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尊重叫忽略
一个同事带着孩子去赴宴,席间孩子不小心碰倒了饮料杯,饮料洒了一桌子,流了我一身,邻座的同事赶紧递过纸巾让我擦,孩子看到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其实我没有批评他,他的妈妈也没有批评他,我们都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可是孩子自己觉得做了错事,所以自尊心迫使他哭了。其他同事不明就里,赶紧问怎么回事,赶紧解劝,可是一个人问,他妈妈就要解说一次,孩子听了哭得更欢了。他妈妈只好说:“大家别问了,他哭一会儿就好了。”这时其实忽略孩子的哭声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人们知道了纷纷询问原因,可是每问一次,她的心里就要把即将愈合的伤口再撕开一次,往往让她痛哭流涕。这时忽略原因只关注她现实的生活其实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一个残疾人,人们往往抱着同情的心理询问他残疾的情况,可是每问一次,他内心的自卑感就要增加一层,这时忽略他的残疾其实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一个学者,他的生活就是著书立说,当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人们对他的书的肯定,对他的观点的赞同。如果媒体非要拉他去搞什么活动,往往占用了他大量的思考问题和研究学问的时间,这些应酬对于有些人或许可以,而对于像日本某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那样最后因为俗务缠身不堪重负而自杀,实在是一种罪过。这时忽略他的荣誉不占用他的时间反而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一位母亲,她需要的是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可是孩子们因为自己生活条件的提高,非要让母亲跟着自己享享清福,于是把母亲整日奉养在像监狱一样的新家,不让她养自己养了一辈子的鸡鸭和小猫小狗,不让她摘瓜种菜,伺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她整日无所事事,感觉精神没有了寄托。失却了往日的左邻右舍,让她没有了交谈的对象。母亲因此而忧郁成疾。这时忽略别人的说法,忽略自认为对母亲的孝心,顺从母亲的意志,还母亲以自由反而是对母亲最大的尊重。
一位客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殷勤招待,一会儿问要不要这,一会儿问要不要那,虽然是对别人的重视但也搞得客人不胜其烦。其实这时,忽略招待,只谈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做该做的事,给客人以欲取欲求的随便感觉反而是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也才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自认为合情合理,看似在为别人着想,在帮助和关心别人,但是这些做法不一定就是对的。这正像穿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自己知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需求自己心里最清楚。所以不要过分对别人的生活感兴趣,忽略有时候反而是对别人最真心的尊重。
相关文章
- “内向”和“外向”只是两种不同的性格,每一种都应该得到尊重
- 一种“廉价”的家庭教育方式,做到就是赚到
- 一种“新型不孝”正在流行,比啃老还扎心,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
- 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 一种全方位的健康水果,记得要吃哦
- 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兴趣特长,你的孩子也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 尊重儿童是园所环境的核心
- 尊重只是表面功夫,家长早已做出选择,虚伪式尊重何时能结束?
- 尊重女孩,不做专制独裁的家长
- 尊重孩子是一个简单而难以坚持的事情,你的表率将成为孩子的灯塔
-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尊重孩子,从尊重孩子的心灵做起
- 尊重孩子,你需要戴上气质的眼镜
- 10张图告诉你,靠谱家长VS不靠谱家长最大的区别,你是哪一种?
- 10张图告诉你,靠谱家长VS不靠谱家长最大的区别,看你是哪一种?
- 11. 和孩子道晚安也是一种学问,千万别忽视了!
- 6个代表胎儿向你求救的信号,孕妈千万不能忽略
- 6个代表胎儿向你求救的信号,孕妈千万不能忽略
- 8岁英语达到CAE程度,阅读达到美国本土8年级水平是怎样一种感受
- [书单]乐观是一种持续战斗力——如何提高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