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撕下父母的“伪接纳”

2019-10-30 19:26:02孕产
撕下父母的“伪接纳”

接纳性语言的力量——

当一个人能够发自真心地接纳他人,同时又能够表达自己的接纳时,他就拥有了强有力的帮助他人的能力。当他如是的时候,他对另外一个人的接纳性,就成了建立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关系里,另一个人可以成长、发展、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学会解决问题、向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前进,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或能将潜能发挥到极致。

如许看来,如果我们充当这个人,而孩子充当另一个人,他们将发展出我们父母所期待的绝大部分能力。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自诩自己这点做的还不错,常常挺接纳他的冲突、伤心生气或调皮不足,认为自己总是在鼓励孩子、建议孩子、不说打击和责怪他的话,也很尊重他的意见呢。然而我们所传达的语言信息里,真的就是如我们所描述的那样吗?还有很重要的字面外信息、非语言信息,从我们的话语里透露着我们对孩子的不接纳。

非语言信息,指大家说话时的目光、语气语调、情绪态度以及肢体表现等等,父母们也都体会过,当你选择“怒气冲冲”还是“和颜悦色”地说同样一句好听的话时,孩子的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带来的效果也肯定不一样,我们不难理解不恰当的非语言信息会对我们的接纳表达有很大影响。

但是字面外信息呢,你语气情绪神态都OK,甚至还很积极主动,兴高采烈、语重心长,这些是如何透露出我们的不接纳的呢?

新学年开学时,孩子进入一年级,老师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名牌卡放在桌子上,便于各科老师认识自己,于是和孩子一起制作,在制作过程中:

“不如在这里画个爱心啊。”我兴高采烈地提议着,

“我觉得这样一个框子呢,没有不加边框好看。”我平和无比地表达着自己的评价,

“你可不可以把字写得大一点,这样老师看起来更清楚啊对吧?”我有理有据地给着自己的建议... ...

后来孩子一脸挫败,不再主动来画自己的名牌卡和进行下一步了,我却继续无知地说:“你的名牌卡耶,你肯定要更加酷炫并且要自己完成啊,快来快来,你自己来画,这是你的作业呀。”最后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不负责。

让我们来看看我的字面意思之外透露了哪些对他的不接纳、不认可,那些隐藏在我积极建议和行为下的信息——“你没法自己画好一个名牌”、“我不相信你的判断”、“你需要我的协助”、“我不希望这次名牌卡搞砸了”等等。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把孩子推向了自主性的缺少、不愿解决问题、不愿发挥潜能以及彼此间最后的争执。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看到过的另一段话——

成年人常常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会闯入孩子的房间、介入他们的思想,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并且无法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这往往是由于父母的恐惧和担忧,自我评价,以及他们自己的不安全感所造成的。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城堡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是父母把成年人的教条般是非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把城堡建立在离水远一点的地方,才不会被海浪弄坏。”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欠缺考虑感到不舒服;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你的城堡不应该有条护城河吗?”是父母要求孩子得观察再观察,学习再学习;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哦,看看你的这个完美的城堡!”是父母想要通过孩子的成就来感到自己的骄傲;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以你的能力,你本来可以建造出一个比这个更好的城堡。”是父母过度关心在意他人对孩子的看法;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你用整个下午来建那个东西,这样你什么也学不到。”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强烈的期待;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脱口而出:“让爸爸(妈妈)来帮忙。”是父母希望孩子感到需要他们。

而当我们的这些隐藏需要落空时,我们的非语言表达(神态语气语调)也会开始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SO,孩子们无法成长、发展、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学会解决问题、向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前进,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或能将潜能发挥到极致。

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了言语之外的信息,我们想表达的真的是我们的内心所想吗?我们在对孩子做着这些期许、建议和赞许时你确定你是完全接纳了吗?

因此,当孩子进行某项活动时,父母不插手就是一种传达了对孩子接纳的行为。但我却常常无法允许孩子拥有这种“自由”,因为我们缺少,对他们的真正接纳。

真正的接纳,意味着你就是你,我只有观察和欣赏,没有评判,只有陪伴和支持,等待你的表达和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