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你真笨”,孩子终会变成你口中的样子,家长应警惕“标签效应”

2019-10-14 17:26:04孕产
见面后,同学让女儿叫阿姨,小女孩怯生生地不敢说话。她妈妈说,“这孩子胆小,不爱说话”,说完后,小女孩越发往妈妈身后躲。

周末和多年未见的同学一起吃饭,一起来的还有同学4岁的女儿。见面后,同学让女儿叫阿姨,小女孩怯生生地不敢说话。她妈妈说,“这孩子胆小,不爱说话”,说完后,小女孩越发往妈妈身后躲。

躲藏的小女孩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

孩子哭了:“动不动就哭,真是个爱哭鬼。”孩子不爱说话:“这孩子胆小。”孩子不肯分享玩具:“和小朋友分享一下,不能太小气。”孩子忘了带东西:“你总是不长记性。”

家长喜欢针对孩子的某个行为给孩子贴一个标签,孩子喜动就给孩子贴一个“多动”的标签,孩子喜静就给孩子贴一个“胆小、内向”的标签。

给孩子贴标签

可是,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为孩子贴上这些标签的时候,孩子就会如我们所愿地变成我们嘴里说的那个孩子!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标签效应”。

01 什么是“标签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人被一种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简·埃利奥特是美国的一名小学老师,她曾经策划了一场“标签实验”。

埃利奥特把班里的孩子按照眼睛颜色分成两组,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

第一天,埃利奥特正式地告诉孩子们:“棕眼睛的是优秀的孩子,蓝眼睛的是愚蠢的孩子。”她规定这两组孩子要分开玩,且蓝眼睛的孩子只能坐在后面,享受不好的待遇。棕眼睛的孩子有更好的待遇,比如能享有更多的课间休息时间等。

给这两组孩子贴完标签后,他们接下来的变化让所有老师感到很震惊:蓝眼睛组孩子的神情由一开始的愤怒、悲伤转为萎靡不振,大部分孩子认为自己愚蠢。

第二天,埃利奥特给这两组孩子调换了“标签”,她说她搞错了,应该是蓝眼睛的孩子聪明,棕眼睛的孩子愚蠢,两组孩子的待遇也跟着对换过来。这一天,棕眼睛的孩子感到很沮丧,蓝眼睛的孩子心情大好,而且觉得自己很聪明。

给孩子贴标签

这个实验说明,人会朝着外界给他贴的标签发展,当外界给他贴上“愚蠢”的标签时,他就会认为自己愚蠢,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当外界给他贴上“聪明”的标签时,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人会朝着外界给他贴的标签发展

02 “标签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看过这样一则寓言:一头狮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尾巴上多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驴”字。

狮子很生气,想办法想把标签弄下来,可怎么弄都弄不下来。更让它恼火的是不管它走到哪,动物王国的其他成员都会指着标签说:“看,这是一头驴。”

狮子一开始并不相信它们的话,因为与大部分动物王国的狮子想比,它的身躯很庞大,完全符合一头健康狮子的标准。可被认为“驴”的话听得多了,狮子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真实身份。

它气急败坏地找到它的好朋友狐狸问:“你难道认为我是驴吗?”狐狸说:“驴先生,你虽然长得像狮子,可是你尾巴上明明写着‘驴’字啊!”渐渐地狮子也觉得自己是头驴了。

狮子也觉得自己是头驴

有时,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狮子”呢?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给孩子贴很多标签。比如孩子做不好作业就说“太笨了”,不给别人分享就说“自私”。

殊不知,这种负面评价被说多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开始给自己打起问号:“我真的像家长说的那样不好吗?也许我真的是那样啊”从此,也许孩子便破罐子破摔起来。

洪荒少女傅园慧,乐观向上的性格,让很多人喜爱。傅爸爸在谈及教育孩子时,说他经常给傅园慧说这三句话:“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就是天才。”

这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成为傅园慧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每当她遇到挫折时,就能想起爸爸对自己说的话,让她能够继续坚持。

傅爸爸给付园慧的心理暗示,其实也是正面标签,给了她积极向上的力量,支撑她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乐观向上的傅园慧

孩子还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会按照标签去塑造自己。

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养成懦弱的性格,给他贴上勇敢的标签,他就会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给他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自私……

标签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负面标签给孩子产生消极作用,而正面标签给孩子产生积极作用。

03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如何运用“标签效应”

希望孩子具有怎样的品行,就给孩子贴上怎样的标签。如果父母能够好好利用标签效应,孩子就会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避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1.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行为就随意否定孩子

当孩子事情做不好时,不要随随便便就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比如“你不行”“你做不好”等。因为这些标签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形成自己不行的心理暗示,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不断接收到来自父母得负面标签时,内心就会因为不自信而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导致孩子以后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觉得自己不行。

孩子事情做得不好,比如孩子作业做的不好,可以跟孩子说“咱们再努力一点”而不是直接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不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2.尽量不要贴以结果为导向的标签,而要贴以行为或过程为导向的标签

比如,“聪明”就属于前者,而“认真”则属于后者。因为当孩子被贴上“聪明”的标签时,会为了证明自己是聪明的,而不愿尝试难题或冒险,因为他们会怕做得不好,无法得到聪明的评价。

而被贴了“认真”标签的孩子,往往更乐于去攻克难题或接受有挑战的任务。

3.不要说“又这样”、“总是”、“永远”、“老是”这样的话。

这种否定孩子的话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产生“我永远这样”的认同感。经常说这些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是“坏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评价这样发展。

比如孩子忘了带东西,有时父母会说“你总是记性不好,老是忘带东西”,而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看看通过什么方式以后可以避免忘记这个东西。

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善用积极正面的标签,帮助孩子进步。

1.给孩子积极的评价

在引导孩子的行为时,多用积极的语言带取代负面的语言。例如,孩子发脾气时,比起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不如说,“妈妈喜欢你快乐的样子,让我看看好不好?”

比起说“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如说“宝贝再大胆一些。”;

比起说“你别这么总是不开心”,不如说“妈妈愿意听听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开心,告诉妈妈好吗?”

多用积极的语言带取代负面的语言

2.给孩子正面的鼓励

我们要从各方面去观察,尽力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时刻看到孩子的进步,用“正面标签”去鼓励孩子发扬优点。

比如,我们想批评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时,可以给孩子一个“学习努力”的正面标签,这样孩子就会因为父母的夸赞而高兴,进而为了这个“荣誉”表现的更优秀。

用“正面标签”去鼓励孩子发扬优点

3.给孩子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当孩子做得好时,表扬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具体的进步;做得不好时,指出他方法和态度的问题;不敢和其他孩子交流时,鼓励他迈出沟通交流的第一步,给孩子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比贴标签对孩子更有帮助。

小树苗是一点一点长大的,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静静守候在他身旁,陪伴他成长,不要粗暴地把他变成“标签”的样子。

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给孩子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