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让孩子活在自己期待中的父母,是如何爱孩子的?
文/学乃身之宝
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却用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无声告白》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莉迪亚。
小说第一句话就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后面的故事也是围绕这件事展开。而在寻找莉迪亚死亡真相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父母对她的爱,才是真正凶手。
可以说,整篇小说都是在阐释莉迪亚是怎样接受父母的爱,以及如何在父母的爱中逐渐感受到孤独、压力和绝望,最后走上不归路。
那么,莉迪亚的父母是怎样爱她的呢?这样的爱又是怎样导致莉迪亚离开人世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处事方法和思想观念,莉迪亚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就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而莉迪亚父母如何爱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又离不开他们父母的影响。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因为不想和自己母亲一样,做个家政老师,一生平淡麻木,围绕做饭、洗衣服和照顾孩子而生活,所以,她从小就想变得与众不同。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女医生,因为当时女医生非常少,而少代表特立独行。后来,她选择嫁给詹姆斯也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詹姆斯是生长在美国的中国人,黄种人,没钱、没地位,但她不在乎。
可是,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并没有成为现实,她还是和母亲一样,围着家庭和孩子转。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他的父母是顶着假名来到美国的,其实是中国人,这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常被当做外国人、被人嘲笑,所以,他特别讨厌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詹姆斯努力选择合群,融入人群,就像他父亲告诉他的“你是就读劳埃德的第一位东方学生,做个好榜样”,结果也没有成功。
莉迪亚的父母并没有走出他们父母的影响,反而把这种影响带给莉迪亚。母亲想变得与众不同,父亲极力融入人群,不想与众不同,这种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两件事让莉迪亚不知所措,最后变成性格孤僻,没有朋友的“另类”人。
可见,对于莉迪亚来说,这就是循环之爱,而这样的爱带来的是压力和孤独。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即无论孩子是美的还是丑的,听话的还是淘气的,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值得爱。但父母对莉迪亚的爱是有条件的。
在莉迪亚五岁的时候,她的妈妈玛丽琳玩了一次失踪,这次离家出走事件给莉迪亚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恐惧感。
因为在莉迪亚看来,妈妈之所以选择离开她、哥哥和爸爸,是因为她不听话,不乖,是她的错。于是,小小的她就许下无声诺言:只要妈妈回来,她会帮助妈妈实现每一个愿望。
就这样,她甘愿接受妈妈的控制之爱,即当莉迪亚学习成绩好时,妈妈才会高兴,才会爱她。
为了妈妈不再离开,开心快乐,莉迪亚总是尽力取悦她。比如,她装作自己很开心,愿意学习,因为那是妈妈的心愿;她常说的话就是“好的,妈妈”、“我愿意,妈妈”、“当然,妈妈”。
面对爸爸的爱也是如此。莉迪亚会在家里假装给朋友或同学打电话,迎合父亲的意愿,因为爸爸特别想让她成为合群的孩子,而有朋友就代表合群。
但莉迪亚这种违心的活着,终究是无法完成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身边没有朋友,这让她更加恐惧和绝望。
就这样,莉迪亚在父母的控制之爱下,内心已经崩溃,最后选择自杀。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补偿,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借助培养出正面的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弱点。就像身体残疾的人极有可能拥有其他才能。
很多父母也会有意或无意地让孩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那些自己没有考上大学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其实就是替自己完成心愿,这就是补偿心理,而这样心态下的爱,就是补偿之爱。
莉迪亚的一生,就是在实现妈妈心中那坚定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就连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也会是医学类书籍,而那些书实质是妈妈自己想看的书;爸爸的心愿则是让她成为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不再与众不同。
就这样,莉迪亚成为全家人的宇宙中心,每天担负着全家团结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但这个“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父母让孩子活在自己的期待中,替自己去完成梦想,这种补偿之爱,是在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也是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莉迪亚根本不喜欢医学,学习成绩也不好,但妈妈就是觉得她可以成为医生,其实就是让孩子活在自己的期待中。
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看,莉迪亚不仅活在循环之爱中,还活着父母对她的控制之爱和补偿之爱中,这让她没有反抗之力,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最后,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
她将重新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是这样的重新开始是以结束生命为开始的,这样的开始像是一种逃避、或是一种解脱、抑亦或一种重生,重要的是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对于父母,莉迪亚的死在警示着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
首先,父母要有意识地内省原生家庭对自己的非正常影响。《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这本书的作者,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指出,源自童年经历的家庭剧本角色定位、自体感强弱、人际关系模式,以及良心类型所构成的总和,一直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但并不是说非正常的家庭环境影响是不可以改变的,我们通过审视过去的经历,目的是改变现在的生活。
詹姆斯提出一个改变的方法,即内省。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
就像莉迪亚的父母,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怎样对待莉迪亚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这样的内省就是在改变。
其实,在小说最后,莉迪亚的父母重归于好,慢慢接受莉迪亚的离开,以及改变对汉娜的态度,就表明他们在改变着自己爱的方式。
其次,父母要多问问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个体自体感的构建是从生命最初开始的。
也就是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如果妈妈愿意围着孩子的感觉转,虽然过程辛苦,但可以哺育出孩子的真自我;如果妈妈一直希望孩子围绕自己的感觉转,那就会形成假自我的孩子,也就是自体感弱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5岁的莉迪亚学会围绕妈妈的感觉转,成为假自我的孩子,她会特别在意他人的感受,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莉迪亚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父母的想法在控制着她。她习惯先顾及父母的感受,忘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这种被控制的状态让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父母更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
如果莉迪亚的父母能多关注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听听她内心的声音,她也不会绝望至死。
再次,父母要无条件爱孩子,帮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美国著名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人性的弱点》中,曾强调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构成人体的基因相同,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成一体,各不相同。
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更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帮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
父母可以在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时可以给予建议和意见,但绝不能让孩子为自己而活。
就像莉迪亚的父母,让莉迪亚活在他们的期待中,失去自我,并用有条件的爱来束缚莉迪亚,以致莉迪亚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正如莉迪亚在五岁时的无声许诺,自杀也是她一种无声告白。只是这样的告白代价太大。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如何让孩子不受他人期待影响而活出自己,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无声告白》即是一盏警示灯。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