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胎位不正,妈妈们不要太担心 胎宝宝胎位不正,妈妈们不要太担心了
什么是胎位不正?
正常胎位是指胎宝宝在准妈妈肚子里的姿势为「头下脚上」,只要胎儿不是以这个姿势待在准妈妈腹中,便称做「胎位不正」。
但又因位置不同,分成好几种类型,怀孕初期被检查出胎位不正的机率高达25%,随著周数的增加,其比例会逐渐下降,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第32周时的胎位不正机率为7%,第37周以上则降低至3~4%。由于胎宝宝的位置在早期可能会随时改变,准妈妈们无须太过担心。
胎位不正会导致顺产不易!
胎宝宝出生前在子宫内的姿势十分重要,将攸关到准妈妈是否会顺产或难产,正常状态来说,胎宝宝浸泡于羊水中,因头重脚轻的关系,自然会呈现头下脚上的状态,这在生产时最为顺利。
由于怀孕早期时,胎宝宝很可能会在准妈妈的肚子里转来转去,必须等到30周以上才逐渐固定下来,因此,早期的胎位不正无须太过担忧。胎位不正的类型是依照胎宝宝最靠近准妈妈的子宫颈的部分做区分,可略分为以下几种:
臀位:胎儿臀部靠近妈咪的子宫颈,为头上脚下的姿势,也是胎位不正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又分为单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横位:横躺于准妈妈子宫中,面部朝上。
斜位:与横位意思相近,仅为角度的差异。
颜面位:胎儿应保持头下脚上,且面向妈咪的背后。若面向准妈妈子宫颈口,则为颜面位的胎位不正。
枕后后位:当胎宝宝头下脚上,但面部朝向准妈妈的腹部者,称为枕后后位。
额位:胎宝宝的头顶应朝向准妈妈的子宫颈,若面对子宫颈的是胎儿的额头,称为额位。
原则上,只要准妈妈按时进行产检,胎位不正的状况可以透过B超来察觉,此外,即使在第32周前侦测出胎位不正,孕妈咪也无须太过担心,此刻的胎儿仍可能不断旋转,通常超过32周以上,才能确认胎儿是否为胎位不正。虽然胎位不正的胎儿多半会采取剖腹产,但却不会对母体或胎宝宝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造成胎位不正的5个原因
胎宝宝32周前在准妈妈的肚子里任意翻转,随著年龄与体型的增加,加上孕期中、后期的子宫被撑大且时常收缩,由上而下施力,同时将胎宝宝的头部往下挤压,形成正常的头位。以下几个原因肯能会导致宝宝胎位不正。
1.羊水过多或过少
当准妈妈的子宫内的羊水过多时,胎宝宝的活动空间相对变大,即使到了32周左右,也很可能因为空间过大而可任意翻转。反之,但当胎儿位置并非处于正常的头位,又因为羊水过少、活动空间窄,翻转成正常头位的机率就会相对减少。
2.子宫异常
双子宫、双角子宫或子宫中隔这类子宫发育异常的状况,统称子宫异常引起之胎位不正。由于子宫形状异常,造成里面空间较为狭小,易使胎宝宝胎位不正,同时也会增加子宫早期收缩、早产及早期破水的风险。
3.子宫肌瘤
由于肌瘤与胎宝宝同时位于准妈妈的子宫内,当胎儿在活动时,很可能因为肌瘤过大而影响胎儿的活动空间,导致胎位不正的状况产生。
4.胎儿患疾
若胎宝宝患有水脑症、无脑症等疾病,也会增加胎位不正机率,水脑症胎宝宝的胎头过大,姿势无法调整为正常的头位;无脑症的胎宝宝由于缺乏头盖骨,为严重的胎儿畸形。然而,早产儿由于发育迟缓,胎宝宝体积过小,胎头无法被固定于子宫内。
5.第二胎以上的妈妈
有些准妈妈在生过第二胎以后后,子宫的肌肉相较于从前会较为松弛、失去弹性,因此,在子宫被撑大后的收缩力道不足以将胎头往下挤压,形成正常的头位。
相关文章
- 胎位不正的妈妈不要担心了,纠正胎位最全方法来了
- 妈妈怀孕后,担心肚子里的宝宝受日常电器影响,防辐射服有用吗?
- 宝宝"爱讲话",并不是坏事,妈妈千万不要担心是"话痨"
- 宝宝出生后尽快做的几件事,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
- 宝宝胎位不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担心宝宝养成奶睡的坏习惯?奶睡不可怕,正确使用能让妈妈更轻松
- 胎位不正宝宝会入盆吗
- 胎位不正怎么生宝宝?
- 6个月后,妈妈们担心宝宝缺钙?一张图告诉你,应该怎么吃
- 《豌豆薯蓉糊》简单易做,妈妈不用担心小宝宝饿肚子了
- 偏食的孕妈妈就不用担心宝宝营养不足了
- 准妈妈们,胎位不正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哦
- 准妈妈如何去面对胎位不正
- 准妈妈生下“大胖小子”,家里人都很高兴,医生却担心宝宝的健康
- 准妈妈胎位不正的6大原因
- 哺乳期奶水少,担心影响宝宝发育?妈妈做好4件事,奶水吃不完
- 孕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出现“畸形”,如何避免
- 孕妈妈每分钟心跳180!该担心一下肚子里的宝宝了
- 孕妈妈胎位不正怎么办?3个方法纠正
- 孕妈妈胎位不正能顺产吗?胎位不正怎么办