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女儿,41岁妈妈自学考上大学: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1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人生中的什么时刻,让你感到力不从心?
在这个问题下面,锅锅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有教师说,想让厌学弃学的孩子迷途知返,无奈学生和家长都不怎么配合的时候;
有急诊科的医生说,想让每一个被送来急救的病人都能健康回家,然而事与愿违的时候......
在这些答案中,一位家长的回答显得很“特别”:
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最让我感觉力不从心;
我绞尽脑汁地希望他能不磨蹭、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让我的辅导计划破产。
这不,昨晚又忍不住动手打骂了他。
其实,锅锅非常明白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
不在陪读中爆发,就在陪读中灭亡。
有时候,辅导作业时打骂孩子纯属自保;
因为再不发泄出来,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2
陪读父母太难了。
网上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而伤及自身的爹妈,比比皆是。
去年十月,南京一位33岁的妈妈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因为过于生气,而出现了口角歪、手握笔困难等症状。
后经医院诊治,这位妈妈是患上了急性脑梗。
有的妈妈因辅导作业气成急性脑梗,有的妈妈因辅导作业诱发卵巢早衰,差点提前20年进入更年期。
今年4月,广州一位妈妈因为每天都因女儿的作业而生气,身体出现了异常。
感觉到自己一下子老了10岁的她,在医院检查后得知,自己竟患上了卵巢早衰;
专家综合考虑后告诉她,这与她每日陪女儿写作业时大发脾气脱不了关系......
给娃辅导作业,真的是对人耐性的极大考验。
前段时间,一位爸爸发朋友圈表示:
自己晚上下班回家,看到妻子正双手叉腰,把头塞在冰箱里,儿子在书桌前抽抽搭搭。
他赶紧询问妻子发生了什么事,妻子气呼呼地告诉他:
“辅导完作业,需要冷静一下!”
陪读父母,是真的苦。
说实话,上面这几位家长已经很克制了。
有些急躁的家长,一不小心,就会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情绪失控。
家住深圳福田区的一位妈妈,因为辅导作业时怒火攻心,便忍不住用课本抽打等方式“教训”了自家的两个孩子。
邻居见状误以为她是家教老师,便报了警,她也因此受到了批评和教育。
看来“一辅导作业,亲妈秒变后妈”真的不只是调侃。
陪读不易,总能让人一秒生气。
3
有多少人是一样的,一陪读就满身负能量?
吼叫、拍桌子、哭泣、抱怨......
这些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的举动,常常会让我们陷入后悔与自责的境地。
我们常常觉得,想在陪读中保持冷静、收获快乐,是一种奢想;
然而,河南一位41岁妈妈的做法,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实:
陪读,其实也可以充满正能量。
去年冬天 ,河南焦作一位名叫张小艳的41岁妈妈火了。
不过,张小艳走红的方式有点特别:
她一边给女儿辅导功课,一边自学,并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谈起考大学的初衷,这位已经不再年轻的妈妈表示,自己想和两个女儿一起成长。
她坦言,自己年轻时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等到自己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才发现,自己常常会被孩子的作业题难住,孩子也因此不怎么配合她的辅导。
她反思过后,明白只有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辅导孩子。
于是,她便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用努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成为一名大学生后,张小艳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现在的张小艳,不仅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也是两个女儿的“偶像”。
她的小女儿就曾这样说道:
“妈妈不仅教我做题,还教我英语,还陪我学国学,我妈妈可厉害了!”
同样是陪读,同样是遇到不愿意好好配合的孩子,张小艳的做法让人敬佩不已。
教育孩子确实耗人心力、甚至让人抓狂。但是你我都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收起巴掌、跟孩子一起成长;
你就会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可以充满充实快乐和正能量!
4
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有时间和精力去重拾梦想;
但每一个妈妈,都可以在育儿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前段时间,郑州一位妈妈的奥数笔记,在很多陪读家长群里刷了屏。
这位妈妈自从生了孩子后,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
为了陪儿子做手抄报,原本美术功底很一般的她,便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了书画;
儿子开始学奥数时,她又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奥数。
为了更好地为孩子辅导奥数题,她甚至用心地做了笔记;
笔记中,每种题型涉及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步骤都一目了然。
她说,我喜欢跟孩子一起进步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妈妈都曾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
有的妈妈和女儿一起学古筝,当女儿还在练基本指法的时候,天赋异禀的她,居然都可以去考级了。
有的妈妈为了给宝宝更加科学的喂养,居然自考了育婴师资格证和二级营养师资格证。
有的妈妈就更厉害了,陪儿子上课,学会了架子鼓;
陪女儿上课,学会了弹钢琴......
有的妈妈为了陪儿子度过青春期,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证,孩子和她的关系也因她的努力,而变得非常融洽。
有的父母跟孩子一起学书法、跟孩子一起学奥数,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奔跑在努力学习的路上。
还有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对孩子越来越有耐心,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还打算考个专升本,不断提升自己。
你看,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可以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积极向上,孩子才能锐意进取、不断成长。
5
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孩子或许不愿意听父母说很多大道理,但孩子一定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
想要一个爱学习、知上进的孩子,我们就要先做积极向上、有追求的父母。
巴掌很难治好孩子的拖拉和厌学;
但父母做事利落、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的样子,一定会给孩子正面而又积极的影响。
所以,请收起你的巴掌。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好的家长,一定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 妈妈的幽默感,对教育孩子非常有帮助,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 11岁失明女儿独自上学,妈妈旁观:爱孩子的父母,都会带着爱放手
- 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让孩子独立,他才能更好成长
- 家有大一大学生。家长如何跟进孩子的成长教育?
- 长不大的妈妈和懂事的孩子,大学女教师写给14岁女儿的一封信
- 1岁-14岁孩子的成长密码
- 1岁孩子生气拍自己的头,是自虐吗?妈妈多虑了,这不是个别现象
- 女儿点名要吃的午餐,妈妈晒到朋友圈,朋友说:你家还少孩子吗?
- 女儿被妈妈关在家里8年,不出门也不上学:"有毒"的母爱害了孩子
- 女儿遗传妈妈什么?揭开孩子长相遗传的 8 个秘密
- 女儿问妈妈:你爱我还是弟弟?妈妈的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
- 女儿,为什么妈妈要来帮你带孩子?
- 妈妈不让八岁女儿上学上热搜:被圈养的孩子,未来会更容易失败
- 妈妈再强势,教育孩子也离不开父亲,这些事爸爸做会比妈妈好
- 妈妈在浴室外接电话,留下3岁女儿独自洗澡,接完电话孩子没了
- 妈妈带孩子吃西餐,一转眼发现女儿不见了,下一幕妈妈哭笑不得
- 妈妈打了孩子怎么办,娃娃才1岁半,因为她哭的厉害,忍不住?
- 妈妈打了孩子怎么办,娃娃才1岁半,因为她哭的厉害,忍不住?
- 妈妈抱着1岁半孩子玩滑梯,却导致孩子折断腿,父母们都这样干过
- 妈妈担心孩子早恋想奇招:把儿子当女儿养,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