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致终将远离的孩子,妈妈会学着守护而不是掌控

2019-09-27 15:00:03孕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这样说过:“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这样说过:“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

按这句话来理解,妈妈们应该是最喜憧憬却最痛苦的群体。

内心戏无冕之王

你身边的妈妈可能是这样的:

昨日的她丧气沉沉,需要有人陪着走到世界的尽头。原因不外乎孩子表现不好、状态不佳等问题,孩子的某个细微的表情都可能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日的她鸡血满满,变成行走的多巴胺,说着对教育孩子坚持就是胜利的革命誓言。一定是孩子某个微小的进步让她欣喜若狂,于是连夜做了自我教育、深刻反省,决意拉扯着孩子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明日的她阿弥陀佛,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只想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一定是孩子在经过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正面激励,一顿顿的威逼利诱加毒打等各种育儿配方的精心栽培之后,孩子仍旧是那个熟悉的“熊孩子”。某个瞬间她顿悟了,有了大义凛然不计得失的心态,觉得她那个有机会得诺贝尔奖爬常春藤的孩子普普通通也是福。



双重标准的家长

妈妈这个角色总能让我迫不得已勤于反思。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总显得“渣”。运动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怎么调整心态?反思就是能让老母亲的玻璃心得到瞬间喘息的灵丹妙药。危难关头,我总会默默的把自己小时候的再回忆一遍,才明白过去我也“渣”,集体活动游离,社交能力一般,上课不愿举手,主动回答问题就像上断头台,学习也普通到可以拿“平凡杰出奖”……

把自己定位于“渣”妈的角色之后,孩子的很多行为就变得非常合理了。吃饭慢,课堂上不愿意跟老师互动,不愿意探索有畏难情绪等等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

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都如此普通,怎么会基因突变凭空培育出一个优秀无比的孩子呢?



人步入中年成为家庭生活的核心,是家庭成员中的最强统治者,会毫无察觉的双重标准,把工作的情绪与法则带回家里,眼里只有结果,忽视了“由弱变强”(孩子)和“由强变弱”(老人)的艰难过程。

我不相信每个家长在工作会议中都会全神贯注积极发言,但我们却会期待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永远积极主动的跟老师互动;我不相信每个家长对工作任务都没有拖延推诿,但我们却会要求孩子做事不拖拉;我不相信每个家长都能牢记项目里的工作重点,但我们会责问孩子刚刚学的字为什么记不住……

用自然的心态面对成长

身边的70后、80后家长会常常感慨现在的小孩太难带、劳心劳力,不像自己小时候没人管却能健健康康的长大。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孩子没人管,真正让70后80后觉得童年快乐的不是所谓现在孩子丰沛的物质条件,而是宽容的成长环境。没人过分的执着于成绩,被允许赤脚狂奔下河摸虾,没有每天父母你该如何做才是对的魔咒……我们的童年干过很多现在家长无法容忍的疯狂傻事。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朴素粗放,有种看天收的自然心态。我倒觉得这种教育理念下饱含着对生命自然成长的敬畏。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我的父辈到祖辈身上都有一种可贵品质:凡事都要先丈量自己,不改初衷,不轻易在日渐丰沛的物质里沉沦,不轻易因获得变得不可一世。


现在的孩子还是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个孩子,需要的并不多,一个沙坑几个小伙伴而已。只是现在的家长与以前的家长不同了,精耕细作,对收益的预估都规划到孩子成年之后了。这种拼搏状态下孩子任何小的失误都将是一场心灵浩劫,平凡的生活也显得声势浩大、激烈异常。

我常想我评判自己孩子不如他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就因为吃饭慢?动手能力没有别人强?不愿意举手发言?真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我记得我小学时读过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奇怪的小女孩在一个奇怪的学校里获得了包容与认可,书中的巴学园是我孩童时代的理想国。做了妈妈之后,我又读了中勘助的《银汤匙》,书中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作为一位敏感脆弱又多病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这本书剔除了大人的视角,读起来让人有重温童年的感觉。

大概是童年变得遥远,成年人把小时候的事自动存优去劣。成人之后的我们面对孩子太容易凭经验不加思索急切的替他们决定对错,评判的标准往往都来自于对未来功利的思考。

这两本书给了我启发。孩子本就是向阳之花,我们要相信自然成长的力量。成长的路很长,不能一路紧绷。他们身上的特质不是病变毒瘤需要阉割,而是未知之果。作为家长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榜样,向他解释这个世界,告诉他自己是谁,教会他世界的规范和准则,让他自己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致渐行渐远的孩子

写到此处,我想起我和父母间的一件小事。

我大学毕业前,父母常暗地里探讨我太会花钱,性格懒散,担心我吃不了苦,入了社会做事半途而废会养不活自己。他们却从未当着我的面表达过这种担忧,也没有帮我做任何事业上的规划,只是告诉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读大学的时每个月一千多的生活费,零八年参加工作拿着两千多的月薪,天天加班被领导骂,我居然边干边哭做了四年。我能坚持下来完全出于本能。我的父亲是货车司机,出车时常常凌晨回家第二天三四点就走了。我从未听他说过累,也从未见他因为连夜加班第二天四仰八叉躺在家休息,闲暇时他总围绕车子敲敲打打,能开能修,开车四十年热情不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司机。

这样的职业榜样像块印章日复一日刻在了我心里,浑然天成。


这段经历印证了法国作家克洛德·阿尔莫在《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书中阐述的关于孩子自我认同之源的观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会效仿父母。这种效仿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因为父母的影响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的,它将影响孩子整个一生。孩子对父母来说就像雕刻师手中的黏土,他将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塑造的模样。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们过分迷恋父母之爱,毫无节制地付出,不知觉间就站到了道德的高地,慢慢地演变成对孩子完美无缺的规划、要求与掌控。但孩子与父母正确的关系应该是一场分离之旅。

爱的教育就是要持久的给孩子以教导、爱、帮助与温情。

爱的教育就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

爱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而能够以健康的心态依恋别人。

学着从道德高地撤离,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限制自己对孩子的占有欲,放政归权。让孩子能够最终远离我们,在另一个广阔的天地开始自己的生活。



最后还是以加缪的话作为结尾。

Don't walk behind me, I may not lead.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 Just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friend.”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

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