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儿童是如何形成优秀品格的

2020-02-20 22:52:03孕产
37度养儿育女出品— 37Du一 起 做 ·刚·刚·好· 的 父 母37Du —读《爱与自由》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文| 三 一 冰民族以它的品格傲立于世界,人是以他的品格立足于社会,因为人的品格就是他这个人本身。那人的品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37度养儿育女出品

37Du一 起 做 ·刚·刚·好· 的 父 母37Du

读《爱与自由》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文| 三 一 冰

民族以它的品格傲立于世界,人是以他的品格立足于社会,因为人的品格就是他这个人本身。那人的品格又是如何形成的?蒙氏认为:人的品格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是由儿童自己在3-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建构和发展的。

蒙氏用了4个同心圆来说明:在中间的一个小圆圈是红色,表示完善中心;接着是蓝色的小圆圈,表示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再出来一个是最大的白色圆圈,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最外一圈是一个区域较小的深红色圆圈,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类人。

很明显红圈中的人很少,是具有真善美品格的人,有着坚强性格,为追求真善美而奋斗、牺牲的人。

而蓝圈里的人完全处在一种自由状态,整个生命是向善向美的,任何东西不可能约束他们,远远地超越了世俗的道德,一生的努力就是不断完善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恰恰也是在完善这个社会。

那最大的白圈还可以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平庸的人,很麻木,他们的生命和精力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另一种是倾向于滑向外圈的人,他们容易受到引诱,除非不断地进行努力,否则就会成为品质低劣的人,需要道德约束来使自己免受诱惑。

最后一类人内在也有向上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很微弱,常常被愤怒、报复心或其他阴暗心理所左右,比如神经病、犯罪分子。

个人觉得如果按照这样的分法,要再加一类平凡的人,这类人为生活而努力着,大多时间并不是在自我挣扎中度过。这样会显得比较完整一点,大致就是占白圈的一大半,别外一小半再分成平庸的人和倾向于滑向外圈的人。

她是用4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来表示,要是用一个站立的橄榄,我觉得会很直观,两头尖的都是数量比较少的,一般的人占大多数,然后向两头逐渐变小,向上最后可变为圣人,向下最后可变为罪人。

这里也提到新旧教育的差别:新教育就是在头6年让儿童按照内在的指导正常发展,这样自然就可以成为蓝圈中的人,不用任何人来教育 ,他们就是要追求完美。一个好的蒙氏老师绝对不会让一大群孩子去“爱”他们,让孩子离不开他们,而是所做的一切使儿童自然发展,这也就是之前提到蒙氏幼儿园的孩子不怕换老师的原因吧。

有些教育者总是把自己作为一种榜样,特别担心学生变成坏人,那这样的教育者自己就会不时地感到恐慌。然而一个发展完善、正常的人,不会这么想,我们不断告诫孩子,那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从来都不放心,我们内心有恐惧。

那称职的父母也是这样,不要让孩子觉得世界上就父母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正常的孩子应该是:爱自己的父母,依恋自己的父母,但离开自己的父母时,依然能发展自己。用依附理念来归类就是属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蒙氏说:人类的悲哀在于白圈的人去教育蓝圈的人。当蓝圈的孩子不断按照自我完善的轨道发展的时候,白圈的人却把孩子拖离这个轨道。蓝圈里的人会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完善自我上,而白圈的人把注意力放到了自我挣扎上。蓝圈的人不需要别人传播教条,因为他们忠实地严守寄其内心天性的信条,而内心的天性建立恰恰就在0-6岁。

本书也多次提到了0-6岁的重要性,要使儿童能完全自由地听从内心的驱动去发展,那家长与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环境的压力越大,生存条件越差,那使儿童偏离正常发展轨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在0-6岁形成了优秀的品格,那向善的品质已经就是一种自然内驱力,对完善的寻求就是他们生活的本身。

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环境上来,相信你也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那怎样的环境才可以促进儿童品格的建构和发展呢?那就等下一章“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我们再继续。

第 166 篇 原 创 文

37 Du — 刚 刚 好 ~~~ 遇 见 你37 Du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37度养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