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橡皮擦可以看出孩子上课是否专心?专家:胡扯
试回想小时候的你坐在诺大的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讲得风生水起,你在台下却思绪如蜉蝣于天地。
现在的小朋友们也是如此,上课时不时开小差、总做小动作,弄出噪声,甚至到处走动。
老师授课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等,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都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师生间的互动也不够有效。
家长又不能去学校盯着孩子,除了反反复复地问老师,怎么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听课呢?
一位一线老师告诉你一个最快速准确了解的方法:看!橡!皮!
刷爆朋友圈的“橡皮定律”
很多家长都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上课认不认真。这位老师自称从事教育一线工作多年,所得一条重要定律,可以帮助家长清楚明白了解孩子的上课情况,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铅笔盒,取出橡皮。
图一: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好好写字。
图二:偶尔无聊,开开小差。
图三:经常走神,容易分心。
图四:整节课都没好好听。
如图五所示,打开铅笔盒,连橡皮都找不到的,呵呵~
最近很多人被这张朋友圈截图刷屏了,下面我们就将对这五幅图逐一分析:
1、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好好写字这块橡皮,形状规整,表面平滑,没有任何被掰断、抠挖、涂抹的痕迹,一看就是由小主人细心呵护使用。除了平时做作业,上课时想必都乖乖躺在铅笔盒里,安静地看着小主人认真听课。
2、偶尔无聊,开开小差相比其他,图二也算是一块“漂亮”的橡皮,小主人还有点“强迫症”,平时上课偶尔开小差搓橡皮玩,把边缘搓得圆圆润润以后,再心满意足地继续听课。
3、经常走神,容易分心这位学生很喜欢拿橡皮开小差,手里握着橡皮就忍不住开始“蹂躏”,结果一不小心拦腰截断,好好一块橡皮被掰成好几份,上课质量也大打折扣。
4、整节课都没好好听橡皮,又是“残缺”又是“毁容”。小主人整节课也没做别的事,光是在玩橡皮:先用笔把橡皮点成“麻子脸”,搓几下抠几下,用力过度不小心掰断,全班最惨的橡皮就是它了……
5、?????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通常会怒吼一句:又把橡皮弄丢了?!你怎么不把自己弄丢,啊?!
听听一线老师的点评
通过一块橡皮来判断学生上课开小差的情况,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听听一些一线老师的点评。
杭州一所公办小学的庞老师在朋友圈转发了这张截图后,家长留言说,回去检查了一下孩子文具盒里的橡皮,发现挺准的。
低段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不光是玩橡皮,只要是摆在桌面上的,他们都可以玩起来。尺子、铅笔都是开小差常玩的东西。只是橡皮磨损比较明显,容易看得出来。除了橡皮,家长还可以看看孩子的作业本和课本,是否有涂鸦,也能快速判断孩子上课是否专心。
针对上课玩文具,陈老师在班里立了一个规矩:上课时如果不用写作业,就把文具都收进抽屉,手放到桌上。“桌面上没有东西能玩了,学生就不容易分心,上课开小差的现象减少了很多。”
也有老师认为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一位戚姓老师认为,“这其实有一定道理,但还是调侃性为主,用橡皮受损程度来确定孩子开小差程度,这是不绝对的。家长快速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就是跟老师沟通,打电话、当面聊都可以。”
也有家长认为,橡皮的质量有好坏,质量坏的橡皮就容易折断磨损,不能就凭此认定孩子在学校不认真听课。
用橡皮来判断学生上课情况,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复旦大学博士、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表示,学习专注的孩子确实不会边玩橡皮边上课,但是玩橡皮的孩子也未必就没听课。不能将之绝对化,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状态的依据。
一般来说,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很正常,男孩更是占了大多数。因为小学阶段的男孩是高活动力的,比较好动,但是学校和家长为了安全可能会限制孩子的运动,这对男孩来说是个大问题。
家长不用纠结橡皮的问题,还不如通过其他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带孩子在课余时间多做运动,培养写作业的习惯和规矩,把分散孩子精力的东西提前收走,提醒孩子提前上好厕所,做作业时不要东跑西跑听音乐等。
相关文章
- 一块橡皮,就能看出孩子上课不认真?还挺有道理
- 孩子上课走神不专心,发火也没有用,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 上课坐前排,对孩子的“视力”真的好吗?
- 上课走神?15个小测试,测测你家孩子注意力是否达标(附方法)
- 专家告知:孩子学英语,父母应该怎么做?
- 专家呼吁:女性最好在30岁前生孩子
- 专家建议让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大脑
- 专家建议:宝宝的玩具不要超过5件,数量越多对孩子成长越不利
- 专家揭秘孩子沉迷于手机的真相
- 专家有话说——孩子不是真的笨,只是和家长的思维方式不同
- 专家解读|孩子的智商、外貌到底遗传谁?
- 专家解读:骨龄与孩子的身高到底有什么关系?
- 专家说:孩子聪明的关键并不是智商,而是运用智商的能力
- 专家辟谣称:孩子常喝饮料不会得白血病
- 专家:孩子四岁前不建议学轮滑
- 专家:孩子要多夸努力忌说聪明?卡耐基:我就是被聪明改变的孩子
- 专家:父母均高度近视 孩子八成会近视
- 孩子6岁了,有什么可以让孩子在家也可以上课的英语班?
- 孩子“肌张力高”,会不会是“脑瘫”?儿康专家教你如何正确认识
- 孩子一打针就害怕大哭?教育专家尹建莉:5种方法帮他摆脱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