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孩子有2个成长的误区,分别跟爸妈和爷爷奶奶有关 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的不同
文/尚书谈
图/网络
小学一年级,会有个入学班课,叫做我是小学生啦。老师在讲台上,用和蔼的语气告诉孩子们,一年级和幼儿园不一样,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啦!
确实,一旦进入小学,独立的标签,就要贴在孩子身上了!因为,小学低年级,它既是学习的起点,也是习惯定型的时间节点。
所以,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尤为重要,其中有2个误区,分别跟爸妈和爷爷奶奶有关,一旦踩进去,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一个,快乐教育。
不知从何时起,家庭教育中掀起了一股快乐教育的风潮,部分家长的观念,泥足深陷,导致提到孩子的教育,张口美国怎么样闭口欧洲如何好,认为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就得释放自己的天性,想学习就去学,不喜欢就别逼着。
不约束,少管教,听之任之,是为快乐教育。
于是孩子个性鲜明,等到小学中高年级时,任凭爸妈苦口婆心的规劝,依旧我行我素,不想去学习。
有个六年级的孩子,我印象很深。
他的爸妈都是80后,当年在棍棒教育中茁壮成长,加上后来环境的影响,时刻提醒自己,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温柔以待。
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这个孩子,很让身为老师的我,头疼不已。他很聪明,脑瓜子转的溜快,但就是习惯不好,上课爱顶嘴,布置的作业只管写完不管对错。
说他,跟你对着干;想罚他,嘴里的未成年保护法,一套一套的。
诸多手段,在他身上都起不了作用!
小学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他的爸妈很着急,可着急有啥用?快乐教育,本就有利有弊,且极不易调整到初始状态再重新设置!
第二个,包办教育。
这种教育方法,在前几年尤为常见,那时候二胎还没有放开,父母又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悉心呵护,不需要争宠,就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正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老一辈人,动不动就对孩子说四个字:放下,我来!
包办孩子的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社会上突然出现很多巨婴、啃老族的原因。
两年前,班上也有个这样的孩子。他是个胖胖的小男孩,已经四年级了,吃饭还得奶奶喂,不然就不吃。有时候鞋带松了,压根不管,等放学后奶奶来接,才帮他系上。偶尔没带书本,问他为什么,他回一句一定是奶奶没有收。
生活自理能力低到这地步,可见他在家里,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如果持续这样下去,也能预知他长大后,定然成为啃老族的一员。
最后逼得他妈妈放弃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回家全职带娃,其中的过程,别提多艰辛了,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纠正一个习惯。
养儿不易,育儿更不易!
不管是爸妈,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都要明白,孩子在成长阶段,总要经历一些风雨,让孩子独自去闯,彩虹才会和他相遇。
要是你们替他做了,他的一生,就一直站在你们的影子下。
但是,真的可以护他一生吗?
相关文章
- 年轻爸妈和爷爷奶奶带娃遇分歧,孩子身上这些东西,到底该不该绑
- 爷爷奶奶带孩子到底好不好?短短一星期我感受颇深
- 爷爷奶奶总对孩子说这3句话,以为是在帮孩子?那是在毁孩子
- 爷爷奶奶教孩子成普遍现象 如何发挥祖辈与家庭教育的作用?
- 爷爷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这几点暴露无遗,不只是帮带娃
- 爷爷奶奶真疼孩子还是假疼孩子,嘴上说没用,虚情假意几点就看穿
- 孩子是父母教还是爷爷奶奶带好?
- 孩子的口音到底随谁?爷爷奶奶?父母?看过来,这里有答案
- 孩子跟爷爷奶奶久了,和父母没感情怎么办?
- 爸妈唱红脸,爷爷奶奶唱白脸?这种“隔代配合”,可不可取?
- 一定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老人带孩子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 一看就是让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网友: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很冷
- 为什么现在有的妈妈宁可花钱雇保姆,也不愿意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照顾孩子或接送孩子呢?
- 为什么都是姥姥姥爷带孩子?难道爷爷奶奶不心疼子女吗?
- 你怎么看孩子金贵到连爷爷奶奶都不能碰的父母?
- 大的自己带,小的爷爷奶奶带,回城上学后,孩子差异让母亲自责
- 如果爷爷奶奶不带孩子,可以让他们分摊请保母费用吗?
- 婴儿手脚长反被父母抛弃,年迈爷爷奶奶捡破烂抚养孩子
- 对象从小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和爷爷奶奶长大,成长环境对她有什么影响?
- 岳父母要求女儿的孩子称呼他们爷爷奶奶,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