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坏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 上海生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本文作者:盼悠悠 资深宝妈 儿童心理学爱好者
宠坏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罗恩·利伯在《反溺爱》中指出被宠坏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这4种通病: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大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前三点不用花半毛钱,最后一项和钱有关,但通常家境普通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可能拥有很多个人物品,“寒门”出“败家子”的案例也不少。
作为“寒门父母”,在橙子哭着闹着买回第5个酷飞、第3个同款法拉利玩具车后。
我开始反思:我在孩子哭闹下妥协对他有什么影响?我怎样才能让他明白到底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我怎样才能让他学会选择和取舍?
罗恩·利伯指出: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一对概念去判断:needs(需要)和wants(想要)。我们要让孩子直到其中的差异,而这对概念也可以用来管理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开销。
坦白说,如何明确区分 Needs and Wants,30岁的我都并不十分清楚,而国外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就会开始做相关的练习。
明白需要和想要之间的界限国外的幼儿园和小学通常会安排一些基本经济学概念相关的课程,在经济学里,人的需求是第一要研究的问题,而小朋友最先接触的经济学概念就是 Needs and Wants。
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孩子,老师会告诉他们,需要空气、水、食物和住所,如果生病,需要医生,这属于人的基本需求(Needs), 是保证生存的必需品;而玩具、度假、零食、宠物、手机等,是我们想要有的东西(Wants),很美好但没有它们,我们还是能活下去。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或是无法一次就满足所有的愿望。
在刚开始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老师们会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简单练手,加深对needs 和wants的理解。
比如和孩子一起梳理他个人的周消费清单,让孩子对个人消费有初步了解。
然后逐一指着清单中的项目,让孩子区分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可以询问他们两个问题:你是否必须要有这件东西才能维持生存(生活必需品)?其他人是否也认为这是生活必需品?
答案相同不影响,而当答案不相同,家长也不要着急说孩子的回答是错的,可以让孩子说明这么选的理由,换位思考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然后请孩子把清单上的项目分别填入他认为的类别,并说明理由。
一些小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假设孩子们要参加暑期夏令营,为了减少旅途中的负担,孩子们只能带5件行李出发,多余的东西必须拿出行李箱。
这时,孩子们就会面临着取舍,什么东西不能少?什么东西可以暂时舍弃?
家长可以孩子一起分析:你为什么带这些行李,哪些东西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 孩子们会很苦恼,但最终经过思考,可以选择出5件他认为最需要的东西出发。
以上这些训练虽然简单,但坚持做下来,会帮助慢慢孩子养成当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先区分这是自己的基本需求,还是自己的一种欲望。
找到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平衡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我们让孩子明白需要和想要,并不是说苛刻地培养孩子只买生活必需品,而忽略想要。
毕竟,需要的东西让我们生存下来,而想要的东西却让我们活得更有趣、更充实。
而且对孩子们来说,要清楚确定一样东西究竟是 needs,还是 wants,并不容易。
孩子遇到想要的东西,或许也能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机会。朋友女儿小栗子5岁,某天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用扩音喇叭叫卖的商贩,迷之崇拜,看着商贩手中的扩音器两眼放光。
之后她求着朋友给她买个扩音器,甚至奶声奶气地说出了购买理由一二三四点,朋友拗不过,跟她“谈判”,买扩音器要花她一个月的零花钱,此后的一个月都不能提买东西的要求,并在小栗子点头保证后买了。
小姑娘拿着扩音喇叭地逛街逛公园,时不时地自嗨几句,如此神气了一个星期后,小栗子开始不停问妈妈一个月还有多久,却不会哭闹着要妈妈买其他东西了。
对于低龄的孩子,需要保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既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又让了解你的决心。
而对于稍微大点的孩子,或许可以试试罗恩·利伯的兰斯恩得线,避免孩子的争论和抱怨,同时给他们一定的决定权。
兰斯恩得线的关键是两点,第一设计一条两端分别是“想要”和“需要”的水平线,第二,画一条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这条垂直线是参考值,代表家长愿意为孩子的“雨靴”愿意花多少钱。
大部分孩子需要雨靴,但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的品牌雨靴,兰斯恩得线在这里表示的是中等价位的品牌。
这条线没有一定的位置,可以根据物品的种类,由父母决定。一旦确定,线的左边就是“需要”,右边即“想要”。
区分 needs 和 wants 有时候会很复杂,所以国外的教育学家建议,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要把焦点放在“我想要什么”上面,而应该多讨论“这样东西对我有什么意义”。
假如孩子坚持买“想要”,那么超出的部分,孩子就要动用自己的零花钱了。
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随着孩子长大,零花钱不断增加,假设他们理解了“想要”和“需要”的界限以及如何取得平衡,那么继续把钱放在储蓄罐里,对大点的孩子来说,意义不大。
这时候,可以考虑为孩子开设属于他的人生第一张银行,让孩子了解银行的作用,培养对金钱的掌控能力,获得自主消费的权利。
于是,在孩子春游或者全家度假准备期间,父母就可以避免听到孩子不停的要求“可以买这个吗?”
朋友一家准备去度假,她先给10岁儿子凡凡的银行卡里预存了500块钱,以供他在旅途中购买除了基本食物和饮料以外的东西。
起初,她有点担心凡凡会毫无节制,但当“父母的钱”成为“我的钱”,神奇发生了。
她提议凡凡可以考虑带点家里的零食,减少路上的花销,凡凡同意了;面对旅途中很多诱惑,凡凡开始思考、计算、把手里的东西翻来翻去看价钱、看说明,然后取舍;直到旅途的最后一天,凡凡还有余钱买纪念品。
当然,银行卡刷着刷着很容易让人没有钱在减少的感觉,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记账,记录自己的每一笔开支。
当孩子学会区分needs 和 wants ,梳理自己的欲望,就会逐渐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消费观和价值观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树立。
现在学习的一点一滴,都是在为孩子未来决策人生中的每一笔重要花销做准备。
相关文章
- 养一个孩子到底多费钱,从备孕到孩子结婚花费远超你想象
- 到底要不要坚持?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坚持?一个小道理说明白
- 养一个孩子咋就这么难?我到底应当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
-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打”和讲道理,到底哪一个更高级?
- 既想满足孩子又怕把他宠坏,到底该怎么做?了解这点让你不再纠结
- 遇到一个好老师,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 一个月四千块钱带孩子在北京念幼儿园租房够吗?孩子三周岁了?
- 一个月四千块钱带孩子在北京念幼儿园租房够吗?孩子三周岁了?
- 孩子一花钱就被宠坏?钱不背这锅,帮孩子养成财商思维才是关键
- 孩子在家偷拿一百块钱,妈妈一个高情商的方式,带其走上"理财路"
- 孩子的早教到底花多少钱才算是平均水平?为什么?
- 厌烦了孩子要零用钱,她直接开了一个“家务公司”让他们竞聘上岗
- 备孕到生孩子要花多少钱
- 宝妈做些什么挣钱呢?想找一个不耽误接送孩子的工作,又不想做微商,保险?
- 家长在金钱的问题上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 我大姑姐有三个孩子,我只有一个孩子,春节她给我孩子100压岁钱,我该怎么回?
- 我大姑姐有三个孩子,我只有一个孩子,春节她给我孩子100压岁钱,我该怎么回?
- 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孩子,到底差在哪?网友:单从取名就截然不同
- 生个孩子,到底要准备多少钱?网友回答:还是在等几年吧!
- 一个“童年”疑惑:再障患儿能跟健康孩子一样「玩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