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熊家长用“孩子还小”搪塞时,用这些招数回击,对方很难招架 熊孩子和熊家长的新闻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每一个家长都必须要懂得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孩子有多小,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他的年龄而作为借口,帮助他逃避负责任,更不应该因为孩子年纪小而给予他特殊的关照。
生活中不难见到许多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宠上天,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一旦被他人批评,家长就会说“孩子还小”,似乎年纪小就理所当然应该被原谅,就理所应当地可以拥有“没教养”,“不礼貌”“打人”等不良品德。
刘阿姨有一个可爱的孙子,一出生就是全家人手心里的宝贝,大家对他宠爱有家,呵护万分,孙子任何的请求家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他。
不知不觉让孙子形成了傲娇的性格,做事情说话总是为所欲为,甚至会对爷爷奶奶喊叫:“爷爷,你让开,这沙发是我的,你们没权坐。”原本以为爷爷会因为孙子如此不礼貌而教育他一番,可意想不到的是爷爷竟然笑嘻嘻地让开了,说着:“宝宝还小,没关系!”
正是这样的纵容让孙子愈发放肆,前几天刘阿姨带孙子附近的景区玩耍,孙子突然想要上厕所,于是没憋住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撒尿,恰巧这个行为被工作人员看到了,对于这个也极度不礼貌的行为,工作人员生气地喊道:“小朋友,你在干嘛!随便撒尿是不礼貌的!”
小敏看见了护短之心油然而生,立马护住孙子:“干嘛呢,你这么大个人不要跟小孩子计较,孩子还小他能懂啥?”
工作人员似乎见惯了类似“护犊子”的家长,几乎没思虑的回击道:“好,不和他计较,和你计较吧,我们规定随处大小便罚款一百元,孩子没钱,当家长的总有吧,和我去缴纳下罚款……”
本来工作人员可能也没寻思真罚款,可奶奶的话惹人不畅,就只能按照规矩办事了,最终刘阿姨骂骂咧咧地去教了罚款,不少围观的人感慨,孩子可能要被溺爱毁掉了。
没错,在现实生活中,用孩子年纪小来为孩子逃避负责任,用孩子年纪小来掩盖他的错误,这样的行为很常见,让任何人都感觉气愤不已!
一旦遇见这样的家长,遇见这种只在乎养大孩子,而不在乎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当熊家长用“孩子还小”搪塞时,学会这些回击招数,对方很难招架此时,最好的回击就是比对方家长更加大声,更加有底气!告诉他:“我也是个孩子,你孩子小我也不大,你也不要跟我计较呀!”
▶回击招数二:我不跟他计较,那我就跟你计较
的确,大人和孩子计较的话并没办法获得什么好处,毕竟孩子就算懂事了,也不能够让你觉得消气,加上家长可能还会在一旁护短和挑刺,说你同样是没礼貌的人。
那么,此时的你不必跟孩子计较,要懂得跟家长计较,让他为孩子所做的不道德的行为承担责任,教出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家长理应为其承担道歉或者教导改进孩子的责任。
在乘坐高铁的时候,有一个叫明明的孩子吵吵闹闹,一会唱歌,一会大声地讲话,一会又哭闹不止,这样的行为让身边的旅客深受困扰,想要休息一刻都不得时间。于是,有一个乘客忍不住了:“麻烦家长可以让孩子安静一会吗?大家还要休息!”
孩子的父亲听到了,没有感觉到抱歉,理直气壮地说:“孩子玩年纪小,所以还请你多担待下。”
旅客听了以后深表无奈,于是对着孩子说了些话:“宝贝,你爸爸说了你可以不遵守任何纪律,随便想唱歌就唱歌,爱插队就插队,以后不想上学就不上学!这些都是对的,没人会怪你!”讲完后孩子的父亲角色难看极了,所有乘客都看着他,瞬间让他感觉脸面全无!
生儿容易,养儿难。在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从生活细节着手,让孩子在每一个时刻都意识到自己做的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一旦孩子做错事就应当让他懂得为之负责,学会改正,千万不要用“孩子还小”来为孩子掩盖错误,以免培养出不礼貌没教养的孩子。
宝妈们,你们遇到过类似事情吗?你们有娇惯自己的孩子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加入粉丝圈了解更多内容,更多育儿知识一起分享,限时免费中欢迎加入。
相关文章
- 孩子营养不良,家长很难及时发现,小儿身高体重标准测量法来帮忙
- 孩子欺负人或受人欺负,做父母真头疼,不妨看看英国家长用的招数
- 家长不介入,孩子课后作业很难独立完成,特别是英语,怎么破?
- 家长喜欢的国学课,孩子却很难理解,老师用骨牌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 亲子活动很难得,家长切莫糊弄,会伤害和孩子的感情
- 做真实的自己,很难,可以看看绘本《狮子戴德》,家长孩子都受益
- 多聪明的孩子也斗不过狡猾的人贩子,家长如何防御新招数
- 易怒的家长养大的孩子,多数都有这7种性格缺陷,中一个都很难过
- 生活中这4类家长,很难教育出孝顺的儿女,不能怪孩子不争气
-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心理,家长是否时刻关注着
- 孩子哭闹时,家长越哄孩子哭得越凶,都是因为用错方法了
- 孩子固执“不知变通”?“审时度势、学会变通”,家长试试这2招
- 孩子天生好奇心重,当孩子提问题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和教育呢?
- 孩子如何利用周末时间逆袭而上?亲子教育要有度,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学习不认真,时间计划很难完成,父母却只会“男女混合双打”
- 孩子打围棋比赛,老师不在时,家长三招轻松调整孩子比赛的心态
- 孩子拖拉爱磨蹭,试试美国教育的这些招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 孩子有很多兴趣爱好,家长该如何为其做选择,怎样安排时间呢?
- 孩子生病了,你会排斥激素类药物吗?家长有的时候想多了
- 孩子睡觉前1小时,家长坚持做这3件小事,孩子以后想不成才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