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3岁会数数4岁会加减,考试却垫底?不是孩子笨是数学启蒙不到位

2019-09-15 07:00:05孕产
5岁娃10秒算出10个四位数加减法,折服孟非,6岁前数学启蒙很重要3岁会数数4岁会加减,考试却垫底?不是孩子笨是数学启蒙不到位
"

这两天刷了一集号称《最强大脑》儿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岁的数学小神童陈雨奇单挑数百位现场观众。主持人出3到数学题,陈雨奇和现场观众同时计算,不过观众可以借助计算器,而陈雨奇只能凭脑力。在嘉宾和观众还疯狂按计算器时,5岁萌娃陈雨奇靠心算就给出了答案。她甚至单凭脑力,在10秒内精准算出了10个四位数的加减法。这样的数学能力,让主持人孟非当场感慨,“不知道孩子脑子里藏在什么,这么短时间能算出这么大数字”。

正是因为有陈雨奇这样的“牛娃”存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数学思维培养。同事丽丽前两天无比羡慕地说,“邻居家孩子2岁半,一口气能数到20,我家妞妞,无论怎么教,就会1、2、3、5、8的乱数。学渣原来真的从小就是学渣!”丽丽虽然在自嘲,但我还是听到了焦虑。像丽丽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为了给孩子打下一个好的数学基础,在宝宝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孩子数数。但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学习数学真的有帮助吗?未必!

数学启蒙不等于教孩子数数

说到数学启蒙教育,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专家何秋光老师就曾说:“数学差的孩子,逻辑性、推理能力或空间能力都相对较弱,行万事皆难。”更是让无数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坚定了数学启蒙的决心。

但如何给孩子数学启蒙呢?学龄前儿童行为调查研究发现,3~6岁孩子的家长有85%认为,数学启蒙就是教会孩子认识数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数学启蒙,顶多算“超前教育”。由于大部分学龄前儿童大脑发育还未达到能接受这些知识的水平,这种填鸭式学前启蒙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数学产生误解,以为数学就是算术。甚至由于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算术,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么是数学启蒙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们上学后会有两个明显的分层阶段: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你会发现三年级,有些一二年级学的好的孩子成绩会突然掉下去了,而原来一些成绩一般的孩子分数提上来了,初中二年级也是一样。

教育研究人员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阶段,数学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级的要求更多的是细心踏实,而三四年级以后随着应用题的加入,开始要求比较综合的思维能力,这方面能力差的学生自然就会跟不上。初二分层也是这个原因,随着几何进入课堂,图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备需求。恰恰这些能力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或做算术题就能轻松培养起来的。

所以教育学家认为,真正的数学启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数数,不是形成一二年级的学习优势,而是要给孩子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形成优势,培养孩子数学思考能力。

况且加减法计算,上小学后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点,也能通过练习提高能力。但脑科学调查发现,孩子的大脑9岁以后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问题是思维和方向,就成体系了。此后,他的行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没有培养好孩子的数学思维,后面的学习效果就会相差很大。

数学启蒙中常犯的几个错误

数学思维的启蒙不同于语言,绝对不是模仿、记忆、交流这么简单,所以家庭数学思维启蒙是有“门槛”的。只有家长掌握的正确的启蒙方法,孩子学起数学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来说说数学启蒙中常踩的几个坑。

第一,不要教孩子凭空数数。

很多家长有意无意的都会教孩子数数,走在路上没事干就让孩子跟着自己1、2、3的念,由于孩子超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独立数到20。但数学不是简单的记忆,过早的记忆对孩子理解认知并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形成只靠简单记忆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数学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而凭空教孩子数数,这不是在数数,而是在背诵。很多家长觉得这样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么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坏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建立。因为,通过背诵数字会让孩子觉得数学也是记忆、模仿,没有逻辑的一门学科。

既然数学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那么教孩子数数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通过形象的事物去体验,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个苹果,一边数,一边和孩子互动,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让孩子明白1、2、3的后面是具体事物的累加。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数字时,就让孩子强记强写。

周末带优米去了早教课,课上老师强调,在孩子还没理解数字时,家长不可以要求孩子强记强写。老师说,数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号,它不是文字,不是通过临摹、记忆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实想想文字何尝不是这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学习汉字,但在这之前大多数汉字早都已经在生活中运用多时了。

事实上强记、强写这种机械训练,虽然能让家长在短时间内看到较为显著的效果,甚至会觉得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比如,认识数字。但这种机械训练下孩子的思维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这类孩子,虽然小学一、二年级会展现出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但一到三年级要求总和理解能力时就会暴露出短板。

所以,数学学习中强记、强写没有用,学习数学重中之重在于理解,让孩子真正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数的概念。

第三,不让孩子掰手指计算,训练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这几年由于陈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让不少家长开始关注心算。他们要求孩子从一开始就练习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计算。然而,我们都知道,掰手指几乎是每个小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必过的阶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们说了数学是一个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阶段,这个时期孩子视觉的信息处理比抽象思维要高效。而如果一开始学习计算时,不让孩子掰手指,实际上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归纳做节能力,用专业术语就是扼杀孩子数学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虽然重要,但并不适合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孩子们。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数学时你会发现,他们习惯把计算过程说出来,而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好事的家长出来阻止,因为要练习心算嘛。但这样做只会打断孩子的思路,阻碍孩子逻辑思维的建立。其实,表达能力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有调查显示3年级成绩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过关,导致无法读懂题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刚开始学算术时,掰手指、口算出声,就让他们去吧 ,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必经阶段。

第四,数学启蒙很简单

很多家长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会觉着数学启蒙非常简单,毕竟1+2=3,那么3-1=2这样的算式在家长看来简直就是天经地义,还用的着教吗?而这对孩子而言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应用的过程。就像简单的加法,对孩子而言不仅仅是1个苹果+2个苹果=3个苹果这样简单,这还是孩子的思维在学习抽象的一个过程。随着练习的增多,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慢慢地他们就不需要借助苹果这一实物,而只需脑子里出现1+2就会自动得出答案3。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懂得3-1=2的意义。

“这个这么简单,为什么他就是不会!”这是数学启蒙最大的误区,对孩子们而言1+2=3这一点也不简单。

那么,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如何进行数学启蒙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数学,死记硬背的学习并不管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经意间给他灌输进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轻松培养数学感的折纸书》给了我不少启发,面对幼儿园的孩子,从手工游戏中掌握数学应该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折纸让孩子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巫师帽:这个巫师帽有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组成,具体折法如图所示,老师/家长在折时,可以跟孩子灌输:竖向、横向、斜向等数学概念。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这个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个三角形构成,家长在完成折纸后可以问问孩子,这个青蛙是有多少个三角形组成的呢?让孩子将数字和几何图形直观的联系起来。

其次,通过折纸让孩子认识长方形。

长方形的钱包:这个长方形的钱包不仅能帮助孩子认识长方形,还能让孩子把零花钱放进去。叫孩子通过管理零花钱,学习数学知识。

长方形变来的布丁:爱吃布丁是很多小朋友共通的爱好吧,既然这样就从爱好入手,来折一个软萌的补丁吧,在折的过程中老师/家长,可以示范孩子,如何将一个长方形变成梯形。

最后,通过折纸认识对称图形

对称的小鱼:在折这个小鱼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小鱼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共有几个,并演示对折后图形如何重叠,好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对称。

对称的晴天娃娃:在折晴天娃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分成同样大小”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出数学中“等分”的概念。

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娄文曾说“真正的数学启蒙,要用不像学数学的方式浸润数学”。你看,这种手工折纸一步步从三角形、长方形、到对称图形;从横向、竖向到等分,将这些数学概念不知不觉灌输到孩子们的大脑里,是不是很神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