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道理是什么 由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得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是什么
孔融让梨的故事含义是什么?
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孔融,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字文举,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的道德教育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都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孔融让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给小弟弟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由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得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
孔融让梨的这个小故事缩写30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扩展资料: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由孔融让梨能想到些什么?
我: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她:知道。
我: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你学到了什么?
她: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
我:那如果这个故事改成“孔融让座”呢?你是不是又要说“乘车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了?而且,这个故事里也没有专门说明是给老人和小孩让梨啊,其他人就不该让了吗?所以啊,你要再想得深一点。
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先给别人”。
我:恩,很好,是不是比刚才好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要谦让”。这里说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想到别人可能也想要。反过来呢,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说,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应该想到可能别人也是不喜欢的,所以就不应该强迫别人去做。如果一个人处处都只想到自己,我们说这个人怎么样啊?
她:不谦让。
我:对啊,或者说,这个人很“自私”。
。。。。。。
到此,关于那道题目的解答算是告一段落,可其实,在进行上述对话时我渐渐地生出了一种担心。我很怕小朋友追问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想要的东西让给了别人,那他自己有什么呢?”,或者更狠一点,直接问我“怎么我们班小朋友吃东西都不让我啊?”。那样我可就真要费思量了。这两个幸好没有问出来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两个在我看来很复杂的问题:
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有些还包含着伪善。而这些东西往往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话语行为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说明这些?
2.在我们的现实处境中,经常出现和我们被要求接受的道德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说明?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而学校可以在大冷的冬天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要求女生穿裙子上学!当孩子抱怨时,我选择对她说,学校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可如何在维护和消解学校/老师的权威间保持平衡在我而言的确是很困惑的。
很多年以前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过一篇小文章,作者提到她每周都带女儿去上音乐课,从来不迟到。一次下大暴雨,她们还是准时到了,可老师没来。等了很久,雨停了,老师来了,看看教室里只有很少的学生,就说了句:今天不上课了,大家自习。回家的路上,女儿哭了。母亲搂着女儿说:孩子,是老师错了,你没错。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那个孩子好不好。
孔融让梨的主要内容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读孔融让梨文言文获得了什么启示
做人,做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老想着自己有没有得到好处,得到了多少。总想这自己到别人那得到什么好处。 大概就那个意思。请投我一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