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如何更懂你的孩子!教你辨别儿童的异常心理之行为障碍

2022-01-18 19:32:36孕产
近年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需求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在学校里,我经常会被老师偷偷的拉到角落去请教问题。为何是偷偷呢?因为她们请教的问题大多已经是异常心理的范围了,通常超出了她们了解的范畴。这也着实难为了好心的老师们,想关心却无从下手。

近年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需求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在学校里,我经常会被老师偷偷的拉到角落去请教问题。为何是偷偷呢?因为她们请教的问题大多已经是异常心理的范围了,通常超出了她们了解的范畴。这也着实难为了好心的老师们,想关心却无从下手。

一 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

那什么是正常的界定标准呢?

最符合正常的定义的人可能是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学会各种应对技巧,并能在紧张状态下应用这些技巧,能完善地适应特定的内部或外部紧张事件,而表现出灵活性的人。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实是难以用各种测量手段精确的计算出来的。通常都是需要认真的观察。以下是判别异常的三个原则:

1、个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简单的说即自己认为存在的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比如幻觉等。

2、人格个性是否稳定。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当然喝醉酒等情况除外。 俗语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精神活动虽然分为认知,情感,意志等部分,但是它自身却是个统一的整体。比如一个人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这样就失去了协调。

但是儿童的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又更为细致一些。

1、个体表现出某一程度的困难。比如恐惧或者悲伤。

2、个体的行为显示出某一程度的能力丧失。比如ADHD、CD。

3、以上困难和障碍增加了进一步受难和损伤的风险。比如失能、失去自由、疼痛或者死亡。

当然,儿童的发展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每个阶段有正常的发展状态,也有普遍的行为问题,同时也有表现出某些临床障碍。

二 行为障碍——ADHD、CD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多动症属于神经功能的问题,实际上是神经比较弱的表现,是病理性的。发病率在3-5%,一般不超过8%。

核心症状:

1、注意力缺陷: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在目标行为上。注意容量没有问题,注意的选择性有问题,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干扰,注意的持续性有问题。

2、多动:动个不停,停不下来。就像高速运动的电动球,想安静的听一堂课都是不可能的。精力旺盛,活动强度大。但是不合时宜,没有明确的目的。不像正常的精力旺盛的孩子,很少能完成某个活动。

3、冲动:认知冲动和冲动行为

认知冲动:无组织性的、草率的考虑问题,并且总要人提醒。譬如没听完问题就快速的给一个不正确的答案;譬如总是忘记要交作业。

冲动行为:譬如在课堂上大喊大叫或者毫不考虑结果就行动。

其他伴随特征:

1、认知缺陷:执行功能、智力缺陷、学习障碍、学校功能障碍、歪曲的自我感知。

2、言语与语言障碍:无效的交流。

3、医疗与身体方面的问题:健康问题、已发生意外事故与冒险性。

4、社交问题:无法遵守规则。

如何治疗:

1、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父母的管理训练,教育干预。

2、强化治疗:暑期治疗计划。

3、附加治疗:家庭咨询,支持小组,个体咨询。

治疗多动症要5个管道一起下去的,医学的营养的学习的情绪的行为的。其家长老师都要被指导。

家长和老师如何简单辨别:

1、生出来就带来的,一定是7岁前就有的。询问家长怀孕期间及0-3岁的情况。

2、没有一件事是可以注意的。它的神经一直在兴奋,无法平衡。(区分多动与好动)

3、冲动不能延迟满足。譬如排队,不能等待;随便插嘴,玩游戏没有规则性;行为上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没有计划,虎头蛇尾。

4、学习成绩是不可能好的。

品行障碍(CD)

对立违抗性障碍诊断标准 :

消极抵抗的、敌对的和反抗的行为模式至少持续6个月,其诊断需要符合下列条目中的至少4条。

(1)经常发脾气。

(2)常与大人争吵。

(3)常拒绝服从大人的要求或违反规则。

(4)经常明显故意地烦扰他人。

(5)常因自己的错误或所做的坏事责备旁人。

(6)常“发火”或易被旁人烦扰。

(7常发怒或怨恨他人。

(8)常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

对立违抗性障碍例子 ——享受自己的力量

妈妈让其穿袜子,“就这样,我才不会穿袜子!你省省吧,我是绝对不会穿的!”他会说到做到。他会穿着睡衣去上学,不吃午餐,不穿雨衣在大雨里乱跑。她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没什么好说的”。在他身上,你会看不到一点温和。“我只想做我想做的,我不会做任何你想让我做的事情,而且惹急了我,我就把这个装饭菜的碗扔到墙上,让你上班迟到,气死你,你还得收拾干净。”

品行障碍诊断标准:

是一种重复地、持久的侵犯他人基本权利或违反适龄社会标准的行为模式。在过去12个月里明显表现出以下3条(或更多)行为标准,在过去6个月至少出现以下1条标准:

攻击他人和动物

(1)经常欺负、威胁或恐吓他人

(2)经常挑起打架

(3)用过能致他人严重身体伤害的武器

(4)曾经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

(5)曾经虐待动物

(6)曾经偷窃或者抢劫

(7)曾强迫他人发生性关系

破坏财物

(8)故意放火,目的是造成严重损失

(9)故意损坏他人财物

欺骗或偷窃

(10)擅自闯入他人房屋、建筑物或小车

(11)经常骗取物品或好处而逃避义务

(12)偷窃价值不菲的财物,但不造成人身损害

严重的违反规定

(13)在13岁之前,就开始经常不顾父母的反对而夜不归宿

(14)至少两次离家出走在外过夜

(15)在13岁之前,就开始逃学

品行障碍例子——危险的境遇

10岁的小红,因为过度爱打架、多动、乱发脾气以及在家和学校里的破坏性行为而去就诊。在家里,他和妈妈吵架,打兄弟姐妹,偷父母的财物,并且在受到惩罚时不断的威胁说要放火。有三次真的点燃了家里的地毯、床单和垃圾。他还经常说谎,在学校他的谎言总是给别人带来麻烦,他经常打同学,谁要是说他不好他就会动手。

小红被带来就诊,是因为父母觉得他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譬如他试图用枕头闷住2岁弟弟。最近经常在夜里到街上溜达,打碎停车场里小车的玻璃。

小红的父母有时会扇他的耳光或者用皮带给他严厉的惩罚,还曾经把他锁在房间里两三天。小红说,他很难跟父亲呆在一起,因为父亲动不动就发火。小红的母亲有一份全职工作,很少在家。

品性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

1、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普遍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以及参与多种违法活动的行为模式。

2、特征:冷酷无情的特质、自恋特质、冲动型。

3、童年期持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可能是成年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先兆。

4、40%有品行障碍的儿童会发展为成人期反社会人格障碍。

如何治疗:

尽管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帮助儿童与青少年改善品行问题,但仍然缺少真正有效的干预。目前主要是强调父母在家庭中去改变他们子女的行为,并且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学校、同伴等与儿童生活相关的人员一起参与。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试图通过早期强化干预来对品行问题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