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童谣原来这么好听?教你唱一唱
童谣历史悠久,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古代的童谣内容非常丰富,节奏多变,朗朗上口。
老北京旧时,婴儿出生不久,家里的长辈就会诵唱歌谣给孩子听。今天,文旅君就带您领略下这些好玩有趣的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歌谣,也可以说是孩子学前教育的第一课。童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有趣,孩子爱听想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家门前的大槐树下,母亲哄着我哼唱那京味儿十足的童谣,情景仿若昨日,历历在目。
记得那会儿大人哄孩子玩儿时,经常与孩子面对面坐好,握着孩子小手一拉一送,模仿着拉锯姿势唱的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非常亲切。下雨后,潮湿的地方会出现很多蜗牛,孩子们有的蹲着看、有的拿草棍儿拨弄,有的把蜗牛托在手里,边玩边唱:“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哟哎,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哟哎,你不吃不喝,全让老猫给叼走了哟哎。”这流传久远的童谣,至今仍有孩子在唱。
绕口令式童谣更富有情趣,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仙女来摘果,七只篮子手中提。七种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既练了数数,又训练了儿童发音。“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
游戏童谣更是鲜活,比如跳猴皮筋的童谣:“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到九八九九一百一。跳皮筋的过程是由两个人抻着皮筋,一个人跳,一关一关过,一共九关。第一关皮筋套在腿肚上,一关要比一关高,直到最后一关,皮筋要举过头顶。这是女孩子普遍爱玩儿的游戏,手脚配合,一边唱,一边跳,载歌载舞,非常活泼。
颠倒歌谣别有意趣,其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比如:“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出门碰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砍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这首童谣幽默诙谐,在男孩子中间流传较广。
上世纪50年代初,曾流行的一首货郎童谣也很有意思:“摇铃的,你别摇,人家的孩子刚睡着。买你的针儿,买你的线儿,买你的头绳儿扎小辫儿!”歌中所说的“摇铃的”,就是指过去北京城里走街串巷叫卖针头线脑儿的货郎。孩子们一看到,就会围着货郎唱这首童谣。货郎不急不恼,微笑着收起铜铃,因为孩子们一唱反倒给他招揽了生意。
连珠体童谣是一种传统形式,比如这首:“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鸡蛋鸡蛋磕磕,里边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边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边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这首童谣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逐句相连,独具特色,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有首童谣,每年春节前伴随孩子们稚嫩的童音,清脆地回响在千家万户四九城:“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人们过大年的传统习俗,在京城更是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卖油盐儿,卖酱醋儿;八仙桌儿,小椅子儿,竹筷子呀,小菜碟儿,你一碗儿,我一碗儿,馋得你白瞪眼儿,你一碟儿,我一碟儿,馋得××(指小孩名字)呀叫爷爷儿。”
如果小孩东西吃多了肚子有些不适,妈妈们会边给揉着肚子边这么唱着,孩子听着乐着肚子也不痛啦。
在1960年代中至1970年代末, 曾有些童谣悄悄在胡同里流传, 如“青年男女结婚配, 买回枕头红一对。”
北京城解放后,有些童谣还被配上曲谱并编成游戏与集体舞, 如《北京胡同》,“大胡同,小胡同, 北京的胡同套胡同, 胡同里边有小胡同。”再如“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叫妈妈呀, 妈妈不在, 骨碌骨碌滚下来。”
被谱曲改编成集体舞的《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还有那首《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眼睛,真奇怪,真奇怪。” 以及《丢手绢》、《我是一个木头人》等。
此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一根绳儿,两个人儿,四只手,八条横儿,
你来我去折腾人儿,绕来绕去绕腾人儿,
七扯八扯扑腾人儿,闹了归齐一根绳儿。
我在墙跟下种了一颗瓜,
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
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一个大西瓜,
瓜呀,瓜呀。抱不动它。
再如“猴子的金箍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
“小青蛙, 在敲鼓, 小蟋蟀, 在弹琴, 引来一群萤火虫, 提着灯笼赶来听。”
“羊,羊,跳花墙,抓把草,喂你娘,你娘不在家,喂你小哥儿仨。”
老北京时的城乡百姓家还都爱在墙边或篱笆旁养花儿,有首说牵牛花的儿歌:“牵牛花,吹喇叭,爬上篱笆来干啥?要给篱笆来戴花。戴红花,戴紫花,乐得篱笆笑哈哈。”
作为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老北京童谣不但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长久以来口耳相传,其形式简短、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朗朗上口。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些老北京童谣有些内容可能已显得陈旧过时,但是它真实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历史风貌,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呈现出老北京民间文学的独有魅力。( 钱安明)
相关文章
- 一首好听的民间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北京哪的奥数教得最好?
- 北京地铁一男子强行让别人让座,并说早就该给你爹让座了,这属于哪一个阶段教育缺失?
- 北京地铁偷拍照!原来最好的教养是北京人打小儿就懂的规矩
- “屎”姓爸爸给双胞胎取名,好听又有寓意,老师看了也忍不住夸赞
- 周末去哪儿 | 北京新开4家室内儿童乐园,邀你避开秋老虎
- 懒妈必备|如何用一句歌词把娃唱睡?(原版童谣+二狗视频)
- 北京、上海、郑州家长大集合!大米和小米开到你家门口啦
- 北京允许非婚生子可落户女方
- 北京协和专家告诉你:孩子过敏 到底跟免疫力有没有关系?
- 北京周边最适合带宝宝爬的山,一路缆车把你送到美景面前
- 北京四中校长: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
- 北京图书批发市场受欢迎的绘本书籍《穿上雨衣和雨靴》
- 北京天道恒远儿童图书批发网畅销书籍《动物园》
- 北京快乐妈咪育儿嫂见面会,让高级家庭育儿嫂触手可及
- 北京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博物馆大全,最全攻略看完就去打卡
- 北京爱育华妇幼儿医院宫月秋:爱护宝贝一双明眸 眼科筛查不能漏
- 北京童状元——幼儿园“迎中秋”主题活动攻略
- 北京育儿嫂都能干什么 多少钱一个月
- 北京能冷冻卵子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