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频发的安全事故;疯狂的KET、PET

2020-01-25 19:52:03孕产
频发的安全事故最近有不少关于安全的新闻看了让人后怕,小编整理了一些,望心存侥幸的家长引以为戒。不久前,上海闵行一小区内,一名4岁女孩从8楼窗口坠下,落在了小区的挡雨棚上,邻居们听到“砰”的巨响,才知道掉下个孩子。

频发的安全事故


最近有不少关于安全的新闻看了让人后怕,小编整理了一些,望心存侥幸的家长引以为戒。

不久前,上海闵行一小区内,一名4岁女孩从8楼窗口坠下,落在了小区的挡雨棚上,邻居们听到“砰”的巨响,才知道掉下个孩子。

大家有的报警,有的拿被子担心孩子二次跌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后小区的分拣垃圾员常师傅爬上雨棚将女孩救了下来。此时,女孩的父母才缓缓从菜场回来。

幸好有雨棚的缓冲,孩子并没有跌在地上,经过检查,小女孩有一根胸骨骨折,暂无生命危险。

孩子爸爸说,出门时家里的门窗都是关着的,孩子平时比较乖,出门买个菜没多久就可以回来了,没想到发生这么危险的事情,现在感觉很后悔。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重庆的一个小区内,照看孩子的婆婆外出买菜,留下孩子独自在家,被邻居发现时孩子双手拔在窗外已经快要掉下来,命悬一线之际,邻居们用丢弃的被子做工具,幸运的是,孩子被接住了,没有生命危险。

但是,并不是每个心大的家长,都有个命大的娃。八月初,郑州一小区内一名2岁男孩从34楼高空坠落,送至医院抢救后还是没有留住这条弱小的生命。

这一次并不是家中无人,孩子的妈妈只是上厕所离开了2分钟时间而已。孩子妈妈说,因为小区没发生过孩子坠楼事故,所以,家里的防护栏还特地加高了,没想到依然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派说: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 年幼阶段的孩子更是特别的可爱。然而,2岁至6岁的孩子,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不强,对危险往往没有什么概念。

对于频频发生的坠楼事故,如何防范呢?

l注意教育方法和方式。有位父亲,因为不想让孩子玩手机,把手机从高层扔下,孩子为了手机也跳了下去~

l教育孩子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例如电视中的超人、动画里的空中飞人都是假的。曾有孩子模仿飞人,撑着伞从楼上跳下差点送命~有时候大人觉得浅显易懂的道理孩子也会知道,其实孩子不一定懂得,所以大人一定要和孩子强调,有些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l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家。独自在家的幼儿往往为了看父母有没有回来而爬到阳台上观望。孩子为了看父母回来而从窗台坠落的事故已经屡见不鲜,有医院1个月接收坠楼事故的孩子就高达34名。

l家里的阳台和窗户最好装上防护网或防盗网。防护网一旦发现破损,要马上安排修护。

l家里的窗户和阳台如果是开放式的,最好不要周围有任何可以踩踏垫脚的东西,孩子往往由于好奇会爬窗户或阳台,但是却不知道其中的危险。

l严禁孩子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在窗边打闹。

在看的各位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分享给各位经验不足的宝爸宝妈吧。


疯狂的KET、PET!


几年前很多家长都闻所未闻的KET、PET,如今成了中国最难抢学位的考试之一。

在本周三开始申报的11.16日KP考试中,10点开始抢报遭遇系统瘫痪,原来计划中的广东省所有考场全部取消,导致临近的福建考点短时间内迅速报满。

派说:

KP这几年很火,这把火从北京黄庄一直燃到了上海、广州、深圳等等各大城市。基本上“北上广深”的考位,开报三分钟内即光。


今年上海的家长不仅抢光了本市的考位,连江苏的考位也被他们报满;广州的家长甚至自发和官方沟通组织,自行组织了额外考场,以解决考位短缺的问题;深圳的考生很多赴港考试,本次因为广东没有设点,考虑到安全问题,福建考点成了最佳替代处。

报名费用300-500间的KET、PET,在闲鱼上竟然还出现了代报名的黄牛,开价范围已经升至2000-4000,即使如此高价还有些供不应求。


KP考试这几年另外出现了显著变化,最明显的是考生年龄越来越低龄化。

之前五六年级开始考的KET(大约初二英语水平),逐步成了三四年级孩子的标配。原本在小学生中水平较高的代表——PET,现在在一线城市的小升初中依然成为了人人必有的标配:有只能证明最基础的英语能力;没有甚至可能要拖后腿。

WHY?

一方面,这源自于部分机构不断的推广宣传;另一方面,这也明显因为在当年各大城市的小升初中,奥数的降温。英语作为另一种可替代的简历证明,既有难度,又有剑桥背书的【剑桥五级】,则成了家长们的最佳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你替孩子报名KP的原因是啥,你又觉得小学毕业生达到什么样的等级算是不错呢?


广东又要减负啦!


几天前广东教育厅出台了:【中小学减负】的意见稿,和大家主要相关的,我们提炼了一下来说。

学校方面:

1、民办、公办统一管理,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进行电脑随机录取,严禁竞赛或者证书作为招生参考;

2、严禁各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重点班,不得按照学生成绩编班‘;

3、严禁教学超标和赶进度,老师不得有偿家教;

学生方面:

1、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学期不超过1次,初中累计不超过2次;

2、老师不得“拖堂”,节假日和寒暑假不得组织集体上课;

3、小学中高、初中、高中每天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

派说:

中小学生的“减负”已经提出了20来年,为什么还没减下来?

其实不止中国,在以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亚洲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望子成龙重视教育是每一个家庭根深蒂固的传统。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以孩子的“未来”作为赌注,来给孩子来一场痛痛快快地减负。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学生可以减负、人生没法减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一代的竞争力也高速飙升。一条:好人生——好工作——好大学——好高中——好初中——好小学——好幼儿园——好配偶的脑回路是深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式“家长”的心中。

很多淡定家长的转变,都是因为身边其他家长的不淡定氛围开始的。因为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

而评判孩子好与差的标准,在中国的教育界过于单一,也过于唯一。

所以一边痛心疾首觉得孩子苦,又得狠下心来把孩子往机构送,成了太多家长分裂的精神状态。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都并非中国教育的原罪,中国教育的原罪是——功利教育。

那么为什么要减负呢?

如果单纯以减轻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为目标和手段的减负,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因为如果整个社会状态没有减负和减压,给自己孩子减负无异于,把孩子的竞争压力推后而已。

当深圳一半的孩子都进不了公立普通高中的时候,能有多少个关注教育的家长敢给孩子在择“初中”的路上减负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内减负,课外增负。

所以,你觉得为什么中国教育减负效果不佳呢?


彩色的斑马线


深圳园岭外国语小学附近出现了小猪佩奇彩绘斑马线。交通运输部的警察叔叔表示:孩子们很喜欢动画人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了引导孩子们养成走斑马线的好习惯。


引导行人安全通过马路的斑马线,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由于其初设图样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而取其名为“斑马线”。

然而,走在路上,严肃的白杠杠,在感官上会有些冰冷。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人们发挥大胆的创意,丰富斑马线的外观。

当然,其目的一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提醒和宣传,就如视频中所讲,为了引导小学生走斑马线,同时也是为了告知车辆附近有学生出入,注意放缓车速等。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对于斑马线的改观,有家长就表示:如果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图上,反而不注意来往车辆和路况,会有危险情况发生。也有司机表示:孩子停留在斑马线上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交通堵塞。

那么,斑马线的创意,作为家长的你,怎么看呢?是像大部分网友说的,创意很好,只是不适合放在马路中间?还是说,不赞成这种创意,如果为了提醒小学生走人行道、车辆在学校道路慢行,可以使用其他宣传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