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三星堆中奇怪的文物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的文物简介

2022-12-23 19:10:25孕产
三星堆中奇怪的文物,三星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青铜器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此文物为商代的青铜器,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

三星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青铜器 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此文物为商代的青铜器,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粘和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和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铜纵目面具:此文物为商代的青铜器,面具呈方型,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耳尖部呈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下颌前伸;额部正中有一方孔。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铜立人像:此文物为商代的青铜器,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头戴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玉石器 商玉珠:此文物为商代的玉器,一串共41颗,玉珠的形状多为鼓形或长鼓形,少数为算珠形,玉珠的质地为碧玉,呈现绿、白等多种颜色。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玉戚形璧:此文物为商代的玉器,平面呈鞋底形,两面平,边缘较薄,中部较厚,有一圆形穿孔,孔缘向两面凸起成高领。凸领呈圆筒形,中腰微向内收。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玉瑗:此文物为商代的玉器,蚀变白云岩,云雾状黑灰色。全器残为三段。好壁较直,肉面平,表面抛光,肉面有两圈为一组的五组同心圆凹弦纹。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陶瓷器 商陶尖底盏:此文物为商代的陶器,尖底盏为夹砂陶,内侧黑褐色,外侧黄褐色,局部黑色。圆唇,圆弧壁,内底平缓,底中部略呈漏斗状外凸,外底呈尖锥状。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陶小平底罐:此文物为商代的陶器,直口、短唇、束颈、转角圆折肩、鼓腹,下腹急促内收,小平底。小平底罐是一种以夹砂灰褐陶制作而成的炊器和容器。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陶鸟头勺把:此文物为商代的陶瓷,这件鸟头勺把的喙部如勾,粗壮有力,或是鹰类的猛禽。器物纹饰简洁。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金器 商金杖:此文物为商代的金器,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在金杖一端,有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金箔璋形饰:此文物为商代的金器,器身作长条形,两侧直,射前部由后向前渐宽出,前端有叉形刃。邸部呈钝角形,角端有一小圆穿。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金箔虎形饰:此文物为商代的金器,系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虎头昂起,张口作咆哮状,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金虎呈半圆形。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中奇怪的文物

为什么说三星堆是中华文明中的奇葩

放眼中华大地,最为独特的青铜文明恐怕非三星堆文明莫属。它符合罕见、奇特、令人匪夷所思的特点,而且其器物种类多自成规模。如果我们将中华文明称为一座宝库,那么三星堆文明就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那支最醒目的奇葩(此奇葩用语是采用本意,非贬低意)。 为什么说三星堆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呢?理由自然是很多。简单概括,有四个方面:

1. 三星堆的器物造型最为奇特诡异,最能吸引人眼球
2.三星堆文化的面貌最为模糊不清,最让人有雾里看花之感
3.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最难以搞清,最能让人产生错觉和迷茫
4.三星堆文化是秘密最多的文化,众多之谜足以成为解谜人的“围城”

三星堆中奇怪的文物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的文物简介

玉边璋
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三星堆遗址出土。

三星堆中奇怪的文物

三星堆第一展馆文物有哪些

有很多陶器,金器,玉器,青铜器.......
如玉璋,玉琮,青铜神树,青铜人首鸟身像......
个人觉得精品还是在第二展馆(当然,第一展馆也值得一看)。

谁能介绍下三星堆 以及它出土的文物

一展馆建筑为半弧斜坡型生态式建筑,系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人文精神。 三星堆博物馆新展馆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开馆,调整后的博物馆的展场,从目前的约4000平方米左右扩展到近7000平方米, 就现在全馆的总体布局而言,两个展馆在展品类型的设置上,将形成第一展馆以玉石器、金器、陶器、神树为主的综合展示,而第二展馆为青铜器专馆的总体布展特点。 博物馆的馆区也将从现在的150亩扩大到400多亩,庞大的园区即馆园结合的特色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则可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新展馆简要介绍 新展馆共分一厅(序展)六个单元 序展以三星堆典型文物——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三星堆遗址全景电子挂屏和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提纲挈领、开宗明义,揭示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表征其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杰出代表的典型意义。 第一单元勾勒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商末周初的古蜀历史大轮廓。全方位展示三星堆古蜀王都的宏大规模,揭示三星堆遗址作为西南地区文明社会初期繁荣昌盛的古城、古国的性质,彰明其在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介绍古蜀国的农业与商业概貌,反映当时商贸之盛况。 第三单元反映古蜀国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独具特色的各类器型及成熟高超的制陶工艺。 第四单元展示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玉石器,凸显其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反映三星堆玉石器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工艺流程,揭示玉器在古蜀宗教礼仪上的内涵和功用及其所富涵的精神价值。 第五单元展示三星堆的部分青铜礼器,以反映三星堆古蜀国的冶金工艺。三星堆青铜器工艺繁复,造型精美,达到了当时范铸工艺的最高水平。三星堆金器以锤拓、模压、粘贴为主要技法,同样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第六单元旨在揭示神树在古蜀原始宗教文化中“宇宙树”的象征意义,以反映古蜀人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原始宗教观念,以及日神崇拜及三界、天下之中的时空观。新馆陈列以三星堆文物中最具神韵的重器神树高唱一曲压轴戏。 通天神树全是用青铜铸造,高达384厘米,最上端的部分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4米以上。神树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枝,共九枝,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挂满了“果实”;神树上还有一条龙,从树顶上蜿蜒而下,栩栩如生。 这棵神树结构复杂的造型、精美独特的工艺,可谓举世无双。 在中国,有许多关于神树的记载,《三国演义》里就记载着一棵著名的神树,它生长在洛阳跃龙祠旁,高十余丈,亭亭如华盖,直冲云霄。有一次,曹操为修建一座宫殿,命人砍伐此树做栋梁,结果下人回报说此树锯不开,也砍不断,曹操大怒,决定亲自去砍,周边百姓上前说此树是神树,不能砍,曹操不听劝谏,执意拔剑砍之,结果“吭当”一声巨响,血溅了曹操一身。曹操惊愕不已,掷剑上马,回到宫内,还大病了一场。 这个故事中自然有戏说的成分,但是神树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关于神树的崇拜不但由来已久,而且世代相传。在中国的福建、台湾等许多地方,都将千年以上的树木称为神木,在台湾还有著名的神木园,共有神木22棵,园内的工作人员还根据每棵树的特点为它们取了非常有趣的名字。这棵神木已有2200多岁了,它长了五个分枝,分别代表着长寿、富贵、健康、善良和快乐,所以被起名为“五福临门”;。 在古代,参天大树的形象极富象征意义,人们用这种造型作为图腾,有的刻画于器皿之上,有的则直接做成青铜器。三星堆出土的通天神树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不但气势恢弘,果实累累,而且每个树枝上都栖息着一只鸟,仔细数数一共九只,那么,通天神树上为什么会栖息着九只鸟呢?这还和中国民间流传的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有关…… 青铜大立人,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连同底座高达2.62米,重约180公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其最神秘的地方是其左右手中心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它到底手上拿的是什么呢?谁也无法知道了。

三星堆的文物风格真是太奇特了,跟哪个朝代都不一致

三星堆文化共四文化期认第期新石器文化, 与第二、第三、第四期内涵同应列入早蜀文化范畴其实 三星堆域概念既遗址文化层属于三星 堆文化其所第二期差异变化较说明新内外素产. 世界历史观察譬原美洲欧洲没探险发现 前陆土著着极其原始, 却自文化块土文化根欧洲文明侵入使快发质变化进入新代外文化本土文化碰撞结三星堆文化相似处今我研究三星堆文化千万能忘记早块产创造居民.

都平原块土初居民民族? 看似简单实则至复杂问题

类起源、球起源、宇宙起源三重难题谁先四川片繁衍至今怕并十明白.

各种传说看蜀山氏名称始于提纪:庖牺氏已禅通纪黄帝则疏仡纪晚两纪九纪始至获麟共276万(引自)考古巫山其存代距今200万, 迄今止我乃至亚洲发现早类祖先则蜀祖先蜀山氏四川古土著?

传说伏羲母亲华胥姑娘游华阳伏羲. 类 再始祖四川华阳者秦岭南广区说伏羲经都广野建木娲肠四川

都平原伏羲孙? 黄帝、颛顼、禹与四川关系更仔细想蜀山氏既蜀山氏恐怕与高山密切关系

许者都指蜀羌支其理由加转述我访问叠溪---古蚕陵重镇竟遇蚕丛羌裔梁跃华给我讲许祖先故事至今支羌叫蚕丛羌蜀羌支系立

, 者认蜀古彝说古彝四川建立蜀(见陇贤君主编《彝族史纲要》)蜀应古彝—支:古彝期与濮杂居四川盆凉山—些古彝文解读, 蜀仪彝族且与期合现举例:

彝语直译 彝语意译

濮徘蜀徊 言行错乱

蜀尾氐 怪模怪

濮蜀濮蜀 吝啬气

尼语(即彝语)蜀语混 胡说蛮缠

看古彝看起蜀、濮、氐、巴等说同源似乎靠蜀蜀山(即岷)四川土著应该哪些民族呢? 古彝四川境内占相域专家早述说用再唠叨除彝其民族?

我面本四川详图发呆脑海搜索着否哪篇古文献提及事遗憾孤陋我读东西太少我四川古名似乎发现点四川蒲、郫、彭等命名, 着实少些读音都与濮关.土著否濮族呢?

据吕思勉先《民族史》关濮族论述《牧誓》所指唐、微、卢、彭"尽皆濮" (详见)濮族占实跨豫、鄂、湘、川、滇、黔六省濮直系繁坟称百濮伴水居、古川西平原河沟沼泽少宜其居住. 濮夜郎及滇宗散居四川少. 犍《说文》载其川南北初襄五姓居邛部 "(《唐书》)"屑威州者唐保、霸二州称保霸蛮(见吕思勉著《民族史》)50代初我曾凉山金阳带. 彝胞听说我自都曾说都原住汉赶走.才低处搬高山传说能反映某些史实三星堆文化青铜像属南蒙古利亚种族形象者应土著濮族系统士

据蒙文通先考证古巴蜀许诸侯存其少乃濮巴蜀所谓君实盟主已据知古蜀发发展民族融合结.

段渝先论:先秦四川境内濮商周代已定居民族……川东、川南川西南及都平原集(第卷). 罗二虎先三星堆居民族属详论(见《三星堆文化居民族属》)

古远古四川文化彝濮等土著创造?其图景仍扑朔迷离堂般都广野所透露信息着实比我已知彝、濮文化要高明

广汉三星堆里的文物都是以前挖出来的那些吗?

是的啊~三星堆的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延续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1929年一位名叫燕道诚的老人在自家院子里挖水沟时无意间发现了400多件玉石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它的关注。重大发现是1986年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里面出土的文物达1200多件,代表着古蜀文化的最高的成就!!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博物馆看看啊!呵呵~~

三星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快

据说是玉璋。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祭祀和征战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古人将祭祀列为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一年中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祭祀来解决。但是无论祭祀仪式有多么隆重,不外乎两类活动:一是掩埋玉器,二是焚烧牺牲,不过就是把供奉给神灵的家畜烧掉。但是三千多年前的一次祭祀活动,却令人触目惊心。这次祭祀,把一个国家里最最珍贵的宝物通通人为地毁坏,这还不够,再烧上一把火,然后全部掩埋掉。毁掉的珍宝,相当于一个十万人的国家上百年的劳动剩余价值。这哪里是祭祀,简直就是毁灭。难道那时的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彻底绝望不想活了吗?或者还有什么我们今天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原因呢?
  这就是被发现的三千多年前的祭祀坑挖掘开的现场情景。各种器物混杂一处,乍一看杂乱无章。但是细细观察,发现每一类器物在入坑还是分门别类放置的。首先放入坑底的是玉石器,然后是金杖等金器,其后是青铜人头像、人面像、铜尊等大型铜器,再倒入碎骨渣,最后放入玉璋、玉戈等大型玉器以及部分陶器等。
  这些器物掩埋前明显经过有意的焚烧和破坏,或烧焦、崩裂、变形、发泡甚至熔化,或残损、断裂甚至碎成数块。多数铜头像颈部被烧成半熔化状,铜戈、铜瑗多数烧变形,有几件还熔在一起互相粘连。玉石器则多数被烧裂残断。坑中出土的烧骨碎渣经检测是猪、牛、羊等动物骨。另外还有很多象牙和大量的海贝等。
  当今天的考古工作者把这些破碎的出土文物一件件复原起来,全世界都震惊了。数千件美仑美奂的三千多年前的艺术品,看得人们瞠目结舌。青铜人像,反映出当时冶炼技术的高超以及雕塑艺术的高度审美与抽象能力。想象力之奇崛,造型比例之准确,远远超出了今人对三千年前人类创造能力的估计。各种玉器,有些器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人们至今仍不得而知。太不可思议了!如此富丽堂皇的国宝重器,竟在一次祭祀活动中就毫不留情的打碎焚烧,那这样的祭祀该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国之大祭呢?
  不错,我们今天谈的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的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距今三千多年以前,在离今天的成都市30多公里的地方,这里已有了一个高度发达和极其神秘的古蜀国。说她高度发达,是因为她用来祭祀的器物是如此的精美与丰富;说她极其神秘,是因为三星堆有太多的谜团令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譬如前面我们的疑问,居住在三星堆的古蜀人,三千多年前的祭祀大典该是怎样一种形式的祭祀呢?
  在广汉三星堆的遗址旁,建立了三星堆博物馆。在博物馆的一角,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进行推理想象,模拟了古蜀人宗教祭祀的仪式。从复原的青铜神树到青铜大立人像等巨大的青铜器尺寸可以推断,当时的祭祀场地必然是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神庙建筑。三星堆出土的神坛被认为是宗庙建筑形体的微缩。神坛的底部是两头一正一反、平行站立的怪兽,怪兽粗蹄短足,阔嘴立耳,飞扬的翅膀,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神灵精怪。怪兽托着的圆座上,四个站立的巫师双手抱握,好象在礼敬天地四方。巫师头顶着的是象征着大山的山形座。再上边是四面镂空的方形建筑,每方各有五个跪坐人像。顶部四面正中是人首鸟身神像。整个神坛象征三界:怪兽象征地界,巫师象征人界,人首鸟身象征神界。
  在这样的祭坛上,站立着威严的青铜立人像。他头戴花冠,粗眉大眼。身穿庄重的燕尾服,手持权杖。他这时就是神灵的化身。他的周围是那些眼睛外凸的巨大兽面像。高大的神树挺立其间,四周重器罗列。祭坛之下,各色巫师手持祭祀用具作法通灵。架上熊熊的烈火,献上祭祝的牺牲。鲜红的血流入土地,浓烈的烟飘向四方。虔诚的子民向神灵祈祷,保佑我们万事如意、永远强大。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器物,人面像、兽面像等代表着神灵,跪坐人像等代表着巫师,而戈、璋、璧、环等玉石器代表的是祭祀用器。可以看出,古蜀人已经有了一整套宗教礼仪用品和宗庙用器。璋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一般认为它主要的用途是祭山。在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中玉璋是最大宗的一类,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玉璋和最小的玉璋都在三星堆博物馆里。这些玉璋全部被火烧过,大部分残断了。
  玉璋它的头部是个鱼嘴样,是个分叉的,像鱼嘴一样的,这是古蜀国的玉器的一个特征。因为它分叉,就像出来的两个牙一样,所以有的学者管它叫牙璋。那么这件玉璋的玉料呢是呈这种黑色。它原来的颜色不一定是黑色的。这个玉璋在放入祭祀坑之前烧过,是作为一个祭祀的仪式烧过,所以它呈黑色。它原来的颜色可能是一种灰色的料,这种灰色的料就是古蜀国所特产的一种玉料。

  三星堆出土的牙璋很多,形状各异。这件器身呈鱼形,在射端张开的鱼嘴里,刻有一只小鸟。鱼鸟合体的主题,反映了古蜀人对鸟的图腾崇拜。这件玉器的制作运用了镂刻、线刻、管钻、打磨抛光等多种工艺。在选材上,充分利用了玉料的颜色渐变,随形就势表现鱼的背部与腹部,可谓匠心独运。最有意思的却是这个持璋小人像。这个人像仅有4.7厘米高,可谓玲珑巧制。虽然人头尽失,但是却把持璋祭祀的姿态表现得清清楚楚。你看他上身赤裸,下身着裙,两臂平抬,双手执握一个牙璋。这个小人像被认为是古蜀人以璋祭祀的实物例证,而小拇指前伸,是握璋祭神的特定手势。

  三星堆的璋中极品,应该是这件带有图案的玉璋,这个玉璋上所雕刻的图案,就清楚的地向我们展示了古蜀人怎么去祭祀的这么一个场面。首先有两组人像,还有山的造型。那么这里最宝贵的就是大家看,在这山的两侧各有一个牙璋。这就清楚地表明了牙璋的用途,就是用来祭山的。


  商代。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