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幼儿园不教识字了,为什么还要送孩子上幼儿园?

2019-12-16 11:26:03孕产
好多妈妈听别的家长说,学龄前一定要让孩子认字,否则当孩子上一年级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被甩在后面。带着几分着急,有些妈妈就在孩子3岁左右教孩子认字、写字。妞妞妈就是其中一个,让妞妞妈骄傲的是,妞妞用了1年时间就学会了500字,汉字也写得有板有眼。

好多妈妈听别的家长说,学龄前一定要让孩子认字,否则当孩子上一年级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被甩在后面。带着几分着急,有些妈妈就在孩子3岁左右教孩子认字、写字。

妞妞妈就是其中一个,让妞妞妈骄傲的是,妞妞用了1年时间就学会了500字,汉字也写得有板有眼。到妞妞幼儿园结束,就已经学会了2000字,妞妞妈一度引以为傲。

后来妞妞上了一年级,几乎每天回家都跟妈妈说老师教的字太简单了,觉得上课很无聊,无论是小测试还是正式考试,妞妞都能得100分,被家里的亲戚朋友称为“神童”。老师经常会反映妞妞上课不专心。妞妞妈妈一度以为,只要孩子懂了,上课不认真也无所谓。

妞妞妈心里为当初让妞妞认字的决定沾沾自喜,也认为孩子会乘风破浪一直成为尖子生。

但是当妞妞上了二年级后,情况急转直下。妞妞学习开始感觉到吃力,成绩也开始走下坡路,妞妞一下子从尖子生变成了普通生,孩子也渐渐变得内向,到了三年级,孩子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经常会跟妈妈发脾气说不想上学。

妞妞妈疑惑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老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吗?还是孩子天生就是笨?妈妈甚至还怀疑老师不喜欢妞妞,所以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

有研究统计发现,在学龄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小学时可能会比学龄前未认字的孩子优秀,但到了小学二年级,这类早认字的孩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学习态度却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到三年级后,这类孩子的表现更不如意。具体是如何演变的?

一年级容易开小差

因为一年级学的大部分的字,孩子可能在学龄前已经学会了,老师教的字自己都认识,并且在一年级阶段也能轻松拿满分,所以这部分孩子往往更容易开小差、上课分神 。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

二年级遇到挫折容易气馁

一年级时的尖子生,容易被一年级的成绩所迷惑,以为学习就是如此简单。因为习惯了不认真和不重视,到二年级会渐渐落后于其他孩子,遇到些小挫折就倍感压力,更容易气馁。

“三年级效应”

教育界上有种说法叫“三年级效应”,因为一二年级的重复学习,使得孩子上课走神,加上一二年级的基础扎不好,也没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到三年级学习新知识了,往往很难学好,学习成绩也急剧下滑。在压力和失望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的。

认字不能抢时间

早在1968年,美国妈妈们就已经对不能让孩子过早识字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这还得从一场官司说起。

内达华州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薇拉小姐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幼儿园里一个叫露丝的小女孩的妈妈,状告薇拉小姐教会了自己只有三岁的女儿字母“o”,赔偿她的女儿精神伤残费 1000 美元。

精神伤残费?

哦,no!

一听到这里,很多妈妈肯定会觉得奇怪,这是多好的事啊,为什么还要告状?是不是这位妈妈神经了?要知道,在中国,一些家长接幼儿园的孩子回家时,差不多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又学了什么字啊?”

似乎薇拉小姐比窦娥还冤,可案件的结果却是露丝的妈妈赢了。露丝妈妈的理由是,薇拉小姐虽然教会了露丝认字母,但她却剥夺了露丝的想象力。

如果不知道“o”是字母,露丝可以把它“o”说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可现在她只知道那是字母。

超前被强迫认字对孩子有危害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前几年,国内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教师通常培养不出好的子女?最诡异的是,那些优秀的高级教师,桃李满天下,可自己的子女的成长状态却是一塌糊涂。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却让人震惊,那就是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要给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认字。

智力受损

奥地利严禁孩子七岁前识字,他们的说法是过早地去启蒙这些理性的和语言的结构实际上是让儿童的智力受到了瓦解。

6岁前的幼儿还不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过早地强迫孩子认字,孩子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只会刻意记住了汉字的形状和代表的事物。就如同饮食不当引起消化不良一样,长期的被动吸收,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还由于孩子的左右脑未发育完全而被迫记忆,短时间内会表现出优势,但长期下来智力会受到影响。

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过早地让孩子认字,孩子由于长期的被动吸收知识,孩子的大脑就变成了一个储存信息的容器,还由于信息不能被幼儿所消化,阻碍了孩子的思考和创造力。由于认字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孩子也没足够的时间玩耍和探索,他们的思维也渐渐被固化,不爱思考、没有创造的欲望、对学习也提不上兴趣。

孩子就像果树,该几年开花就几年开花,该几年结果就几年结果,成熟都有一个过程。如果太过于刻意,无疑是“拔苗助长”、“竹篮打水”,暂时的优势换来终生的厌倦,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

有个从小学开始就逃学的教师子女说:“我爸在我出生的时候就给我买了一个小黑板,我刚会说话他就把我按在黑板面前,让我认识abcd。我爸写的‘a’像极了隔壁面包店里的甜甜圈,我就喊‘甜甜圈’,结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顿。然后我爸一遍遍在我耳边说,这念‘啊,啊,啊,啊’,那天晚上,我做梦脑子里都是啊啊啊的惨叫声……”

但是,最后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自己有兴趣,那么就不该阻止孩子认字,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另外,当孩子在街上看见一个孔雀雕塑,孩子会好奇地问大人那是什么,然后孩子又会指着雕塑旁边的牌子问,那是什么,当大人告诉孩子那是“孔雀”二字,孩子可能会饶有兴致地重复“孔雀”。这种兴趣跟你指着书本上的字或图片让孩子重复读、然后不断抄写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