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孩子巧吃防病 为什么秋冬交替孩子容易生病
早喝盐水晚喝蜜
虽然立冬...
立冬已过,但深秋的感觉仍然存在,时下广州的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气候寒凉,此时通过饮食调节身体机能,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来说,都不失为保持健康的好方法,巧吃防病。
早喝盐水晚喝蜜
虽然立冬到来,但广州仍然是秋意浓浓,从中医食疗理论上讲,秋对应的脏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
多喝水是秋天润燥、防燥的首要措施。因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故应少量多次慢饮。有时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而早上或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补充人体水分,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其次,润燥应以味甘性平的食物为主。如:银耳、莲藕、芝麻、核桃、百合、花生、山药、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多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润肺之功效。《黄帝内经》提出“秋冬养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可防秋燥伤阴,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再有,饮食应注意少辛增酸。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增酸是指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这样能增加肝脏的功能,以防秋季肺气太过而伤肝。
饮食增加耐寒力
秋冬交替之时,除了注意穿衣保暖、锻炼身体外,调理饮食也是增强身体耐寒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钙丰富;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含铁量高,适当补充钙和铁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碘的食物也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抗冷御寒。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被称为产热营养素,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虾、海参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还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
另外,多吃糯米、扁豆、胡萝卜、栗子、胡桃肉、大枣、桂圆等温性食物,也可使身体发暖,增加耐寒力。
深秋饮食要注意
秋冬交替,气温寒凉,人们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有所提高,正是弥补夏季由于气候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但是如果饮食安排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深秋饮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 防止热能过剩。有的人一到秋季就食欲大开,往往造成热量摄入过剩,脂肪堆积,开始“贴秋膘”。因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故在秋季饮食中不能放纵食欲,要注意适量。
二 防止进补过量。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要遵循“不虚不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体内缺少的,可以补,但必须补之有度,否则也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衡。同时应懂得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能用食补的不要用药补。
三 避免消化道疾病。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我国古代医生就提出“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吃性寒凉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这样有利于保护胃肠,防止出现腹泻、下痢、溏便等胃肠道疾病。
四 注意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物应多样,以谷类为主,同时粗细搭配。单一食品不可能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 ;豆类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动物性食物主要供给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等。
相关文章
- 秋冬多喝这些汤,趁早喝防病强身!
- 秋冬季孩子饮食要注意,牢记常吃这3果2汤,让你的孩子更健康
- 秋冬季节孩子嘴唇干裂怎么办?可别再给娃涂你的润唇膏咯
- 秋冬季节常腹泻,你知道怎么给孩子换奶粉吗?
- 秋冬季节气温越来越低,该如何正确叫孩子起床?
- 秋冬季陪宝宝睡觉,怎么才能做到不伤害孩子,不让孩子着凉呢?
- 秋冬童装的搭配,穿什么,怎么穿?原来对孩子有这么多威胁
- 春夏秋冬四季孩子们的家常养生菜又香又甜
- 考验宝宝免疫力的季节又到了,秋冬季易生病,3类水果少给孩子吃
- 孩子三岁时开始学用筷子促进大脑发育
- 孩子上幼儿园这四句话一定要会说
- 孩子不学好,跟孕期里宝妈的行为有关系?
- 孩子不宜直接睡凉席上(图)
- 孩子不睡觉,强迫可是会适得其反哟
- 孩子个矮贫血当心甲减
- 孩子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
- 孩子之所以慢吞吞,其实是他一种抗拒行为
- 孩子便秘的诱因有哪些(图)
- 孩子像爸爸还是妈妈,这些都是遗传基因说了算
- 孩子像谁到底什么决定?如果这些遗传给孩子,你就偷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