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的秋季腹泻又来了,听听专家怎么支招! 得了秋季腹泻怎么办
说起轮状病毒,大家一定不陌生。特别是在当下秋冬季节, 医院儿科的候诊室里也大多是因轮状病毒腹泻而来的小宝宝——上吐下泻、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甚至发生惊厥。
轮状病毒腹泻到底怎么回事?又该如何治疗、预防?听听专家们的精彩解说!
一、不看贫穷富有,轮状病毒全球“搞事”
腹泻病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因[1],而轮状病毒更是全球重症腹泻的重要病原。在我国,轮状病毒每年秋冬季高发(因此也曾称为“秋季腹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此次会场的主席——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陈洁教授谈到。
一般认为肠道传染病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病菌检出会不断下降,发病率也随之下降。但对于轮状病毒来说,却并不这样。
轮状病毒很“公平”,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都是儿童严重腹泻的主要原因,5岁以下腹泻住院的儿童中40%由轮状病毒引起,并且改善水和卫生也不能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2,3]
虽然病毒检出率全球相似,但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死亡率,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却有很大不同。刘娜研究员进一步解释到,在发达国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常见,但病死率很低;而在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通常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首要病因。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统计,2016年全球五岁以下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死亡约为12.8万[3],而这一数字2008年约为45万。死亡率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则是疫苗的应用。[4]
图1:2016年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相关死亡率分布[3]
当然,轮状病毒也没有对中国宝宝“例外”——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显示:在中国<5岁儿童中,至少1/3腹泻病例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2.6%,占门诊腹泻患儿比例32.5%。[5]
据估计,我国2007年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年度总体直接费用高达2.7亿美金,年度总体社会费用(直接+间接费用)高达3.7亿美金![6]
二、 五岁以下的儿童,轮状病毒最爱“找茬”
事实上,“每个孩子五岁前都至少会感染一次轮状病毒。”刘娜研究员谈道。
一方面,它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很强,耐酸、耐碱,还耐寒。曾玫教授进一步解释到,“在室温中它能存活数月,粪便中能存活数日至数周,若不及时洗手,碰到在我们手上还能存活至少4个小时,然后不断地污染传播。”[7]
另一方面,患病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者、无症状者和急性期患者的粪便中都含有大量病毒;病期每毫升粪便中的病毒颗粒可高达1010~1012个,而且仅需10~100个病毒颗粒就可以引发感染[8,9],具有高度传染性,且改善水和卫生状况并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生[10]。
目前在全球流行的轮状病毒毒株主要有五种:G1P[8]、 G2P[4]、 G3P[8]、G4P[8]和G9P[8]。[11]而在中国,曾玫教授表示,目前的流行株以G9P[8]为主,占到了61%。[12]
它主要通过主要粪-口途径,含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污染的玩具、书籍、衣被、便器和手等间接传播,也可以经呼吸道传播。
图2:在轮状病毒传播中可能发挥作用的媒介[7]
面对来势汹汹的轮状病毒,5岁以下孩子都很危险,其中6月龄~2岁更是发病率最高且最严重的年龄段[13]。当然,其他年龄组和成人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必须警惕。
轮状病毒感染后可以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潜伏期为24~72小时,起病急,主要症状包括[13]:
1.呕吐(80%~90%的患儿出现呕吐);
2.发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儿发烧可能超过39℃);
3.腹泻(每天平均腹泻次数10~20次,可长达9天,粪便呈稀薄水样,淡黄色或黄绿色,偶有黏液,无脓血);
4.脱水甚至死亡(常发生脱水,严重的脱水可能导致死亡)。
三、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接种疫苗是关键!
面对这强大的轮状病毒,目前我们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4]
治疗的关键是补液和补锌:补液用以预防脱水,补锌用以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其他治疗措施包括继续喂养,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等。
图3:脱水的表现
脱水对患儿有危险,应及时评估发现脱水并纠正。与既往的口服补液盐(ORS)配方相比,低渗ORS配方在补液治疗中效果更好。
表:脱水的程度分级
目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少重症腹泻发病和死亡的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发布的立场文件中推荐,从6周龄开始尽早接种第一剂轮状病毒疫苗,以确保在首次感染前获得保护。[4]
当然,除了疫苗接种外,日常的护理也很重要。为了防轮状病毒胃肠炎,家长们还要将孩子用过的物品做好消毒;指导大人小孩都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不与轮状病毒感染的孩子接触,防止传播等。
总结
1.腹泻病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因,在中国<5岁儿童中,至少1/3的腹泻病例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2.轮状病毒主要累及2岁以下人群,目前主要流行株为G9P[8];
3.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且改善水和卫生状况不能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
4.相比公共卫生的改善,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更有效[14]。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相关文章
- 人贩子防不胜防,家长们需处处提防,千万不能大意
- 再谈怀孕后烦恼的妊娠纹,令人防不胜防
- 怀孕期间查出糖尿病怎么办?听听专家如何支招
- 骗子冒充外卖员带走孩子:拐骗儿童防不胜防,父母如何保护孩子?
- 专家支招 | 子宫内膜就“生病”了,还能生娃?
- 秋季吃水果要注意防腹泻
- 秋季孕妈腹泻要警惕,合理饮食很关键
- 秋季腹泻会不会得两次
- 秋季腹泻凶猛来袭怎么办!家长不要怕,这样应对最靠谱
- 秋季腹泻护理全方位(图)
- 秋季腹泻来势汹汹,小心宝宝们中招轮状病毒
- 秋季腹泻来袭 前来医院就诊的呕吐和拉肚子的宝宝逐渐增多
- 秋季腹泻来袭,临床医生告诉你8个不可不知的问题
- 秋季腹泻,警惕——“诺如病毒”
- @家长们,秋季腹泻高发期到了!当心你家孩子感染轮状病毒!
- “糖妈妈”的烦恼怎么办?听听专家怎么说
- 「专家支招」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5种苦!(家长必读)
- 上吐下泻停不下来?秋季小儿腹泻常见误区及用药方案
- 不会用脑的孩子很吃亏!专家支招:父母要这样帮助提升孩子脑动力
- 亲子阅读该怎么读?听听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