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详解:哪些O型腿、X型腿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的健康,长的漂亮,有笔挺的身姿,修长的腿型。但是当孩子生下来后,却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我的天哪!我的孩子怎么是“O”型腿?!!
这个发现往往会让宝妈宝爸们心头一惊,这是不是畸形?需不需要矫正?长大后会不会是“罗圈腿”?
在受到一连串的问题暴击后,第一时间就将宝宝带到医院做检查。
在医生给出“不是病,没有任何问题”的答复后依然不甘心,于是去找更多的医生询问。屏幕前的宝妈宝爸们,你们有没有被言中?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你们像宝宝一样大的时候,很可能也是这样的“O”型腿,你们会相信么?
一、孩子“O”型腿或“X”型腿正常么?医学上,把“O”型腿成为膝内翻,“X”型腿称为膝外翻。
1、宝宝刚出生到1岁半左右,膝关节会呈现出轻度的膝内翻。这是由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整个身体呈蜷缩在一起,双腿和双脚都是环形摆放呈现“O”型形状。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旧会保持这种弧度。
2、直到宝宝1岁时学会走路,蹲起,膝关节有了负重的应力,为了适应承受身体重量,膝关节轻度内翻的情况会慢慢改善。1岁半左右时,膝关节内翻基本纠正,下肢会逐渐变直。
3、宝宝3~4 岁的时候通常表现为膝外翻也就是“X” 型腿,原因可能是在自发纠正膝内翻的时候出现了纠正过度的情况。
4、在 6~7 岁左右接近于成年人,存在5°左右的膝外翻。
在以上年龄段出现的膝内翻、膝外翻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宝妈宝爸不要太过担心,过于积极地处理往往容易导致矫枉过正。
二、如何分辨生理和病理的膝关节内、外翻?1、首先看宝宝下肢的外观表现与上述不同年龄段膝内翻、膝外翻特征是否一致。
如果1-2岁时出现膝外翻,或者2岁以后出现膝内翻都可能是病理性畸形。
2、其次看宝宝膝内翻与膝外翻的双侧下肢是否对称,如果曲度、与下肢长度都对称,就是生理性的。如果双侧下肢曲度和长度不对称,出现“K”、“D”、“O”型腿,或者长短腿,很可能就是病理性的畸形。
3、最后看宝宝有没有其它异常表现,比如相对于同龄的其他宝宝表现出身材矮小、面容异常、智力低下等情况,如有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双下肢的发育是否正常。
三、病理性的膝关节内、外翻出现的原因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病理性的膝内翻或者膝外翻,如果宝宝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1、继发于佝偻病、黏多糖病、脊髓灰质炎、Blount病等原发性疾病。
2、继发于骨折等损伤因素。
3、继发于骨髓炎等感染性疾病。
4、8岁以上儿童出现特发性膝内翻或者膝外翻。
四、出现病理性膝关节内、外翻该如何治疗?1、有原发病的宝宝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于轻度的病理性膝内翻及膝外翻可以考虑矫形支具,治疗时间比较长,宝宝不容易坚持,这时候宝妈宝爸们就要多多操心,坚持治疗。
3、对于严重的病例性膝内翻、膝外翻,应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学龄期儿童且踝间距或者膝间距大于10 cm。手术方法多样,比如“8”字钢板单侧阻滞骨骺、截骨矫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
现在作为宝妈宝爸的你还担心宝宝“O”型腿或“X”型腿嘛?
如果是生理性的膝内翻或者是外翻,千万不要过多干预,顺其自然,让宝宝自己从从翻身、爬行、坐卧到站立和行走一步一步的锻炼,增强其颈、背、腰和下肢的肌肉力量及韧带强度,顺应骨骼和关节的发育规律。
如果宝宝有原发病或发现有病例性的膝内翻或者是外翻,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找医生治疗。
相关文章
- 骨折后打了石膏,骨科医生必须交代患者的几件事
- 大惊小怪:O型腿是正常的!宝宝腿部发育"历程"家长须知
- 婴儿哭声详解:这些哭声一定要马上看医生
- 孩子长短腿、O型腿,是因为坐姿不对?这4种坐姿一定要纠正
- O型宝宝坚强,A型宝宝心细,什么血型决定了什么脾气
- O型血人最长寿 长寿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 O型血女性备孕二胎需要注意什么?
- O型血女性应珍惜第一胎
- O型血女性难怀孕吗 O型血的女性生育风险大
- O型血孕妇如何避免溶血
- O型血孕妈要注意什么
- O型血的女人“孕气”最差?
- O型血的女人最难怀孕!是科学还是八卦?
- O型血适合与血型配对智商高
- 医生暗示宝宝腿长是男是女
- 详解ABO血型不合是怎么回事
- 2岁女儿被开水烫伤腿,爸爸机智举动救了娃,医生:处理得很专业
- “斗鸡眼”的娃越来越多,医生苦劝:这些新型玩具上了黑名单
- 丈夫O型妻子A型能生出B型孩子?
- 产妇生下“米其林宝宝”,奶奶觉得养的胖,医生:腿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