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日本育儿是如何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的 日本的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
日本的公众礼仪不仅体现在大人身上,大人教导孩子对于公众场合的礼仪也是很重视的,在一些比较安静的公共空间,家长是如何做到得能够让孩子这样听话的呢?
最好的爱是陪伴日本人口出生率低,也就催生出了一系列对于女性怀孕到生产的福利,从妈妈怀孕开始他们就能够接受比较细致的医院开设的育儿课程,并且能够了解详细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因为日本并没有月嫂或者是老人照顾孩子的传统,因此一切都需要妈妈自己亲力亲为。他们需要学习非常多的育儿知识为出生的孩子做好准备。
日本对女性从怀孕开始就会给补贴,直到孩子上高中,只要父母的住所在国内,孩子也能享受补贴,所以即使孩子在国外上学,也能享受补贴政策。
因此在日本有很多比较极端的家庭,要不就一直单身,如果结了婚就最少要生两个孩子,在日本职业女性产后是可以请一年的产假来照顾孩子的,不过大多数女性会辞职在家照顾孩子直到他们上幼儿园。
如果生了孩子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其实对于日本的社会来说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要决定怀孕生孩子就要有作为父母的觉悟和行动。
你可以选择单身,因为在这个国家单身率高达40%,即使一直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2.自主独立的育儿观
因为没有老人的参与,所以日本的育儿观很少有因为老人宠溺孩子而造成他们任性骄纵的习惯,而且现在的日本家庭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比率是很小的,他们更加风行欧美的那种家庭结构,在结婚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多忙,照顾孩子的责任也不会落到老人身上,爷爷奶奶没有照顾孩子的义务,可以帮忙但不帮也没关系。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做主,老人不会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孩子会更加听话也更有教养。
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人一辈子都在奉行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所以即使有了孩子,也很少会出现熊孩子打扰别人的情况。
因为大人会很重视给别人添麻烦的问题,因此言传身教也不会让孩子做出任何打扰别人的举动。这个别人不仅仅是陌生人,邻居,甚至是自己家里人他们也会很注意。所以即使是在家里,他们也会很注意自己的举动,
很多日本家庭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本的大街上能够看到家长背一个包,孩子自己背一个包,里面放着自己需要的水平,奶瓶,衣服等等。
家长用很多行动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连父母也不能理所当然的享受他们的服务,这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道德修养。
更不要说在车厢,餐厅,一旦孩子做出了什么大声吵嚷或者是弄出很大的动静,家长就会首先说“不好意思”。
这样的言传身教下来,孩子其实从小就有了这样的概念,公共礼仪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早教学习】日本KUMON公文式教育连线剪纸迷宫数字字母儿童创意书 ¥38 注重礼仪并且怀有感恩之心其实在日本说“谢谢”的频率是很高的,他们很注重礼仪,因此孩子从小也会被教导要有感恩之心。
就连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妈妈再给他们换尿布的时候也会和孩子打招呼,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会不厌其烦的反复重复。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也不会多和他们说童言童语,而是将他们当成大人一样平等进行沟通。遵守和孩子的约定,并且投入很多热情与孩子相处。
所以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父母,孩子也会有感恩之心,对父母经常也说谢谢,这样他们在面对朋友同事的时候就会更加抱有这个心态,一个连对父母都不说谢谢的人,会被别人批评为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人,这样在职场是很难得到尊重的。
重视自身发展教育日本的孩子从出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素质教育,因为他们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所以即使到了70岁,也还会继续工作。
在日本的公共场合能够看到很多老年的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等。
在幼儿园中,大多数时间并不是老师教孩子课程,而是多让他们自己玩耍,看绘本,日本虽然不是应试教育,但是也会布置很多家庭作业,对于日本人来说学历才是登上一流企业最好的门票。
比起学习成绩,日本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合作能力,除了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之外,家长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够构筑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重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日本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后,想要买什么东西都不会直接找父母要,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去买,这也是日本比较接近欧美的教育理念。
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快的融入社会,自食其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态度”
对于日本的父母来说来说,他们的确也很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从小他们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天寒地冻也要穿短裤,多让孩子去偏远地区和乡下进行吃苦训练,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
这与很多中国父母的小心翼翼保护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个国家的育儿观念都与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分不开,即使我们无法做到与其他国家完全一致,但是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是可以借鉴的,这样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日本KUMON公文式教育丛书【全八册】 ¥158 购买相关文章
-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 孩子的小毛病可能会变成大麻烦,蝴蝶效应:教育孩子从细节入手
- 教育孩子就是要“夸”?家长别盲目听从,育儿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行
- 日本妈妈教给孩子的10条家规,条条蕴藏育儿大智慧,娃一生受益
- 日本幼儿教育更好?留日妈妈:的确如此,但小学之后不如中国孩子
- 日本教育的魔鬼细节:为什么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轻轻一推?
- 日本教育的魔鬼细节:为什么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轻轻一推?
- 日本的孩子,成长教育环境令人刮目相看
- 日本育儿“自有一套”,让孩子更懂礼仪更独立
- 育儿 |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就要从这些事做起
- 育儿心得:百善孝为先,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
- 育儿教育:从“1、2、3、5”到孩子的数学思维
- 90后年轻妈妈的育儿经验:教育好孩子,父母引导作用大
- “中国式”育儿最大的偏见:隔代教育,会毁掉孩子一生?
- “玩游戏”也能教育孩子,家长运用“游戏育儿法”,教孩子知识
- 「育儿分享」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 为什么有些家长看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没教育出理想中的“优秀孩子”呢?
- 争抢把孩子送到危险公园,日本“安全教育”另辟蹊径,值得借鉴
- 人民日报:教育孩子的50个金句+50个禁句,育儿也是育己
- 原生家庭怎样教育孩子?日本心理学家的四条建议,是教育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