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砂仁鲫鱼汤很苦 胃痛的症状与治疗是怎样的?都反胃酸了!

2023-02-09 10:53:00孕产
砂仁鲫鱼汤很苦,煮什么汤织补春笋煲鸡汤
用料:
土鸡 一只(约800g)
新鲜春笋 2根(约500g)
老姜 1块(约10g)
绍酒

煮什么汤织补

春笋煲鸡汤 用料: 土鸡 一只(约800g) 新鲜春笋 2根(约500g) 老姜 1块(约10g) 绍酒 2汤匙(30ml) 八角(大料) 2枚 香叶 2片 盐 2茶匙(10g) 白胡椒粉 1茶匙(5g) 鸡精 1茶匙(5g) 做法: 1、将土鸡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去除鸡头和鸡屁股,再剁成3cm见方的小块。老姜洗净,切成薄片。 2、新鲜春笋剥去外皮,切成5cm长的小段,再对半剖开,切成1cm宽的小条,根部较老的部分,可先用刀背拍打数下,使其中的粗纤维拍松散。 3、汤锅中倒入足量的热水,大火烧沸后将鸡肉小块放入煮约8分钟,待血沫析出后,将鸡肉小块捞出沥干水分,再用热水冲洗干净。 4、将汤锅刷洗干净,重新加入2000ml热水,再放入鸡肉小块、春笋小条、八角、香叶和绍酒,大火烧沸后转小火慢慢烧煮约90分钟。 5、最后在汤锅中调入鸡精、盐和白胡椒粉,混合均匀再煮制5分钟即可。 煲瘦肉煲鸡汤  做法:   1. 洗净宰好的鸡,切大块;   2. 瘦肉洗净,切厚片;   3. 将瘦肉和鸡一起汆水捞出;   4. 葱洗净切段;   5. 煮沸清水,把鸡、瘦肉、姜和葱放入,煮开后转中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工作忙碌,生活作息紊乱,引起头晕眼花,腰膝酸软乏力,想缓解以上的症状。常喝补肾强身,健脑醒神。

砂仁鲫鱼汤很苦

美味养胃汤的祖传秘方

养胃汤 药物组成:川石斛12克,太子参15克,川楝子9克,元胡9克,芍药9克,川连3克,吴萸1克,生甘草6克,谷麦芽各12克,佛手9克,瓦楞子18克。 适用证: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偏于胃热者)。证见:胃脘疼痛,呕恶泛酸,或有口干而苦,胃脘灼热,脉弦细数,苔薄白或黄,舌质红绛或偏红。 点评:养胃汤是自拟验方。方中用太子参、石斛益气养阴;川楝子、元胡理气化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左金丸平肝抑木;瓦楞子制酸;谷麦芽、佛手理气消积和胃。诸药同用,共同养胃益阴。如伴有上消化道出血,两胁疼痛、易怒,口干舌质红绛,可加焦山栀,丹皮、茅根、藕节等养阴清肝药品;如脘腹胀闷、加用枳壳、柴胡、如舌红苔光,口干严重的,加沙参、麦冬、玉竹生津养阴。 萝I、饼白萝卜25%,面粉250g,猪瘦肉lOOg,生姜3g,葱3g,味精3g,食盐、菜油各适量。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或刮成细丝),用菜油(或豆油)煸炒至五成熟时,待用。将肉剁细,加生姜、葱、食盐调成白萝卜馅子。将面粉加水适量,合成面团,软硬程度与饺子皮软度一样,分成若干小团。将面团擀成薄片,将白萝卜馅填入,制成夹心小饼,放人油锅内,烙熟即成。功效是健胃,理气,消食,化痰。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咳喘多痰等症。 豆蔻馒头 白蔻15g,面粉1000g,酵面 50g。将白蔻除去杂质,打成细末。将面粉加水发面,揉匀成团,待发好后,适时加入碱水适量,撒入白蔻粉末,用力揉面,直至碱液、药粉均匀后,制作馒头。将生坯放人蒸笼,间隔距离合适,用沸水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功效是开胃健脾,理气消胀。适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消食茶膏糖红茶50g,白糖500g。红茶放人锅内,加入适量水,煎熬20分钟,滗出茶液。再加水适量,煎熬20分钟,滗出茶液,如此煎熬4次,然后将4次茶液合并,倒入洗净的锅内煎熬,待浓稠时,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继续煎熬至起丝状时停火。将茶膏糖倾入涂有熟油的搪瓷盘内,摊平,晾凉,用刀划成小块,装入糖盒内。食用时,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3块。功效是开胃消食,化油腻。适用于饮食积滞,胃痛不舒等症。砂仁鲫鱼汤 砂仁3g,鲜鲫鱼l尾 (150g),生姜、葱、食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去鳞、腮,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将装有砂仁的鲫鱼放入锅内,以砂锅最好,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锅内汤烧开后,放人生姜、葱、食盐,即可吃鱼饮汤。功效是醒脾开胃,利湿止呕。适用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病后食欲不振之症。 猪肚煲鸡汤(暖胃的,冬天吃最好) 做法:猪肚一个,走地鸡(即土鸡)一只,原只胡椒20粒,讲究一点的将胡椒塞在鸡里,鸡塞在猪肚里,武火煲开后文火再煲3个小时加盐即可。不讲究的直接把材料扔进砂煲里煲就行了。(在汤成半小时前把猪肚、鸡取出斩件后继续扔进去煲,点酱油吃肉,喝汤) 胡椒不要扔,可继续再煲汤的。 我自己的养胃汤 这些天忙忙碌碌生活也不规律,胃也被糟踏得差不多了,开始不舒服起来,就想到保养一下我们的胃,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就棒哦,呵呵.. 俗话说,吃啥补啥.我们这小地方也不例外,想养胃,当然就煲上一锅猪肚汤一家人喝喽! 原料:猪肚一个,鸡半只,木耳半两,蛏干一两. 配料:盐,味精.(很简单吧?) 方法: 一 :洗猪肚.用盐及淀粉往猪肚上反复抓洗,并用大量的水冲,把粘液洗净闻来腥味不太重为止. (这个最重要!猪肚很腥,不下点功夫洗净就会难以入口. ) 二 :木耳泡发,洗净蛏干,鸡斩块,待用. 三 :猪肚切匀条,入紫砂电子煲锅,放水,以煲锅百分之八十为宜.插上插座开始煲,用弱档. 四 :两小时后,放入鸡块(猪肚韧,不易烂,而鸡肉炖太久会骨肉分离,影响口感和观感),木耳,蛏干.再煲两小时,加入盐及味精即成. 原本味儿腥臭的猪肚,因了鸡肉的鲜美,加之木耳蛏干独有的清香味相配合,变成一锅浓香扑鼻的好汤了.猪肚和鸡肉酥烂,木耳爽口,因美味肉汤的长时间浸润,变得更美味. 总之,这是一道很不错的养味佳汤.

砂仁鲫鱼汤很苦

胃痛的症状与治疗是怎样的?都反胃酸了!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大成国学院黄帝内经中医养生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靠。兹介绍如下:

  寒邪客胃型:

  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

  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饮食停滞型:

  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

  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砂仁陈皮鲫鱼汤.jpg

  肝气犯胃型: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

  应用疏肝理气何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郁热型:

  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用疏肝泄热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减: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瘀血停滞型: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则导致血瘀内停,出现胃痛日久,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固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应用养阴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

  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出现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

  应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砂仁鲫鱼汤很苦

常年上火怎么办?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上火,要多吃点“苦”,因为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敌!最佳的清热解毒的苦味食物是苦瓜。可以凉拌、炒、煲汤吃,能炒得既不失“青”且熟最好,或者把苦瓜洗干净,放点盐、香油一凉拌便吃,这样不会破坏苦瓜本身的营养成分。也可以用苦瓜切成片泡茶或榨出汁来喝,饮用生苦瓜汁能使身体迅速吸收大量的苦瓜有效成分。为了苦瓜不至于那么苦,可以在吃之前,用盐水泡泡,这样可以去掉一些苦味,也可去除苦瓜中的一些草酸,以免妨碍食物中钙的吸收。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值得推荐,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苦荞麦、芥兰、旱金莲等。用鲜芹菜叶加水煎剂,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榨取其汁,食后同样能清热解暑。

除了多吃苦味食物,春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春季应常吃这些食品。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一般而言寒凉水果有: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热性水果有:龙眼、荔枝、芒果、榴连。平性水果有:芭乐、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桑椹。当身体不舒服时,有感冒的现象,寒凉及热性的水果要少吃,此时可多吃一点平性的水果。

体质燥热的人:宜多吃梨、香蕉、西瓜等性偏寒类水果。
经常“上火”饮食治疗
深秋天气干燥,口干舌噪易感冒,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者,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
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嗳腐吞酸,呃气上逆,脘腹胀满,饮食少进。

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部位),表现为大便干,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多,甚至带黄。

从食疗保健角度来看,总的原则是,平时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烟,少饮酒,甚至戒烟酒;少食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如有轻微上火现象,平时可以吃些梨、藕、柿饼霜类的食品。

肠胃系统有火者,可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增加肠蠕动。如果大便干燥时,可以每日饮蜂蜜50~100克。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可以吃槟榔片,以助消化。

症状明显者,可区分情况服用下列药物:中焦有火,可以服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炒焦)、焦四仙(焦三仙再加焦槟榔),也可以服鸡内金、五香槟榔糖(槟榔为主要成分加上砂仁、豆蔻等消食行气的药制成),下焦有火,可以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等。也可以吃单味药生槐花、生地榆等。如果阴痒剧烈可买点蛇床子熏洗坐浴

养胃的菜怎么做

试试吧?
@..@,在家里,俺就是常常这么做的:

超可口!《多彩芦笋》----
主料:
芦笋,熟火腿,蘑菇。
调料:
葱末,姜末,盐。
做法:
1.将芦笋洗净,削去根部;火腿切成薄片;蘑菇洗净;葱姜分别切末备用。
2.将芦笋和蘑菇分别放入沸水中焯烫,取出过凉沥干水分;将芦笋切段。
3.炒锅倒油烧热,至五成热时,下葱姜末爆香,随后放入芦笋,火腿,蘑菇翻炒,最后加盐调味炒匀即可出锅。
4.也可以放入一些清汤,待收汁后出锅。

还有一道荤菜!《香菇滑鸡》----   
主料:
鸡一只
辅料:
水发香菇10朵,小洋葱5个,大蒜5个
做法:
1、沙锅加油火上加热,7成热时加入洋葱大蒜。
2、待洋葱大蒜炒半分钟出味后,加入鸡块,翻炒至鸡肉变白。
3、跟着放入香菇、一勺料酒、2勺生抽,翻炒均匀。
4、最后倒入漫过鸡肉的清水及适量精盐,盖上锅盖后小火慢慢焖到水收干,即可装盘。

再来一道靓汤!《茶香牛肉汤》----
主料:
牛肉
辅料:
青豆,铁观音茶叶,柠檬(两片),橙子(橙皮若干片),八角(两三个),枸杞少许,黑胡椒碎,桂皮,香叶,花椒.
做法:
1.茶叶泡茶待用,只留少许茶叶,柠檬两片,橙皮切丝,把所有的配料与牛肉倒在一起,加水,用高压锅炖(也可以用炖锅炖)
2.高压锅冒气,调最小,再炖二十分钟,打开盖倒入茶,再煮五分钟即可

胃不舒服,胃酸怎么 办?

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饮食要求有以下几点:


1、减少胃酸和粗糙食物对病变部位的不良刺激。
2、避免吃刺激性及促进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多纤维的芹菜、韭菜、黄豆芽、海带以及肉汤、鱼汤、浓缩果汁、辣椒、芥末、烈性酒等,酸的水果如草莓、红果等也不宜食用。此外,甜食、红薯也要尽量少食。
3、避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饭菜要软、烂、容易消化,以减轻胃的负担。
4、进食定时定量,必需时少食多餐。这可减少游离胃酸,减轻对胃的腐蚀。另外,进食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5、夜晚经常胃痛或烧灼不适,睡前可喝些温热牛奶、豆浆或粳米粥等。此外,苏打饼干、烤馒头片对减少胃液分泌、中和胃酸也有一定益处,病人可适当多吃一些。
6、日常膳食富含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植物脂肪。


经常反酸的人,只要生活规律,做好饮食保健,注意营养,科学进餐,完全可以减轻症状和康复。

去湿气的食物 夏季祛湿吃什么好

如何去体内湿气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清热祛湿粥
原料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吃点热汤面,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阴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丝百合汤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剥片切丝待用。
(2)开水锅中,加入藕丝和百合丝,烧开后改小火熬成汁,耦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
为健脾开胃、清热防暑的夏季营养汤水。

天气热了,饮食也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疗的好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清热的食物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时的饮食应逐渐转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茄子、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宜少吃或不吃。
热气蒸人之际,人体毛孔张开,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多饮凉开水;橘子精、菠萝精、山楂精等,可用冷开水冲饮,而冰棒、汽水等冷饮则宜少吃少喝。这些寒凉食物不但营养低,热量高,更有损脾胃,体质虚弱或容易腹泻人士应该少吃为佳。
具体来说,多吃赤小豆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祛湿,扁豆则能健脾祛湿,苦瓜、苦菜、马兰头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又有营养。
另外,我们还应“因人进食”。有的人体质虚寒,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就不应多吃。

1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 清热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4 鹌鹑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5 横脷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6 草龟祛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

上火怎么办?

你好! “上火”分实火和虚火,是体内机体阳阴不和协表现出来的症状. 一般来说,缺乏维生素B2和C,也会导至虚火上头,引发口腔溃疡,咽部炎症等症状,你可以补充一下维生素B2和C片剂.这样就不会容易上火啦! 另外,要避免虚火,千万不能熬夜通宵。不同的上火症状要用不同的食物或药物来对症下药.


为了让身体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平时可以煲点汤喝:1,(润肺,清热,化痰:雪梨,银耳,南北杏,猪骨汤). 2,(养胃补气血,健脾去湿:淮山,红枣,薏米,茨实,百合煲骨头).3,(去湿清骨火:粉葛生鱼汤),4,(抗电脑辐射,保护皮肤,养肝明目:红箩卜,玉米煲脊骨汤)少吃煎炸的食物,多吃新鲜的青菜和水果.但不要吃一些湿热助火的水果. 因为湿气可以助火!一个星期可以喝一两次五花茶清热去湿,要将火气热气清除掉,首先必须要将体内的湿气去除。


秋天到了,我们吃什么水果才不会上火?我想应该是一些黄绿色表皮的水果比较合适,因为黄色在五行中属土,绿色属木,对胃火和肝火有所帮助,例如:苹果,柠檬,西红柿,橙子,提子,山竹等水果.其它比较湿热助火的水果就要少吃一些:西瓜,柑子,芒果,香蕉,菠萝,榴莲等.因为湿可助火! 


至于什么药对付不同的上火症状?那要对症下药才行:
1.胃肺火盛型 : (主要症状:口舌鼻生疮,咽喉红肿疼痛等。) 对症下药:这类患者可首选<新清宁片>,该药的主要成分是熟大黄,具有泻火通便、导热下行的作用,对于上火引起的牙痛、咽痛有不错的疗效。此外,<防风通圣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的传统药物。而且,这种药既可以清外热,又可以解内寒,非常适合上火和着凉兼有的患者。此外,也可选择<牛黄清胃丸>和<牛黄清火丸>,这两种药对于实热引起的口舌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疗效都不错。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常把这两种药和牛黄上清丸混淆,上清丸适用于肝胃火旺导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与前两种药有所不同,不可乱用。

2.胃肠积热型 : (主要症状:腹胀、便秘、口臭。进食油腻、辣烫食物等,出现胃肠积热十分常见。)

对症下药:如果主要症状为腹胀,除了上面提到的新清宁片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消积、导滞、除胀作用的健胃消食片和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助消化药,症状不重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该药。保和丸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食欲不佳者,药效较强。但服药过程中要少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3.肝火旺盛型:
主要症状: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心情积郁导致。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
对症下药:对于肝火的人来说,<龙胆泻肝丸>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前段时间有“服用该药会影响肾功能”的报道,但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只要不长期大量服用就是安全的。此外,<芎菊上清丸>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作用,对缓解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耳鸣症状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