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辛苦≠痛苦,孩子艺术启蒙请避开4个误区

2021-12-26 05:32:11孕产
真正的儿童美育,除了技法训练,更看重孩子如何使用艺术这一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而父母若是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某一门艺术,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就将孩子的自我一点、一点消磨掉。

真正的儿童美育,除了技法训练,更看重孩子如何使用艺术这一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而父母若是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某一门艺术,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就将孩子的自我一点、一点消磨掉。

作者:安柏

花生地(ID:Amber201606)

我们今天聊聊,培养孩子艺术才能,需要避开什么误区?

01

操之过急,

扑灭孩子自发学习热情

有一次帮我老爸整理东西,发现一个古老的大信封,里面有各种涂鸦,鬼画符似的。我问老爸,他说这是我4岁画的画。

虽然这些画没什么技巧,但是很有故事感,也就是说,我4岁时还不会写字不会看书,但是我很有表达欲,想表达一些心情,或者讲一个故事。

幼儿都比较喜欢用涂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稍微大一点,他们看到电子琴啊钢琴啊也喜欢坐在那里乱弹一气,所以说,孩子对艺术的热情,以及对表达的渴望,往往是一种自发的天性。

而那些严格强调技术,以及目的完全在于考级或得奖的绘画班或钢琴课,往往很难激发孩子的兴趣,反而浇灭孩子的热情。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兴趣培养班成了兴趣降级班。

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米考夫斯基,作为“钢琴冠军之父”,他曾教过上百名中国学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琴童们最缺的教育,是允许他们“慢点学琴”。

我有个朋友,在培养儿子的钢琴特长时就掉进了这个陷阱。她看到儿子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一开头要求就很严格,同时也去考级并参加很多比赛。结果,这个孩子很快就失去对钢琴的兴趣,虽然也考过了10级,但是一旦考完就一直都没怎么碰过钢琴。

相比之下,我另一个朋友,培养女儿学琴上就做得更好。

她女儿学的是小提琴,比钢琴入门要更难。

她找了一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一开始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琴和上课,而是老师带着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歌剧、交响乐、钢琴曲都听一点,中间穿插着小提琴协奏曲,听完老师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并且慢慢给孩子介绍一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常识。

这位老师还有朋友都非常有耐心,在这个阶段一直都没说让让孩子学小提琴。但在和老师相处了两个月,欣赏了很多音乐交换了很多想法后,在一节课上,朋友的女儿自己提出:小提琴很好听哎,我想学小提琴。

要是别的家长肯定会觉得正中下怀啊,那就马上让孩子练琴吧。但是,朋友却没同意,而是和老师一起再三和孩子确认,说学琴会遇上很多困难,也会很辛苦,但是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孩子依然很坚决:我想学,我会坚持的。这样才开始正式学琴。

虽然练小提琴的姿势很拧,找对音符也很困难,却因为是自己选的路,这个孩子一直保持着对小提琴的热爱。每次上课和练琴都不用家长特别催促,都是自己主动进行的。

她还说,小提琴乐曲太美了,如果我能像那些艺术大师一样,拉出这么好听的乐曲,那该有多好。

正好米考夫斯基教授也说过:“我教给孩子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做一个演奏者,而是学会做一个听众。只有多听、多感受,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演奏是能打动你的,这是一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会比家长把决定硬塞给他们更好。被逼迫学习,还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经常需要处理或者在将来某一天爆发出来,其实最终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在艺术培养上,家长不要太着急了,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热情和学习欲望来到这个世界上,热情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单方面的意志力去消磨孩子这种热情。

02

过于注重技能训练,

忽视思想和创造力

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四季》,经典版本特别多,比较传统的人喜欢1982年平诺克指挥英国协奏乐团的版本,还有马里纳/圣马丁乐团的版本、发烧友喜欢阿卡多的“四把名琴版”,我自己就比较喜欢安妮·索菲·穆特和卡拉扬的那个版本,很有激情很华美。

安妮·索菲·穆特和卡拉扬版本的《四季》CD封面

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是这些版本之所以都能有众多听众喜爱和追捧,是因为即使是一摸一样的曲子,每个艺术大师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演奏时运用自己的风格去诠释,他们不是追求技能的标准化,而是追求思想和创造力。

孩子学琴也是如此,有些孩子的演奏,虽然技法还不够纯熟,但是有自己的东西,而有些孩子却非常机械,也就是缺乏对音乐的感觉和激情。

米考夫斯基教授他也说,他作为钢琴比赛的评委时,看中的不是选手能熟练演奏每个风格的曲目,而是一种“感觉”:

我会问自己,我会想要再听一遍他的演奏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在我这里他就成功了。

缺乏感觉和激情,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注重技能培养,没有引导孩子全面和深入地去认知音乐。

真正能从音乐中收获快乐的孩子,在谈到音乐时,能够滔滔不绝地聊它背后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们再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感情倾注到琴键上,才会产生有灵魂的音乐。

关于技能,这是一种“术”,当然我们学习艺术少不了术的训练,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在术的表层下,还应该有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才是“道”。

真正的儿童美育,除了技法训练,更看重孩子如何使用艺术这一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我有个同学的孩子去美国纽约罗德岛艺术学院学画,他在这方面也深有体会。

有一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拿你宿舍里的3样东西做一幅画,这时同学都开始思考了,拿哪3样东西呢?有人选择了作画道具,有人选择了家具,还有人选择了食品……

然后还要思考如何组合这三样东西,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孩子选择的是椅子、台灯和一件石膏像,表现形式是抽象的,乍一看看不出这三样东西,但是如果细看,会发现这三样物品是互相融合的……

作业打分的标准不是看你画得像不像,而是看你如何组合和表现,有没有创意,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教授说,我们不是培养画匠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画得再好再像,那和那些临摹名画的画工有什么区别?

艺术家和画匠的区别,不是仅凭技能,而是背后的创造力和思想。

夏加尔《散步》

03

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得美,

给他们一些打折扣的东西

在阅读方面,我不太赞成给孩子看名著的改写版本,比如精华本、缩略本、白话本,或者直接是少儿版,因为这样一改,就失掉了原先的结构、内容和语言,把经典降级了。

就比如四大名著,就有很多改写本,我觉得最好还是看原著,原汁原味;如果孩子太小,还看不懂,宁愿去看比较经典的连环画。像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就不错,或者给他们讲其中的一些小故事,而不是给他们看改写本,这样,他们接触到的就不是最好的东西了。

艺术也是这样,不要太拿我们的大人的思路去判断孩子的接受度,觉得小朋友还小,应该听什么、看什么。市面上由简到难的思路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欣赏艺术只有美和不美之分,没有难和不难的区别。

打个比方,有的人觉得拉斐尔的圣母像是写实主义的,比较容易看懂,米罗的抽象画他不知道在表达些什么,就比较难;但是对小孩来说,没准他们会更亲近米罗,对拉斐尔无感。

拉斐尔《椅中圣母》

米罗《哈里昆的狂欢》

对于孩子来说,他接触到什么,他入手是什么,他就认为艺术是什么。你不要怕他听不懂,看不明白,要问他喜不喜欢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一开始就能起点高一点,眼界宽一点,多看一点经典的东西,而不是你以为的适应他们需要的那些幼稚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足够好的美育开端。

带他多去博物馆,多买些精美的画册,家里放一些经典的音乐,城市里有比较好的书画展或音乐会带他去参加。

在广博的基础上,也要有所专精。比如说他如果在某一方面显示出比较大的兴趣,就要在这方面有所深入,不要等他还没有深入前,就换各种各样的花样给他,这样容易分散他的注意力,也就不可能在一件事情上有所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

04

只重视艺术学习和训练,

忽视日常生活和情感之美

台湾的美学家蒋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他因为传授美学接触了很多企业,在一家企业讲课时,他不问员工有没有去听音乐、看展览,反而问他们:“你们在这里工作5年了,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公司门口那一排是什么树?”

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事实上,他们公司门口那排小叶榄仁的叶子漂亮得不得了,绿色会在阳光里发亮。

还有个总是加班的公司员工问他:我现在5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

蒋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建议他有时间多抱抱女儿,这更重要。

因为蒋勋认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没有感动。如果没有人的记忆,所有艺术对她而言都只是卖弄而已。

我们现在虽然物质水平比起从前大有提高,但是感觉家长很忙压力很大,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奔忙,另一方面是为了教育孩子而辛劳。同样,孩子压力也很大,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好,还要有特长,连学习美术和音乐也成为了对他们新的要求和新的压力。

我们和孩子每天都忙忙碌碌,努力追求优秀和卓越,却经常会忽略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美感,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

与其刻意带孩子赶场,欣赏这个音乐会,参加那个画展,或者让孩子在课堂上和家里痛苦地练习钢琴,学习画画,还不如在春天出去看看花,在秋天家人一起爬爬山,或者在家里做一顿好吃的,大家围在桌子边边吃边聊,重新发现生活之美,重新体会慢下来以后的交流和情感,活得像个人样,而不是和高效机器一样,才可能对美有真正的感受和体会。



美育是关于幸福的教育,你能感觉到并表达出美,那一定是和快乐相伴的。掌握艺术技能一定要付出很多辛苦努力,但这不代表学习过程中心理和感情就是痛苦的。

美不仅在艺术里,也在自然里,更在生活里,过好每一天,好好对待自己和他人,体会快乐并同时给世界创造美好,这才是美育的根本。

回顾历史时,我们不太会记得当时的统治者是谁,最有钱的人是谁,却会记住当时的大文豪是谁,艺术家是谁,名和利都很快飞灰湮灭,只有文学艺术之美才能真正能穿越时间。

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说,回顾一生时,值得怀念的也不是我们获取了多少技能,赢得了多少财富,而是感情和创造之美,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