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看小朋友如何“喊救命”——捍卫拐骗过程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2020-02-18 17:52:03孕产
故事如下:女人:“你是西西小朋友吗?


故事如下:

女人:“你是西西小朋友吗?”

西西:“是啊”

女人:“你妈妈突然有事,让我来接你去停车场”

西西:“不是啊,我妈妈去洗手间了,一会就回来……”

女人:“但是你妈妈没回来啊”

女人:“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看我有你妈妈和你一起的照片,我不是坏人(坏人从来都说自己不是坏人,孩子不会逻辑判断)你想找妈妈吗?”

西西:“有妈妈照片也不行,我不认识你,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吗?”

女人:"你住在这附近啊”

西西:“那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孩子只关心自己关心的事),我的朋友是……”

女人:“是吗,你好棒啊,有这么多好朋友。但是,妈妈让我来接你,你们家出事了”(突出事件的严重性)

西西:"那你给我妈妈打电话"(盘问技巧第一步)

女人:"你妈妈电话号码是?"

西西:"139……"

女人假装打电话“你看你妈妈没接电话,家里的事情比较着急”

西西:“妈妈说我在这里等,不能离开……”

女人:“我真是你妈妈的同事啊,你再不去可能就见不到妈妈了”

西西:“那你说我们家的安全密码是?”孩子迟疑了一下。

女人:“安全密码?我不知道啊,你能告诉我吗?”

西西:是“西西是大美女”

女人:“好的西西的安全密码是西西是大美女,那你能跟我找妈妈了吗?

孩子在迟疑中准备跟女人离开

这时游乐场管理员出现:“你是谁?这个小朋友是妈妈带来的吧?小朋友你妈妈那?……”

……女人悻悻离场,拐骗终止。

如果游乐场管理员没有出现:

西西小朋友在迟疑中跟嫌疑人离开。走出不远的距离,孩子出现了不安情绪,并意识到这么做是不对的,开始呼救,这时有其他家长挺身而出……

……拐骗行为终止

这种碰运气情况像电影桥段一样,危急时刻真的有人出现并伸出援手,实际安全仅仅靠碰运气还是不够的,7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孩子还得有对此类事件的预先演习,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老师可以请“孩子不认识的人”对孩子做防拐“演习”,有两三次就可以将拐走的可能降低至15%(没有经过演习过程的被拐可能在85%以上,如果拐骗过程是经过周密策划的,犯罪成功的可能则是100%!!)请各位家长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不知从何处洗来的文章,也不要相信各种胡诌的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孩子一起共建安全防御体系是当务之急。

这一段剧情里有一个重要点——求救!

也许你会说求救谁不会啊?实际是:你真的不会!!网上有很多的文章在写遇到危险时要呼救,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呼救,下面我们按照场景来做一下说明。

1、 周边无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敌强我弱)——不可以盲目呼救,等待时机。

2、 周边有人——可以呼救,呼救用词要准确,比如“她不是我妈妈,救救我”重复呼救内容

3、周边有人——呼救后没人伸出援手,应立刻确定能帮住你的对象直接发出求救邀请(避免责任分散)

那么我们看一下假如没有出现任何人终止这场骗局

……女人拉起了西西的手,想尽快逃离现场,西西出现了严重不安情绪

西西开始哭闹,女人:“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个玩具是不能买的……”

有人开始围观,并指指点点,甚至有人开始指责娇生惯养,有人在跟自己的孩子说“咱们可不能这样……”。

西西继续哭闹,并大声喊:“我不要跟你走,我不认识你”挣脱了女人的手,跑向一个阿姨抱着腿央求“阿姨救救我!我不认识她”。

女人在混乱中夺路而逃。

注:此事件是在北京市某商场的实际发生的案例改编。

我们将拐骗行为总结为以下几种:

简单拐骗案件:

1、通过言语的方式接近儿童从而实现拐骗的目的

2、通过给儿童物品(电子设备、游戏、宠物、玩具)拐骗儿童

3、借助第三人拐骗儿童:最容易接近儿童也最容易引起更多的共鸣(例如用儿童诱骗儿童)

4、使用暴力诱拐

通过上面的案例,思考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否按照我们写的方式实现自救?或许这个案例已经很复杂了,我们看一下现实是什么样的。

实验中被拐孩子家长发的朋友圈

实验中被拐孩子家长发的朋友圈

以上几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无数次的证实,不是骗子技太高,而是孩子容易骗。实际测试中,孩子自由玩耍时,警惕性低,非常容易被陌生人带来的新鲜玩具和游戏吸引而被带走,年龄稍大的孩子有时甚至更容易被带走。

在后续的内容中我还会将:陌生人的解读、如何识别“坏人”如遇危险的解脱等逐一分解。

原创内容请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