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骂,孩子就能好?实际越骂越糟,3个方法,塑造好孩子 家长骂孩子骂脏话这样好吗
闺蜜的孩子期末考试没考好,回家被批评,这么简单的题,才考这点分数,你还能干个啥?
闺蜜觉得这样会激起孩子的上进心,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差距很大,让他好好学习。
可是这样得效果却不好,孩子越学越没劲头,基本是厌学的的状态,成绩也越来越差。
闺蜜很不理解,为啥她的激将法没起作用,孩子的成绩总没起色。
生活当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就责骂孩子、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冷暴力。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会更加叛逆,听不进去大人的建议。
因为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因素,就是家庭的语言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
蒙台梭利曾经指出,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家庭里面负面的语言大概有以下几种:
1、指责。
指责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路上或者商场里经常看到被训斥的小孩,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被骂的场面。
从小我经常被爸爸批评没有眼色,比如他会说快去给阿姨倒杯水,一点眼色也没有。我觉得自己办了错事,责怪自己怎么连这事情都不知道,心里很愧疚。他们经常说我没有眼色,这让我长大后在很多场合时常感到很别扭,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有眼色,心里也会责怪自己,是不是这样做不好啊,是不是别人要说我没眼色了?会手忙脚乱,觉得自己做不好这些事情。
2、讽刺挖苦。
很多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是在挖苦孩子,认为是教育孩子。好友小时候虽然学习很自觉,成绩也挺不错,也没有一次不完成作业。
但是,她在家看电视稍微长一点就会招来大人的批评讽刺,“看来你将来要上一所电视大学了,天天看电视就能考上大学了!”
现在她已经为人母,她也忍不住会用同样的方式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子的话会在不经意间出口,和父母当年说自己的话一模一样,自己感觉非常痛苦。
3、对比打击。
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难以抹去的童年噩梦,那就是父母嘴中的别人家孩子。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家孩子,父母眼中只有别人家孩子,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
你看看人家某某阿姨的孩子学习多好?
某某叔叔家的孩子报了那么多兴趣班,你呢?就知道看电视,什么都不会。
某某家的孩子已经会背很多唐诗了,你会背几首?
一次,朋友去接孩子放学。孩子刚上车,朋友就说,这是张阿姨家的大哥哥,大哥哥学习可好了,你要加把劲儿啊!孩子直接扭头看窗外,拒绝说话。
其实,多数情况下只是家长出了一口气,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我们并没有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孩子学到的是你的情绪,以及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很多家长都没有注意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塑造力。
美国的达娜·萨斯金德教授认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如果你是情绪化的交流方式,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情绪,也就是孩子学会也可以这样情绪化地处理事情。
孩子无法明确地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那么这样的孩子是局促不安的,因为他不知道做事情的边界在哪。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看电视,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担心看电视会过多的占用你的学习时间,影响成绩,看完了就去写作业吧,或者再看半个小时就去写作业吧!
这样孩子就能明确地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看电视时不会惶恐不安,不用担心我看电视是不是又惹爸爸妈妈生气了,他们会不会突然把电视关掉。
那么想要改变这样说话方式,建立积极的家庭语言环境,该怎么办呢?
1、积极回应。尹建莉老师认为,家长和教师都是爱孩子的,但仅有爱还不够。爱的质量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细节处理的不同而有巨大差异。只有懂孩子,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才能有质量地爱孩子。
积极回应就是一个在和孩子相处时的小细节,但却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感和安全感极为重要。
试想,如果成年人生活在一个无人回应的环境里会怎样?会渐渐失去存在感和安全感。
小孩子更是如此,他需要和大人的不断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几个月的婴儿躺在床上咿咿呀呀时,大人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互动,这就是很好的积极回应。在孩子渐渐长大时,很多人却忘记了这种回应的方式。
比如孩子玩泥巴时大喊,妈妈,我你看,这儿有一只蜗牛!积极回应的妈妈会说,哇,一只蜗牛,我们一起来看看。
能量无法和孩子同频的妈妈会以打压的方式说,不就是一直蜗牛吗?有什么好看的,快别玩土了,脏死了。
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说过,很多家庭悲剧的根源都是:我在你这里得不到认可。当孩子觉得不被理解的时候,他会想,为什么爸爸妈妈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是不是我错了?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不好的人,不值得被爱,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怀疑,觉得孤立无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感受需要不断地被确认被认可,他才会不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让孩子感觉我的感受是被认可的,我的感受、感觉、处事方式不是奇怪的,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获得正向成长的价值感,朝着内心有力量的方向发展。
2、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眼中只有别人家孩子,或者说别人家孩子满足了他对自己家孩子的想象。
他们看不到那个真实得孩子,只关注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和自己想象当中的一样,如果有偏差,那这一定是孩子的错。
你应该学习好有礼貌、聪明、多才多艺、还爱做家务。
因为你现在的表现和做法不符合我的想象,我要把你变成我想象的样子,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家长应该丢掉那个想象的孩子。
纪伯伦说孩子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而不属于你,他有自己得成长节奏,自己的喜好擅长,他不应该是我们想想当中的孩子,他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他自己,活出他的人生。
怎样摒弃想象中的小孩呢?
就是不断地发现孩子的有点,并把他记录下来,不要总是去纠正他的做的不好的地方,这可以是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帮大人剥蒜、扔垃圾、扫地等等,而不仅限于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不断建立他的价值感,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他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秩序,有能量去发展自己,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语言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家庭语言环境,塑造自我价值感强大的孩子。
相关文章
-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轻信“打击教育”,只能越骂越“挫”
- 孩子出门就乱买东西,做到这五个方法,教出懂事的好孩子
- 孩子挨打越多智商越低?不打不骂如何养出一个好孩子
- 4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将来上学不操心
- 教育孩子应该用哪种方法?如何教育一个三观正,有抗挫折能力,乐观坚强勤劳的好孩子?
- 好孩子都是骂出来的?心理学:比起关注缺点发展孩子的优势更重要
- 四大方法帮孩子度过最脆弱的节点,父亲的方法塑造优秀孩子
- 打骂教不出好孩子!拒绝一切打骂冷暴力孩子!
-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 好孩子千千万万,拥有有趣灵魂却是万里挑一,这些让孩子旅行收获
- 好孩子学坏了?心理医生给出这几点建议,妈妈自责到哭泣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惯的!(值得收藏)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惯的,让孩子懂得规矩,不能一味迁就
- 孩子不争不抢才是"好孩子"?这一届"好孩子"太苦了
- 孩子为什么越哄哭“越凶”?也许是你的方法不对,父母要反思
- 孩子叛逆怎么破?爸爸做的好孩子没烦恼!你学会了吗?
- 孩子哭闹时,家长越哄孩子哭得越凶,都是因为用错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