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无心的一句狠话,会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刺痛

2021-12-13 14:16:47孕产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疼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以一颗坚强的内心,在将来的各种困难中能够突出重围,在获得成绩后能够保持谦虚恭谨,所以一些父母时常用语言敲打、逼迫自己的孩子。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童年时期是短暂的,更是关键的。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疼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以一颗坚强的内心,在将来的各种困难中能够突出重围,在获得成绩后能够保持谦虚恭谨,所以一些父母时常用语言敲打、逼迫自己的孩子。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童年时期是短暂的,更是关键的。

在孩子的性格逐渐成型的这个时期,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种行为,都很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一些话也许只是父母无心说出的,可是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十分有重量,一句夸奖可以带来几天的好心情,而一句责骂则会导致孩子自责低落很久。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情绪宣泄的工具,更不能因为他们年幼就肆意践踏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2014年,谢勇导演的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就讲述了语言暴力和暴力伤害的关系,影片中,他采访了沈阳市少管所的几位少年犯。一个名叫袁琳(化名)的男孩父母离异,他与母亲同住,而母亲性格暴躁,将生活的不顺都怪罪于他。

“你怎么不去死”这句话环绕着他的整个童年生活。中学辍学后,袁琳在一家理发店给人洗头,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将顾客烫伤,老板的那句“你怎么不去死”彻底激起他心中童年的阴霾,这位不满14岁的少年愤怒的挥拳,失手将老板杀害。

与他相似的孩子在这里有很多,他们从小就被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待:“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经常被父母骂“丢人”的小孩,在经营饭店的时候,因为竞争对手骂自己“丢人”,便恼羞成怒,用斧头砍伤了对方;而在家经常被骂“废物”的孩子,出外打工时,因为车间主任骂自己“废物”,便用弩射伤了对方。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在调查研究青少年犯罪时总结出,这些少年罪犯在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导致他们走上歧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在警醒着我们家长: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量之大。心理研究显示,对六岁之前的孩子,经常用愤怒以及嫌弃的口气去沟通,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情绪,产生自卑、内向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的父母们,也许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一点点成绩而骄傲自满;也许只是为了激起面临困难的孩子好胜不服输的信念;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发泄工作或生活的压力,而随口那么一说。

但实际上所有的语言暴力都没有半点教育成分,所有的语言暴力在本质上都是恃强凌弱,只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

因为这些言语,孩子的心灵遭受到了莫大的伤害。身体的伤害尚且需要时间,心灵的伤害更会带来长久的影响,这些孩子扎在别人身上的凶器,就是父母亲手递过去的,这些伤人的话语如同诅咒一般缠绕着这些孩子,毁了他们的一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里面有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童年时期收到的父母话语带来的伤害。其中一条回答说到:“在我伤心难过得哭到虚脱的时候,我妈却看着我说:‘发什么神经。’那一刻我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了。”

在孩子们的小小世界里,家庭是占据他们生命绝大部分的支柱力量,父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因此父母的任何反应在他们的内心都被无限放大。那些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的内心却总是敏感而纤细,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情绪,但却不能理解。

也许有的父母总是认为,不发火,不骂人就无法让孩子进步,无法促使孩子改变,或许父母也是抱着好意,想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好、更加坚强,想要孩子长记性罢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至于过程不重要。

但事实是,在语言暴力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确实看起来比别的孩子都要成熟懂事,然而过多的打击和批评会导致孩子习惯性的怀疑自己,从而形成懦弱、自卑、内向的性格,更不用说一些侮辱性的话语,更是会将孩子推向情绪化的极端,那些懂事的背后却隐藏着阴郁多疑的脆弱灵魂,随时可能被黑暗所吞没。

由于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同,父母时常不能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也不能理解自己一句话在孩子心中有多重的分量。

2008年3月,性格活泼的男孩小中正不小心摔坏了眼镜,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修理眼镜也需要一笔不大不小的费用,小中正被父亲一顿责骂,年仅12岁的他冲出家门,爬上楼顶的围栏,一跃而下。

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小中正性格开朗、成绩优异,还曾经在作文中写下“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2015年一月,成都的一个小女孩因为晚归,和父母发生冲突,她留下了遗书后,同样选择了以跳楼这样激烈的方式告别了父母。四页遗书中,前三页都充满了“你去死”,“你怎么还不去死”这类触目惊心的话语。

这些本处于灿烂年华中的孩子,却因为父母的暴力言语而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太过于与脆弱,但为身为父母何不反思一下,我们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认真的思考过吗?这些责怪、批评,孩子真的能够承受住吗?在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之后,父母发泄了自己的压力与愤怒,但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又该怎么愈合?

父母的语言暴力虽然大多都包含着希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的期望,但这样“以爱之名”的伤害终将会成为摧毁孩子的利器。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便成年后父母的态度早已改变了,可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内心对自己的苛责也不会停止。

正如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父母只是随意的说了几句话,也能成为孩子心中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的巨石。

谢勇曾言:

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一味批评、打压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进行侮辱,要看得见孩子的优点,倾听他们的想法,适当对孩子进行鼓励,保护孩子拥有一个正常完整的人格。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许多家庭依然存在着语言暴力,同时反映出“不打不成器”、“为你好”等旧式教育观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需要杜绝诸如此类的行为,用行动建立起对孩子的保护。

毕淑敏的文章《家问》中说道: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

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病态中的家庭,如履薄冰,全是悲剧。如果不能卓有成效的打断铰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象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保障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和未来,首先,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每个孩子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目光放在孩子的缺陷上,放大孩子的缺点,从而以言语去摧毁他,最后得到的是将是一个更加糟糕的结果。

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

打骂式教育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

每个人都会犯错,最完美的教育,应该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从而以更加宽容的姿态去引领孩子,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同时父母需要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需要尊重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人格,多与孩子交流,试着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要因为表象就草率地对孩子进行责骂,掌握适当的措辞和方式沟通之后,才能正确地知道孩子所缺失的是哪一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如果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先不要因为需要为他收拾残局而生气,也许孩子只是想为你接一杯水、泡一壶茶,父母轻而易举便能完成的事情,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就充满了许多困难。

其次,比起责骂和批评,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在孩子玩得一身泥土跑回家时,先不要因为脏兮兮的衣服生气,在聆听孩子讲述他今天赢得比赛、分享喜悦之后,父母首先应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夸奖。

一句“你真棒”或者“宝贝真厉害”,不仅能够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是能够受到表扬的。在鼓励之后再指出孩子的错误,比直接的批评更能够让孩子接受,并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能够创建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在孩子犯错时,父母需要明确的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及希望他们怎么改正。在孩子犯错时,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更能够使孩子做出改变和进步。

比起语言暴力这种形式,孩子更能够接受较为温和、说服性的教育和劝诫。明确的言语能给孩子划一条底线,并能让孩子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受到责罚以及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的责罚。

父母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观察,将语言中的刀刃化为轻抚,让孩子在一个温暖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才能保障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气不馁,在获得成就时不骄不躁,最终在他们自己未来的人生中走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