满意义。
它让我们放眼世界。
当我们知道了还有那么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那么美好的东西值得学习,才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不盲从、不迷茫。
未来的孩子,是世界的孩子。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帮我们建立更为长远的全局观。
当然,在这样的对比中,我们也难免会失望、会疑惑。特别是像我这种,抱着满腔热血跟孩子一起投入到小学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者”,在实际深刻体会了现今体制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和不尽如人意之后,也难免会对未来之路产生彷徨和抱怨。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纪录片还可以做到更好的原因。
如果它的纪录与展现还能更加深入一些,去探究这些优质的教育从何而来,去探究优中有劣所需要的改革和应对措施,去深挖每一种教育背后利弊权衡的努力与过程,也许会对我们当下更充满借鉴的意义。当然,这是更高的期待而已。
就算不完美,我们仍需要有人帮我去展现“可能的生活”到底是何种姿态。就像《他乡的童年》中印度那一集所说,要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好在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要是我们有条件,可以选择高品质的短期夏令营,去弥补体制内学校所缺失的自然教育、通识教育;我们还可以走出去,到纪录片中的那些国度去体验当地令人羡慕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自己做起,至少先去改变我们的家庭教育,让孩子能在一个充满了爱与尊重的氛围中成长,这个“安全岛”已经很难得。
我很喜欢纪录片中,周轶君说过的一句话:
“好学者殊途同归。”
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指,不论你是否能在最名牌的学校读书、不论你是不是已经过了成为学生的年纪,所有好学之人其实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我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本文也同样合适。
当孩子拥有学习力,不论他在何种教育体制下,也一定能成为那个推动改变的人。
毕竟,孩子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END-
小暖说
不为对比和吐槽,只想多一些参考和探讨。
当我们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选择之后,或许我们反而能够多一些思考。
比如,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又在焦虑什么?哪些部分值得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参考?
而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思路,在未来,又是不是可以从固有的思维中脱离一点,尝试更多的可能?
教育是本源,孩子们未来值得更好,也应该更好。
相关文章
- 芬兰教育为何世界第一?看完芬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明白了
- 教育孩子需明白,以身作则更关键,爸妈还得掌握"热炉法则"
- 日本幼儿教育更好?留日妈妈:的确如此,但小学之后不如中国孩子
- 新课堂网校——陪伴式教育,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 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教育,对孩子未来至关重要
- 教育女儿难以开口?以防孩子误入歧途,有些事父母有义务让她明白
- 教育孩子也要拼爹,父亲做好这三点,能影响孩子的未来
- 教育论坛: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的未来
- 日本家庭让孩子明白「珍惜」二字,从2岁的餐桌上就开始了
- 日本教育的魔鬼细节:为什么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轻轻一推?
- 日本教育的魔鬼细节:为什么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轻轻一推?
- 日本的孩子,成长教育环境令人刮目相看
- 「育儿分享」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 中国家长“护犊子”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童年无忧,但孩子的未来呢
- 为什么说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未来十几年?| 教育思考
- 争抢把孩子送到危险公园,日本“安全教育”另辟蹊径,值得借鉴
-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 你还在溺爱孩子吗——不要用孩子的未来为家长的“教育失误”买单
- 原生家庭怎样教育孩子?日本心理学家的四条建议,是教育精髓所在
- 如何让孩子在未来不被机器取代,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