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的孩子,背后的依恋心理是不健全的,父母要重视 口是心非的心理因素
文|奶宝育儿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在一部纪录片《不好说特想听》中,呈现出了一个大众对亲子依恋类型的盲区。
节目组邀请了几对真实的父母和孩子,让他们面对面进行开放式聊天。表面上孩子是向父母陈述自己的职业,真实的目的却是打破亲子间沟通的障碍。让孩子能鼓起勇气,把那些从未对父母说的话说出来。
看完后的最大感受,是亲子间沟通的一种乏力感。孩子渴望获得父母的理解,但沟通中总是存在很大的隔阂。
01想回家却又害怕,亲子依恋中的矛盾第4集的天天,成年后就离开家独自闯荡。尽管跟父母住在同一座城市,却极其疏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
即便回了家,和母亲说不到几句话,就会闹个不欢而散。
然而,正是看起来如此疏离原生家庭的天天,却表示,自己打心底里特别想回家,但又特别害怕。
这种想靠近而又不敢靠近,渴望接受他人的爱又怕被他人所爱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恐惧型依恋。
也许上一秒他们还在心里想,“多希望可以和父母和谐相处啊!”下一秒做出的行动却是拖出行李箱,决绝地离开家里。
■何为恐惧型依恋?
恐惧型依恋属于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具体表现是对于分离和抛弃具备高度焦虑,因而会对亲密关系高度回避。
最大的特质莫过于恐惧,既渴望亲密,又害怕太过亲密而被伤害,进而产生进退两难的痛苦,哪怕对方真心实意想和与之建立亲密关系,也会遭到拒绝。
恐惧型依恋的孩子,在不乐观的情况下,可能一辈子都翻不过这一篇。对于日后的婚恋以及家庭关系,都影响至深。
天天之所以会出现恐惧型依恋,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总是不停吵架,家里就像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给他的只有恐惧和回避。
而当他每次鼓起勇气跟母亲倾诉自己的心理状态时,母亲却把错都推到他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天天的自我评价感很低,总觉得父母吵架的悲剧都是自己的错。
这种混乱而又矛盾的依恋心理,让他十分痛苦。
02孩子长大后的依恋类型,与早年的依恋存在联系尽管成人的依恋类型,受到成长过程中多种社交以及环境的影响。但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的依恋类型与与早年亲子间的互动依恋存在相同的作用机制。
这并非延续性的,但二者的确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无论10多年或更久之后,这种依恋关系是否还稳定,这个命题都是成立的。
简单来说,孩子对亲密关系存在的一种矛盾心理,必定受到了童年时期依恋经历的影响,而父母必须要觉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并找到背后的原因。
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除了婴儿时期,儿童以及青少年时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结都必须健全。
03如何分阶段进行亲子沟通,才能让孩子形成连续性的安全型依恋?根据儿童心理学家陈默的理论,以下将对孩子分阶段培养的重点进行详细解释。
1)3岁前的孩子,父母要给予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阶段,依恋的形成拥有4个发展期,父母应当具体了解。
◆前依恋阶段(出生至6周左右)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识别出妈妈特有的气味以及声音,此时妈妈在他们身边亲密的陪伴以及互动,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不过,由于此时并未形成依恋,因而宝宝也不介意与妈妈分开,陌生人也是可以担当照顾责任。
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柔的眼神和语调,与宝宝形成良性交流。对于宝宝的哭泣给予及时且恰当的回应。
再者,由于此时宝宝通常都是生理上的需求,不是饿了、困了、冷了,就是光线和声音的刺激过度。
只要让孩子感觉到“妈妈会及时照顾我”,就算成功了。
◆依恋形成阶段(6周至6~8个月)
此时宝宝的感知、辨别以及记忆能力,都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并且对待妈妈和陌生人的态度之间,也开始有了差异。
与此同时,宝宝也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能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信任感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
因而,在认生期,不要强制宝宝和陌生人进行亲密接触,妈妈可以预先告诉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初步建立联结关系。
◆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两岁)
这段时间内,宝宝对于妈妈的依恋会变得尤其明显,并开始表现出分离焦虑,但不应该要求他独立。
最好的方式是,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前主动提问,让他知道妈妈是关注他的。
另外不要随便玩消失,让孩子能感觉到短暂分离。比如在离开之前告诉孩子自己要去哪里,多长时间后会准时回来。
这样一个过程中能让孩子初步感知到分离,并建立稳固可靠的依恋关系,就不必抱着孩子上厕所啦。
◆互惠关系(18个月至两岁~三岁)
此时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比如恐惧、乏累以及痛苦的,妈妈应该尽量接纳孩子的情绪,哪怕是负面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象力尤为丰富,可能会出现泛灵心理,害怕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事物。父母只需要去认可孩子的恐惧就可以了,等到三岁后再教孩子独立,引导他不要怕。
2)3~6岁的孩子,父母要给予诚心诚意的高质量陪伴
此时是探索欲望形成的年纪,父母要记得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边界。
简单来说,就是固定的自由和限制。预见性地告诉他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不要让孩子对自己力量的把控范围产生错误认知,这样很可能会出现危险和不良行为。
只有孩子知道自由的界限在哪,才能明白成长的交通规则,充满安全感地向前探索。
3)6~12岁的孩子,父母要真真切切地喜欢
这阶段的孩子处于成长的飞跃期,但与此同时也会经常感到挫败感。比如在学校遭到他人的负面评价或打击,回到家总是闷闷不乐。
这时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才能让他的儿童期不在混乱和恐惧中度过。
4)12岁后的孩子,父母要给他实实在在的信任
少年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父母不要再事无巨细地追问,适当放手,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信任,是亲子间形成良性连接的基础。
04最重要的补充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尊重且民主的家庭环境。
如果家中时常弥漫着硝烟,或是负面消极的气息,会给孩子的心理形成强烈冲击,之前积累下来的安全感,可能被一次性透支。
因而,对于孩子好不容易形成的的安全性依恋,父母要学会呵护。
哪怕有什么矛盾,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私下里能解决就解决掉。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要学会情绪管理、正确归因,不要把错误推到孩子身上。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出现了这种口是心非,想爱却又不敢爱的恐惧型依恋,父母就要重视起来了,及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是重中之重。
不要让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后,否则,他将要用一生来治愈。
奶宝育儿堂,为0-13岁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关注我,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完美型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