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中年老母亲的养生,从腰椎间盘突出开始

2021-12-23 10:01:38孕产
摘要:医学认知新角度,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去年的这个时间,公司会议室里,有个人双眼红肿、眼角挂泪地走了进来,这个人不用说,就是菲爷我。因为腰痛症状就医,刚从医院检查回来,拍完核磁共振,医生告诉我,“你已经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当然,这个病状在职场人士之中非常普遍。

摘要:医学认知新角度,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去年的这个时间,公司会议室里,有个人双眼红肿、眼角挂泪地走了进来,这个人不用说,就是菲爷我。

因为腰痛症状就医,刚从医院检查回来,拍完核磁共振,医生告诉我,“你已经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当然,这个病状在职场人士之中非常普遍。

但我觉得很冤,虽然我工作很拼命,但是很多事情我都是在外面跑,并没有久坐啊;而且除了上班时间外,我的休息时间都用来看纸质书,陪孩子玩,从而都不会坐在电脑前;还有,为了避免久坐,我经常都是站着用电脑的;平常也经常做跑步运动。

我生活状态已经够健康的了!为什么这种病还会降临到我头上?

我一方面为自己的命运觉得冤屈,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下半生的健康状况、幸福感忧心忡忡,不禁悲从中来。

后来一位好心的同事给了我一些建议,她过去因为生孩子也是腰椎间盘突出,而且比我这严重得多,痛到都下不了床。后来听医生建议,通过加强腰腹肌肉训练,帮助腰椎增加支撑能力,减轻脊椎的负担。

于是她从此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锻炼50分钟腰腹训练,从不间断。一段时间后,不仅腰痛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自己也成了一位健身达人,体力、体能都上了一个台阶。

于是菲爷按照同事的建议,争取每天都坚持做一组Keep上面的核心力量练习或腰腹肌肉练习,结果效果真的很明显:只要坚持做了锻炼,就不会腰痛;而一旦有几天停止了锻炼(例如MC期间),马上又开始有腰痛症状了。

不过无论如何,好歹已经有了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能更好地督促我针对过去的薄弱环节坚持锻炼。

菲爷最近又听了一组叫做《医学通识》的课程,作者是医学博士薄世宁。在这组深入浅出的课程中,我最受益的是从一些新的角度认识了生命、疾病和医学的一些认知。

今天也想借着自己的这个亲身经历,来分享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病和症不同,症状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智慧。

症状就是人感觉到的不舒服的现象,实际上,症状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智慧。

第一个层面,症状是“病在说话”,比如发烧,实际上就是身体告诉我们,有地方发生了感染了,需要注意,如果高烧不退的话,说明免疫机制打不过病毒了,需要医疗手段干预;

第二个层面,症状也是人自我保护的机制。例如上面提到的发烧机制,就是在调动人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细菌和病毒。

美国陆军医疗史上就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很多伤员因为大出血,血压急剧降低,很多医生为了保持病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在血源不够的情况下,先输入营养液来保持血压。

但后来有医生研究发现,伤员的低血压,其实就是人体自动调节的,减缓出血的机制;而输入营养液保持血压的做法,反而干预了这种机制,加速了伤员的大出血。

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保持伤员的低血压。果然,这个治疗方案推出后,伤员的死亡率从之前的65%降低到了17%。

回到菲爷上面提到的自己的例子,在腰椎间盘突出还并不严重的时候,就出现了明显的腰痛的“症状”,其实就是及早地给我发出了警示信息:要及早及加强核心力量肌肉的支撑能力,避免脊椎过度的承重和劳损。

实际上,这种状况好过于有些人,一直没感觉,等到哪一天突然病发,直接就是急诊,必须要立刻动手术;甚至有的人,即使动完手术,也从此就只能瘫在床上,一旦坐起或直立行走,都会剧痛难忍的情况。

从这些角度看,认识到“症状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的确是很有价值。

很多人在遇到病症的时候,大概也都会跟菲爷一样哀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这个事情偏偏降临在我身上?

薄博士提出的一个观点是:疾病是人类进化的遗产,所以,疾病与人终身相伴。

人类进化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这种差异就带来了疾病。

例如古代原始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于是身体学会了囤积糖分和脂肪;而在食物丰富、体力消耗骤减的现代,便出现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

还有,过去的人类无论狩猎还是农耕,都有着足够多的运动量,能够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为直立行走提供支撑;而现代人,无论工作还是休闲,基本都是坐姿状态,给脊椎的承受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所以几乎人人都有颈椎病、腰椎病。

但疾病也并不永远都是灾难,它其实非常有价值。

例如小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实际上就是一个增强身体免疫力的过程;

在印度一些经常得霍乱的地区,他们的症状却很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基因里有305个DNA片段发生了改变。

换句话说,人类在遭受各种疾病、并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千秋万代之后,能够让人类这个物种整个的DNA和人体特征得到优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强大,保持这个物种的繁衍。

所以,没有疾病的绝对健康,是一种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我们对待疾病的科学态度,必须是正视它、接受它、与之共处。

基于以上的基础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确实只能靠养生

以菲爷上面提到的“腰椎间盘突出”为例,除非急性导致的剧烈疼痛,需要通过手术来消除疼痛,但是却没法治好这个病本身,只能靠减缓劳作、加强锻炼来解决;

还有高血压,现在很多90后都开始有高血压了,虽然有降压药,但降压药的作用仅仅是防止血压异常引起后续的心脏、脑血管受损。治疗高血压的根源,应该是从降低血流的阻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着手——例如熬夜、吃零食、油腻食品、不运动、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等。

养生不是中年自嘲,而是符合医学研究的科学思维啊!

第二,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在现代医疗科学的进步中,很多人把医学的作用神化了,例如我家娃的爷爷,自己身为医生,作为最早一代接受现代医疗教育的“赤脚医生”,尤其迷恋打针吃药的神效,每次娃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是:赶紧去打针!

实际上,现代医学越来越认为,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的生命修复功能。所有医疗行为,都只是为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等待自我修复发挥作用,从而战胜疾病。

所以还是那句话,中年养生,不是矫情。

第三,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有很多疾病,例如脑梗、肠癌等,平时一点症状都没有,到了发病的时候却突然来势汹汹,致人死地,所以很多人说“疾病不是突发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人体的“代偿”机制在起作用。

“代偿”就是当身体上的某些组织和器官已经受损了,人体就会调动没有受损的部分,加快补充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

例如高血压病人,心脏泵血的负担就会增加,为了使得泵血更加有劲,心肌就会变得肥厚,以此来作为补充。

也就是说,“代偿”是慢性病进程中,人体为了保证器官的基本功能,而启动的“保命“机制。

但与此同时,时间久了,代偿也会带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掩盖了症状,或者使得启动代偿的器官进一步受损。

所以,很多慢性病在早期没有症状,我们就要主动筛查,提早阻断发病机制。

辣妈菲爷(spicymom2014),从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文艺青年,变身三头六臂、金光闪闪的妈妈;从通信业世界500强海外骨干,变身回国女性创业者;从科学育儿、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窥婚姻、女性觉醒;愿我像一个人格鲜明的闺蜜,一路陪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