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别说教,这个方法关键时候能救命!四种诱骗要防范 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法
临近春节来临,大家都忙年的时候,有时恰恰容易乐极生悲,忽视了孩子的安全问题。
超市走丢、高楼坠下、被人拐骗等很多悲剧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孩子安全意识不到位导致的。
幼儿期由于个体经验积极累还不够丰富,因此叮嘱式安全教育只可能会在儿大脑中值入一些简单、无力的防诱骗意识。
要改变这种现况,提高幼儿的防骗能力,需要设计各种模拟性情景教育,让幼儿在与现实生活高度相似的情景了解自己的行为变化,看清诱骗者的行动特征,寻找防诱骗的方法。
四种引诱方式易让孩子走失,这种手法需当心1.代接引诱
接近目标幼儿,谎称是被骗幼儿父母的朋友、同伴,受其父母所托来接幼与父母会合,然后回家,或者去某个好玩的地方玩。
例如:与幼儿小朋友进行以下互动:诱骗者:小朋友,你叫某某,对吧?
幼儿:是呀
诱骗者:你妈妈叫某某某,是吧?
幼儿:是呀
诱骗者:那就对了,你妈妈在那边与一个阿姨谈事情,让我来接你过去。走咱找妈妈去。
2.物品引诱
给独处的幼儿以其喜欢的食物或玩具,然后告诉幼儿,不远处还有更多的物或玩具可供享用,利用幼儿喜欢食物和玩具的特点,引诱其上当。
例如:
诱骗者:小朋友,阿姨是新来的厨师,我们刚买了好多好吃的,你喜欢哪样?
幼儿:哇,这么多呀,我喜欢这个,还有这个。
诱骗者:嗯,你真能干,这个又好吃,又有营养,你尝尝,好吃吗?
幼儿:好吃。
物品引诱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食品引诱、玩具引诱。这些物品对幼儿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当他们出现时,一般能吸引幼儿几乎全部的注意资源,使幼儿因为奋而上当受骗。
3.玩耍引诱
游戏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主要方式,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诱骗者以幼儿去某处玩引诱其上当跟自己走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与幼儿一起进行游玩从而与幼儿、家长形成熟悉效应,随后伺机通过游戏活动将幼儿骗走。
诱骗者:小朋友,你真可爱,聪明!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不好?
幼儿:什么游戏?
诱骗者:很简单、很好玩的,这样玩…
………
(过一会儿)
诱骗者:玩得高兴吗?
幼儿:高兴!
诱骗者:玩累了吧?出汗了,来,给你擦擦。
诱骗者:走,咱们去洗洗手,讲卫生,然后回来吃好吃的。
玩耍引诱通常发生在游乐场、公园、列车等场所。诱骗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戏活动与幼儿及其监护人形成心理相容的熟悉效应,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骗方法,无形中打消幼儿及监护人的防范心理,骗走幼儿。
4. 同情心引诱
利用幼儿同情心强、易于情绪化的特征,通过各种手段引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达到控制幼儿行为的目的。诱骗者伪装成生病的老人。接近独自玩耍的幼儿,假装跌倒。
诱骗者:哎哟!
幼儿:老奶奶,你怎么了?
诱骗者:奶奶老了,眼神不好,碰了个小石头。小朋友,谢谢你啊,真能干!
诱骗者:小朋友,奶奶住在那边,还有一小段路,奶奶眼神不好,你能带奶
奶过去吗?
幼儿:好呀!
(在诱骗者的夸谈话谈话中,二者越行越远)
常见的同情心引诱表现为带老人回家、陪他人看病、帮找宠物等。在这类骗局中,诱骗者设法激起幼儿的同情心和小大人意识,虚假地夸奖幼儿懂事、能力好等,使幼儿形成忘乎所以的流畅体验,从而降低防范意识,最终陷入骗局、上当受骗。
同情心引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激发幼儿对外部事物的同情心,或扮弱者角色诱发幼儿形成同情心,另一类是通过制造事端,对幼儿进行轻微损害,然后借机表达歉意,承诺补偿,形成情绪共容。
儿童戏剧创造模拟情景,实战化演习锻炼应变能力戏剧不仅面向成人,也面向幼儿。因为戏剧中存在的游戏精神能够极大地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能够发展幼儿的能力,其自身的成长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在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戏剧中通常会借助一些道具布置活动场地,这些都可以增加幼儿所处教育环境的情境性,方便幼儿去观察与感受。
相关情境的建立与呈现有利于幼儿对该方面经验的获得与增长,所以儿童戏剧中的情境性有利于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将儿童戏剧应用到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中时,还可以为幼儿创设能够积极思考的问题境。
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亲身去探索发现,还可以使幼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安全教育经验。
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幼儿安全教育经验的获得,而安全行为是建立在安全经验丰富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幼儿在参与教育戏剧的过程中,除了能够积累安全方面的知识经验外,在安全行为方面也有所演练,所以未来面对安全问题时,会有更好的应对能力。
四个步骤完成戏剧表演,春节来临做好物理防范更重要下面就以《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为例,介绍和孩子一起进行表演时的流程。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故事梗概是大森林里要举办晚会了,松鼠妈妈要帮小马姐姐做裙子,小松鼠噜噜一个人在家,大灰狼依次假扮成修电表工、修表工和快递员的角色来敲门,最后小松鼠上当受骗,幸亏大象哥哥及时赶到救小松鼠。
这个故事中所涉及到了三个职业角色,都是居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人员如果犯罪分子假扮成类似身份,可能会降低幼儿对他们的警惕,应该让幼儿了到犯罪分子的狡猾与虚伪。
1、谈话活动
父母与幼儿结合自身经历展开讨论。
你有没有过独自在家的经历?独自在家时是什么心情?请孩子表演一下独自在家时的心情。
教师继续提问:“独自在家时,爸爸妈妈给你叮嘱过什么?
2、情景建构
采用“墙上的角色”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讨论。观察图片中有哪些小动物?图片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3、即兴表演
家人和请孩子一起即兴表演大灰狼骗小松鼠的情景。
4、复盘表演
表演完毕后,父母与孩子一起讨论小松鼠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小朋友们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敲门应该怎么办?
倾听完孩子的回答后,父母要进行总结:“小朋友们说的很棒,自己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可以打电话给家人,可以打电话报警,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除了做好安全教育,同时还要做好物理防范。特别是新年来临,有时父母会带着孩子到超市、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时,这时更应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所议家长给学龄前宝宝都配备防走丢绳,虽然这会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但是面对过年人多等特殊场景,这时孩子的安全比释放天性更为重要。
即使给孩子安全教育做的再好,面对热闹非凡的人山人海,也会禁不起诱惑。
有时,一根20几元的绳子,却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相关文章
- 父母与幼儿园老师一起教育孩子成长的三个小方法
- 班级前三名的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关键
- 规避风险不如自我保护,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这三点教育很关键
- 孩子误食了药片怎么办?几个方法,关键时候可以救命
-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候可以救命
- 石家庄1岁幼儿几分钟内身亡!关键时刻记住“剪刀、石头、布”,能救命……
- 教育不能惯腻,小事其实并不小,抓住平时最关键
- 教育孩子容易起争执?5个方法帮你解决根本问题
- 教育孩子应该用哪种方法?如何教育一个三观正,有抗挫折能力,乐观坚强勤劳的好孩子?
- 教育孩子需明白,以身作则更关键,爸妈还得掌握"热炉法则"
- 教育孩子靠吼?小心陷入“超限效应”,孩子正面管教这4点是关键
-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学蒙氏教育如何?有意义吗?
- 幼儿园男孩想亲女老师,老师开玩笑拒绝,网友:教育不仅在课堂
- 幼儿园的回归能力教育
- 幼儿园里的首次性教育(图)
- 幼儿家庭教育三大技巧
- 幼儿家庭教育都有哪些技巧?
- 幼儿教育别重知识轻道德
-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