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焦虑,叫“孩子上学了”
得知怀孕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是激动、高兴、期待的吧!后来就不断地想:什么时候才出生啊!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又开始期待:什么时候才能会站、会走、会说话啊!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长大了,该进幼儿园了,该上小学了,父母的心情,却不像之前那样充满期待,而是焦虑、紧张、担心、困惑!
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和亲人,上幼儿园会不会哭啊?
孩子在家里都是家长喂饭,上幼儿园能自己吃饭吗?
我们从来没有对孩子说过重话,幼儿园的老师会不会很严厉啊?
孩子能自己上厕所吗?
如果说,孩子入园,家长更多的是担心分离焦虑,那么,上小学,家长的担心是:孩子能不能胜任“学生”这个新身份、新角色?在学校里能不能适应学习生活?能不能得到老师的喜欢?成绩好不好?将来能考入好中学、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出人头地)吗?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想说:亲爱的,你们想太多了!
正是因为家长们的普遍焦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幼小衔接班、学前班,有那么多的讲座、讨论、书籍,给孩子报那么多的班,家长们,有没有扪心自问:你做这么多,为孩子好更多一点儿?还是为缓解自己的焦虑更多一点儿呢?
知不知道,其实孩子比大人敏感,家长的焦虑,会直接间接影响孩子的心情。本来孩子对上学充满新奇、期待——这是正面的反应,或者最多无感、迷茫——这是中性的反应,但是极少会反感、厌恶、害怕上学——这是负面的反应了。为什么?完全是因为家长的反应影响了孩子。
什么?你说“我没在孩子面前说啊,没有流露出来啊”!那是你自己觉得。实际上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充满着很多“潜台词”。孩子感觉到了,捕捉到了,就接收到了。
我知道,家长们听说学校里管得很严,孩子随便说句话,老师就让站着。
我知道,家长中流传一年级进度很快,拼音一个月,最夸张的说法是一周就教完了,孩子不提前学根本跟不上。
我知道,家长听说一年级成绩要求特别高,考不到95分就算不及格。
我知道,家长们还担心老师收受贿赂,对学生区别对待。
我知道,家长们看新闻报道,说为了保证安全,课间都不让孩子休息。
……
亲爱的们,你们都听谁说的呢?
新闻?你不是不知道新闻特别喜欢抓热点,而热点往往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
朋友?你确定朋友对现在的公办小学教育了解吗?
老师?那你是不是也要上这位老师所在的学校呢?
学生家长?你了解这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活动等各方面的真实表现吗?
……
我想告诉大家:
学校管理的确严格,但是会很规范,一般低年级的老师都很有经验,在孩子的纪律方面循序渐进。以我们学校来说,经常学习师风师德,完全不可能出现体罚、变相体罚,这是底线!
教学进度,以我教低年级语文来说,人教版教材最快的时候是一个月学完拼音,北师大版的拼音是和绳子、课文结合的,渗透到一个学期。而近两年,随着低年级期末统考的取消,学生压力进一步减轻,学拼音的速度放慢了。
考试成绩,95分不管在哪个城市,也绝对属于“优秀”这一档。
提前学的孩子,在入学初期,也许有优势,表面看起来适应的好,但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那么长,有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开学这一小段呢?而且,有一些孩子,在提前学的基础上,显得优秀,只是一种假象,这种表面的优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快就消失了。
至于收受贿赂,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不了解其他地方其他学校其他的人,只知道这些年来我身边的同事,都很正直,贪图钱财的人,哪里都有,我接触过的老师,<1%。
课间休息,也许有的学校取消了?我不知道,我没有取消,我们学校也没有取消。这完全违背正常的规律啊!说句不好听的:管得了一时,管不住长久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其实,如果在家庭的教育里,家长尽到了责任,孩子有起码的规则意识、文明礼貌,懂得尊重、懂得倾听,本身就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孩子了!即使学习并不出类拔萃,也有自己的优势,也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回过头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会焦虑?其实还是攀比的心理在作祟。怕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怕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怕自己丢脸。
其实,想知道孩子在小学能不能适应,能不能表现的好,方法很简单——和幼儿园做一下比较。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评价怎样呢?有没有私下和你谈过孩子的不足?
当然,因为幼儿园里对于学习没有考量,老师也主要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一般不会像小学的老师那么“较真儿”。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存在问题:比如:爱打人、不遵守纪律、上课不听讲,老师也绝不会一点儿都不提。只不过,老师提的会很婉转,您可能没有留意、或者自动屏蔽。那时候,您总觉得孩子还小呢,等长大了再立规矩也不迟,或者认为长大了就好了,其实,已经给孩子的小学生活埋下了隐患。
这,才应该是你真正焦虑的。
那怎么办?
开始改吧!
别焦虑那些外在的,不靠谱的,而是焦虑——作为父母,你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有没有给孩子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