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每个幼儿园的“受气包”,都有一个把这些话挂嘴边的家长

2020-01-20 05:52:02孕产
分享一个名叫豆丁男孩儿的故事。他和我女儿在同一所幼儿园大班,也和我们住同一个小区。

分享一个名叫豆丁男孩儿的故事。

他和我女儿在同一所幼儿园大班,也和我们住同一个小区。

我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女儿经常提起他:

“今天豆丁的玩具被甜甜抢走,还挨了她的打,他哭了好久,好可怜”;

“今天户外活动时,豆丁爬运动架吓尿裤子了,小朋友都笑话他”;

“豆丁憋大便不敢跟老师说,结果今天拉裤子了,好恶心啊......”

这周末,我带女儿在楼下花园玩,正巧遇到了豆丁,一个看上去乖巧斯文的男孩儿。

“豆丁,咱俩一起爬栏杆呀?”女儿邀请他一起玩。

他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和别人聊天的妈妈,小声说:“我不爬,妈妈说太危险,会把腿摔断的......”

“不会的,你看很安全的。”女儿自信满满。

他似乎有些心动,飞快跑到妈妈身边:“我可以爬那个栏杆吗?我们班的同学也在爬!”

“你敢吗?摔下来怎么办?她不怕摔让她玩去!”妈妈呵斥儿子。

豆丁垂头丧气地走回来,“我不敢,你自己玩吧......”

他专注地盯着我女儿爬上爬下,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胆怯和渴望。

这一刻,我似乎明白,女儿眼中这个胆小、懦弱,甚至有些“窝囊”的豆丁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他是天生胆小、懦弱吗?

并不是。

他是渴望尝试攀爬的,之所以最后选择放弃和退缩,一方面慑于妈妈的严厉阻止,更为重要的是妈妈对他的不信任,将他萌发出的内在勇气和力量摧毁掉了。

5、6岁的男孩子,本应顽皮好动,却在强势母亲的管教下,变成了温顺乖巧的小绵羊。

我想,籍此下去,他每遇挑战、挫折、困境,潜意识中都会立刻浮现妈妈的那句“你敢吗”,而另一种声音又会本能地告诉他“我不敢”。

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意指一个人内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需要从小慢慢积攒和沉淀的。

在孩子成长和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父母必须承担起给予他内在成长力量的责任。

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千万别做“绊脚石”

从小树立梦想的孩子,内心就会充满进取的能量,然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在被问及“梦想”时,常常一脸的茫然。

本应爱做梦、最富有想象力的童年,孩子却连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了。

孩子的梦想都去哪了?心理专家林缨认为:现在的家长普遍强势,为孩子拿主意做决定,看似照顾得无微不至,实则粗暴地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下面这一幕幕,家长一定不会陌生:

在选择艺术课时,孩子央求大人:“我想学画画......”

“画画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咱学钢琴!”

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坚持要自己爬上山顶。

“别逞能了,快坐缆车吧,这么高的山你哪能爬得上去!”

......

家长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意志强行剥夺了孩子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孩子也在一次次的失利中放弃了“拿主意”和“尝试”的意愿。

看似是爱,实则是强权,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实际上,“虎爸”、“狼妈”培养出来的却是一只只小绵羊。孩子习惯了凡事有父母做主,内心涌出的小小的力量也在强势父母的左右下被淹没。

“赏识”和“肯定”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动力

自信是孩子获得成长力量的最大动力,而孩子的自信又往往来自父母和身边人的肯定和赞赏。

在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及时鼓励和认可。

比如,一惯懒床的孩子一天主动起床穿衣服了,一向不爱做家务的孩子饭后主动要帮大人洗碗了......

这时,家长如果只是满不在乎地说“你早该这样了”,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倍受打击;

而你若能及时赞赏地说:“宝贝你真棒,你变成大孩子了,妈妈真高兴,加油!”那么孩子就会获得成就感,主动积极性也会更高。

如果孩子出于好奇心,或想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做出超越本身能力或存在潜在危险的事,如学龄前的孩子自己拿暖壶倒热水、自己过马路,这时我们制止孩子的方式不应是喝斥,而是先肯定他的主动性,再给他讲明白做这件事的危险后果,给他希望,告诉他再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完成了。

孩子在尝试去做一件事情时,不可能凡事完美不出错,你不要只关注现在的结果,而是用长远的眼光欣赏他未来的样子。

比如,孩子在洗碗时不小心打碎一个碗,你一句气极败坏的“真是个废物”,会让孩子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同时内心也会产生恐惧和压力,下次再做这件事情时,就会有心理障碍,从而失去做家务的热情;

而如果家长能及时给予安慰“宝贝,没关系,慢慢来,谁都有做不好的时候,你以后一定会做得很棒的”,这样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重拾信心,获得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内心充满力量,就会有希望,就会有追求美好的勇气。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加油打气,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