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用品
母婴用品实体店未来还活的下去吗?
都说儿女的钱是最好挣的,这句话千真万确。 带孩子去了母婴用品店,看到玩具和衣服就想试穿,最后只好全部付钱。 近年来,与母婴用品相关的行业非常火爆。 随着消费升级和二胎政策的实施,母婴用品需求量也逐年扩大。 在这个行业里,新入者络绎不绝,转行离职的也不在少数。 面对种种冲击,母婴用品实体店未来能否生存?
行业内外
“卖母婴用品的地方挺多的,我家附近就有两家临街的店,双塔商城也有很多卖这些产品的店。” 王敏家住太原市双塔寺街道东港路附近小区。 孩子虽然才2岁,但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卖母婴用品的地方。 她告诉记者母婴产品的优势,她平时有散步的习惯。 她以家为中心,向步行20分钟以内可达的地方辐射。 这条街上有近十家母婴用品店,她经常进去逛逛。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省会各区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母婴用品店的身影。 记者打开手机地图,以“省人民医院”为中心,搜索附近的母婴用品店。 好白、米氏孕婴童、贝乐母婴……母婴用品专卖店十余家。 其中,有社区母婴用品店,也有商场母婴用品店;
“传统的母婴店肯定是在走下坡路,现在消费升级,渠道多元化,竞争还那么激烈,现在的销售思路怎么跟不上几年前的经营模式?” 颜姐有两款母婴产品。 店,其中一家是前年新开的。 她自己有两个孩子,很理解父母花钱给孩子的心情,而且自己的需求也很大,开店可以间接节省一些开支。 她的第一家店有20多平方米母婴产品的优势,开在五城路徐溪小区附近。 因为离家近,所以本着“薄利多销”的理念经营,主顾都是周围的邻居,多年来生意都比较稳定。 第二家店开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小区门口。 通常,她的兄弟姐妹会看店,但她只在周末光顾。 今年前三个月生意不景气,但现在销售额正在慢慢回升。 谈到未来的销售,她相对乐观。
“全面二胎政策对母婴产品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新生儿规模肯定有增长潜力,所以这个行业还是会稳步发展的。尤其是三四——像我们这样的一线城市,二胎的家庭还是挺多的,我加盟了一个母婴用品品牌,楼下是卖母婴用品的,楼上是给婴幼儿的地方游泳。” 颜骏的新店已经装修完毕,正在为正式开业做准备。
有新的店主和其他人离开这个行业。 “生意难做,你看看这附近的店铺,有多少家门口贴着‘出租’和‘转让’的信息,里面也有几家母婴用品店。” 在长风街平阳静园小区,不少商铺都在转租。 小区居民指着一间没有门的告诉记者,原来是卖母婴用品的。 路过时通常会感到冷清。 没有顾客。 开张不到一年,现在已经关门了。
随着实体店客流量的下滑,能够坚持多年经营的母婴店显然已经不多了。 这个行业“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不要简单地在价格上竞争
5月15日,在位于长风街的沃尔玛超市,几乎所有商品面前都摆着红底白字“多买多省”的促销牌子。 一级助&清心帮满200元减50元,满450元减150元,佳宝辅食满99减20元,满199减45元…… ”各品牌的促销活动也随处可见。“最近几个月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上个月的销售任务也没有完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越活跃,购买量就越大,而那些不活跃的人不活跃就少买,销量全靠厂家和商超最近活动活跃,当月的销售任务应该完成了。
“今年上半年的房租都还不上了,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至少下降了30%,我们得想办法增加销售额。” 似曾相识,店主一见面就开始吐槽。 她计划通过更多地与消费者交流和向同行学习来寻找扩大销售的方法。 这家店开业近三年,销售一直不温不火,靠着周边两三个小区消费者“以旧带新”的销售方式维持生存。 前段时间,500米范围内又开了一家母婴店。 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价格只能一降再降。 这种比赛,谁都难。
“谈不上创新,就是为了迎合市场变化。现在标准品的价格都非常透明,几乎没有价差,你卖多少,网上卖多少都能查出来。所以你只能开始随着产品的不同,我希望今年的收入能和去年一样,很好。” 任姐的母婴店已经开了快十年了,她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母婴店几乎是零售业的“甜头”,靠着简单的购买逻辑而卖货赚取差价可以赚很多钱,比如去服装城买一件名牌背心10块钱,可以打折20折卖可现在母婴店遍地开花,生意并不好。她从去年开始学习做直播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受到连锁店、电商平台和其他方面让她进退两难,只好找能有劣质产品的地方。
“单纯靠价格拉动销量和消费者复购率,是刺激消费不可或缺、最常见的销售模式,但从长远来看,效果可能会越来越差。” 尾田在这个行业打拼了五年。 2018年,他告诉记者,放眼整个市场,无论是哪种销售渠道,价格战都是最常见的销售模式。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方面收入不稳定,消费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前期可能存在大量囤积行为,提前透支消费。 他说,他们有一群200多名母婴用品从业者,经常讨论营业额下降以及如何促进销售的话题。 他始终认为,只有从差异化和服务的角度,才能找到出路。
也有很多拓展连锁店
在一些母婴用品店面临尴尬境地的同时,也有一些母婴用品店开业的传言。
“我的店面太小了,最近看中了一个地方,打算和房东谈好价格后出租。” 柴女士打算在原店铺附近再租一间面积更大的店铺。 她说,很多顾客没事就带着孩子到店里玩耍、交流,因为他们有育婴师的资格证,也参加过催乳师的培训。 除了产品,他们还可以提供更专业的知识和服务。 熟客 新客比较稳定,经常对店内环境发表评价。 正好今年租金低,我们就扩店。
此外,一些连锁母婴用品店也有“扩张”计划。 “我们经营的单品超过10000款,2018年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成为山西母婴用品市场门店数量扩张最快、销售额最高的母婴连锁品牌。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客户群。2019年全年销售额2.1亿元,今年虽然有疫情,但销售额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张双龙是“小飞象”母婴品牌金梦分公司总经理。 他表示,过去8-10年,母婴零售市场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现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小店很难获得供应链支持。 为拓宽销售渠道,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门店扩张步伐,计划新增25家直营店和50家合作店。 他告诉记者,未来会考虑将销售渠道从实体零售转移到互联网上的线上销售,并计划打造一个提供商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功能母婴社交平台闭环服务体系。建立互动,拓展生活便利功能。 跨境购物服务也将推出。 未来,电商、APP、门店、目录、跨界联盟等多技术平台将共同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将顺势而为,为孕妈妈和孩子提供更方便、更贴心的服务。 专业服务。
他认为,门店扩张计划不仅限于他们的品牌。 纵观全国母婴用品零售市场,你会发现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的母婴用品连锁店都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孩子王”、“苏宁红孩子”等全国性母婴连锁店快速扩张; 另一方面,不少优质区域性母婴用品零售商也在调整经营策略,强化自身优势。 规模大、供应链完整、资金支持是全国母婴产品链的优势。 未来,不同的门店将拥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全国连锁门店将依托资本优势不断扩张; 区域性母婴连锁店仍将保持小而美,小区域也将重组合并。 归根结底,母婴用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几家大型连锁品牌发挥优势,不断扩张,直至占据整个市场份额。
记者 李若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