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一教育孩子就顶嘴,“诱导式教育”让家长和小孩轻松“沟通”

2019-12-23 01:00:04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周末表姐带着女儿糖糖来广州,我到地铁站接了她们母女俩,刚一见面,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因为地铁人流多太拥挤,糖糖开始发脾气,已经5岁的她嚷嚷着要妈妈抱,不肯走路,这个要求被妈妈拒绝后,她苦着脸坐地上,动也不愿意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表姐带着女儿糖糖来广州,我到地铁站接了她们母女俩,刚一见面,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因为地铁人流多太拥挤,糖糖开始发脾气,已经5岁的她嚷嚷着要妈妈抱,不肯走路,这个要求被妈妈拒绝后,她苦着脸坐地上,动也不愿意动。三番两次说不听的妈妈便来了气,拖起糖糖边打边说"这么大了,还不愿意走路,看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走的……"

地铁人多,看到这一幕都望了过来,小孩子气不过,在地铁里便哇哇大哭起来,喊着再也不喜欢妈妈了。

这是表姐和糖糖的日常,说不听就凶,凶不够就打。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时,大部分人会采用"说教"的方式,甚至带着命令式的口吻,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多多少少会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畏惧心理。

我认为,其实说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要看采用什么方式和怎么说教。

以前看过一个育儿故事,女儿小可很依赖爸爸买的布偶熊,在幼儿园准备入学时,哭闹着要带着它一起去上学。但是这就让妈妈很苦恼了,带着一米5的布偶熊上学,不仅会影响女儿的上课精神,也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带来困扰。

这时候,小可爸爸摸了摸女儿的头,问小可说"为什么想带小熊去上学呢?",小可乖巧地回答说是"不想让'弟弟'一个人在家",于是爸爸就着引导小可说"姐姐今年也才上学,弟弟还小,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呀"

小可想了想,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于是便摸摸'弟弟'的头,开心说"那姐姐上学去了,回来再和你一起玩哦"

在表姐与小可爸爸的教育中,我们并不难看出哪一种教育方式效果更好。

父母总要找到一种适合与孩子沟通的"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用死板的语言重复式地说教。一直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教,只会让她们越来越抗拒父母,一教育就"炸",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利用“诱导式教育”,让沟通更容易

"诱导式规劝"是早期一种运用于功能障碍性儿童的教育,也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而家庭在使用中,是通过父母给予孩子提示,启发孩子,使他们自己领悟,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的一种教育方法。

家长要如何做到“诱导式教育”

那要怎么办,才能对孩子做到真正的"诱导式规劝"呢?我们从父母和孩子身上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归结:

了解孩子,快乐说教

诱导孩子,前提是家长对孩子性格有一定了解。如急性子、反叛心较强的孩子就不适合采用刺激性太强的语言,而好奇心较强的就要采用满足的手段等等,根据孩子的性格来设置诱导方向,能让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事半功倍,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有家长曾和我聊过,说自己的孩子很不喜欢读书,只想着每天和朋友到处去玩,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都没有效果,导致现在一说起这个话题,他就"炸"了。

我那时跟她说,教育孩子可以换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说"读书有什么好处呢?读书能在学校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大家每天一起学习交流,一起上下学,感情才会越来越好。而且读了很多的书,在和大家出去玩的时候,你可以很清楚地和大家介绍景区的历史等等"

以孩子的性格为前提,引导他们思考,建立自己的想象,总好过"不读书以后就找不到工作"这种干硬的道理,孩子也会容易理解。

体现温柔,去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

我们也知道,小孩子与作为父母的我们年龄相差很大,所以在沟通中,我们不能一直用我们的角度强加思想给他们。

引导式教育,这种方法早期是使用在引导出功能障碍者学习各种技能动作的一种互动过程。这类儿童智力较弱,学习能力也比不上正常的孩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开始发现,这种方法对孩子潜在智力的开发很有效果,于是也开始用在父母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

而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孩子自主思考,避免矛盾激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

场景一:

孩子抗拒吃饭,哭闹着要吃零食,但是妈妈很凶地拍打着他屁股说:"米饭全部要给我吃下去,赚钱不容易,不能浪费"

场景二:

刚买了面包拿到家里,结果小儿子把全部都抱在怀里,不肯给姐姐。被妈妈一通教育说"要懂得谦让别人,谦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结果小儿子不肯给,还咬了妈妈一口。

场景二是我真实遇到的,前几天宝宝也是这样,结果一气之下就被我打了,他和我闹脾气闹到那天晚上,直到睡前他才蒙在被子里和我说,他只是想先藏起来等爸爸回来了在一起吃。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在面对孩子时,我一直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

习惯性地用父母的经历讲道理给孩子听,是很难收获效果的。

我们每天总想着多给孩子一些人生经验,让他们的生活少一些负担,做个出色的人。

但是,对孩子来说,道理不是一讲就能懂的。而我们要先发觉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以此慢慢诱导规劝。

徐徐诱导孩子

诱导孩子思考,是开发他们心智的一种。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而不是在父母或他人的命令下完成。

但是如何诱导规劝他们呢?这里我介绍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朋友的儿子小智从小是爷爷奶奶在带,老人家极其宠爱这个孙子,在小智5岁时,他妈妈便把他接到城里读幼儿园,但是被宠惯的小智总是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不喜欢别人反驳他,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在幼儿园待了一个星期后,还是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做朋友

在老师的反映下,朋友想了个办法,带了点傲气的小智不适合跟他正面讲道理,而且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导孩子,她用森林里的小老虎生日,邀请的小伙伴都不敢来的故事来引导他,最后问他"如果你是小老虎,你会怎么办让大家喜欢上你呢",小智很快地就说"要多帮助别人,和别人打招呼"

于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小智开始学着和大家相处,不久后,爱和他玩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隔年还被大家推选为小班长。

讲故事的方法很简单,通过小孩子喜欢的方式将问题打开,慢慢诱导规劝,能平复小孩的内心,让他真正融入到故事里,避免了直接的冲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在发生冲突时,使用诱导式的规劝,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以后处理问题的方式。

孩子一教育就"炸",孩子不愿意听爸妈讲道理等,这些都是大部分家庭都会出现的问题。不用担心,掌握"诱导式规劝"的方法,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道理,对孩子多耐着点心,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对家庭的和睦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