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你饶了我吧”说完这句话,孩子永远消失了
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是生他养他的人,更是他人生当中最好的导师。因此,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萌萌今年6岁了,小姑娘长得柔柔弱弱的,非常招人心疼。萌萌的爸爸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妈妈自从生下孩子之后就没有上班了,因此,一家三口的开销全靠萌萌爸爸那微薄的工资撑着。
即使家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萌萌的妈妈也没打算出去找工作。一天到晚,除了接女儿上下学之外,就是和姐妹们打打麻将,非常的悠闲。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萌萌的妈妈是个非常强势的人,不仅自己不赚钱,脾气还非常的暴躁。这天,萌萌放学之后和同学玩耍了一会儿,没有提前和她说,结果萌萌一进门,妈妈一巴掌就打了过去。打了一下之后,妈妈还不解气,又抓起鸡毛掸子对着孩子就抽了起来。
萌萌一边尖叫一边逃跑,可孩子毕竟还小,怎么能跑过妈妈呢?就这样,萌萌结结实实的挨了顿揍。当妈妈消气了之后才发现,孩子已经浑身青紫了。
一会儿之后,萌萌开始意识模糊了起来。当妈妈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萌萌已经昏了过去。这时,妈妈才有些心慌了,抱起女儿就往医院冲去。
可是,时间还是来不及了,医生尽了全力也没将萌萌救回来。在萌萌的弥留之际,孩子迷迷糊糊说了句“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你饶了我吧”,然后就永远地消失了。这时候,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可是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暴躁易怒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孩子表面乖巧,内心压抑
迫于父母的“权威”与“强势”,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天性和欲望,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反抗,等来的将是父母更大的怒火。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们会发现,孩子格外的懂事,那么,这种懂事真的值得家长骄傲吗?那可未必。因为惧怕父母的怒火,孩子的童年、童真全都消失不见了,那还能称得上是一个孩子吗?家长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2、孩子从内心深处恐惧父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从小见惯了父母发火,孩子怎能不害怕?一般来说,要想孩子正常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才是,而那些暴躁易怒的父母,恰恰做不到这点。
所以,长期和这种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话,孩子的身心都会受到折磨,非常的可怜。
3、孩子性格走向极端
一般来说,跟这种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的性格会越来越极端。要么跟父母一样,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古怪;要么越来越自卑、内向,总觉比不上别人。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家长们如果有暴躁易怒的坏习惯的话,最好能改一改,以免拖累孩子一生。
相关文章
- "妈妈,你还爱我吗?",孩子说完这句话,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错
- 妈妈,阿姨牙齿戴着漂亮的项链!请勿先入为主,听孩子把话说完
- “你再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这句话伤孩子有多深,你真的知道吗
- “再这样妈妈生气了!”丢掉恐吓式教育 这句话更能让孩子听话
- “别叫我妈妈,我不是你妈”父母的这句话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
- “妈妈我怕黑”,当孩子说出这句话时,你的回答很重要
- “妈妈,我的书包好重”妈妈如何应对这句话,决定孩子学习态度
- “妈妈,能不能不吼我”,孩子的这句话,戳痛了多少家长心
- 妈妈和女儿玩游戏,游戏结束后,女儿却永远消失了,网友:心真大
- 妈妈太宠孩子,让2个月婴儿趴身上睡,这个动作让宝宝永远睡过去
- 妈妈常说的这句口头禅,是破坏孩子心理健康的利器,你说过吗?
- 妈妈给女儿买了一柜子的花裙子,童年心愿未满足的人永远都是孩子
- 35岁职场妈妈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永远像培养孩子一样去培养自己
- 6岁男孩独守二胎妈妈产房: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爱你
- “你不走,我走了”,妈妈和3岁儿子赌气,赢了却永远失去了孩子
- “妈妈,我再也不想去幼儿园!”帮孩子打开心结,其实可以这样做
- “妈妈,我怕你疼”:你永远也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
- “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致父母:夫妻争吵,伤害的永远是孩子
- 一位心理治疗师妈妈发誓:我永远不会打我的孩子
- 二胎大宝独守产房寸步不离,暖哭妈妈: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