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教师节变教师劫是家长自找?要不要给班主任送礼如何不“两难”

2019-12-01 14:00:03孕产
教师节一大早。电梯里,小学二年级学生小刚和妈妈,碰到同班同学沫沫和妈妈。小刚妈妈问沫沫妈妈:“教师节,你们给老师准备礼物没有?”沫沫妈妈回答:“没有。”“那你们呢?”沫沫妈妈反问。“我们也没有。”小刚妈妈回答。“妈妈,我书包里不是有你让我带给老师的礼物吗?”小刚疑惑的说。

教师节一大早。电梯里,小学二年级学生小刚和妈妈,碰到同班同学沫沫和妈妈。

小刚妈妈问沫沫妈妈:“教师节,你们给老师准备礼物没有?”

沫沫妈妈回答:“没有。”

“那你们呢?”沫沫妈妈反问。

“我们也没有。”小刚妈妈回答。

“妈妈,我书包里不是有你让我带给老师的礼物吗?”小刚疑惑的说。还好电梯到了一楼,小刚妈妈支支吾吾觉得很尴尬。小刚书包里是一个小袋子装好的小瓶香水。

沫沫妈妈的包里,则是一张购物卡。


很多家长,更是把这种事情搞成了一场暗搓搓的“竞赛”。要不要给孩子班主任送礼?很多家长嘴上说不送,行为很诚实。

事实上,丛林君和一位好友同学聊过这件事。他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所以相信他所说的真实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家长是否送礼。但是送了的确实会记在心里,对孩子多关注一些。”

老师的这种心理本身就是一种窘境,中国人讲究伸手不打笑脸人,能完全拒绝“礼”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人中极品吧(比如海瑞?中国千年官场要不也就不会杀不尽、关不完了),即使是老师,也不能免俗。虽然没到“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程度,但是能“多关注一下孩子”,不就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吗?

某种意义上,家长如果不搞小动作,相信给班主任送礼这件事,就不会是一个让人尴尬的“风气”了。但是,在社会上习惯迎来送往的一些家长们,“送礼办事”成为他们的习惯,加上对孩子在学校如何度过的“不放心”,包括网上各种“不送礼孩子被另眼相待”、“不送礼被暗示”等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他们周围的时候,他们下意识的希望通过送礼,变相“绑架”班主任的情感关注,来达成某种内心的安全感。

一些家长本想秉持和老师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简单关系,但是就可能因为“孩子个子小为什么安排坐后面”、“孩子成绩怎么都提不上来”、“孩子怎么老是闷闷的”这些情况,在无法完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再加上“听多了、见多了”各种说法,架不住朋友过来人的“劝告”,最后不得不选择“随大流”。总而言之,这点投入和孩子在学校被“关照”的这种“心里安全感”相比,实在不算什么。

不过,现在因为微信“家长群”以及家委会的强大存在,另一种表达心意方式也出现了,就是“集体送礼”。事实上,丛林君是赞成这种方式的,在教师节的时候,大家集中精力搞一把,不用藏着掖着带着孩子一起表达心意,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引来了一些家长的反对:


你们到底是有多纠结和佛系啊。设身处地想想,你作为班主任如果在教师节的时候收到一束花、一个小礼物,以及孩子们的心意传达,是不是也格外开心呢?且,这也并谈不上带坏社会风气啊。不好言说的暗搓搓的个人送礼行为,才是应该反对的。

其实,当下社会情况下的绝大多数老师,也神烦这种家长们的“算计”。正如扬州的一位老师在荔枝时评发表的文章所说的,“作为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一名教师,我首先要说的是,感谢家长们的心意。教师节是一个契机,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教育事业,也使得教师获得很大程度的重视和自我认同,这都是很好的。家长们热心讨论送礼,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风尚的延续。”

“但是,感谢心意,仅止于此!”

家委会这么操心为大家着想,还各种七嘴八舌意见多多,连教师节适当的表达一些敬意、谢意都阴阳怪气,怪不得很多人不想进家委会啊。

不过,也有很多进家委会的家长们,第一反应也是多做点事,自己再辛苦点也不打紧,和班主任混个熟,给孩子谋个好印象吧。

至少,这比绞尽脑汁暗搓搓的送礼竞赛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